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阶段综合实践课件湘教版必修3.ppt

2020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阶段综合实践课件湘教版必修3.ppt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配置状况等方面 分析。
【迁移应用 2】 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咸海水位每年降低 20 厘米, 1987 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2007 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 10%,对此,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其中“北水南调”是比 较可行的方案。下图为咸海“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据此完成(1)~(2)题。
【迁移应用 1】 白桦树是落叶阔叶树种。下图示意世界某地的传统民 居,房屋材料就地取材,房间地面基本置于距地面 1 m 以下的位置。据此 完成(1)~(2)题。
(1)屋顶铺厚土并植草的主要功能是( )
A.增加草地面积
B.减少太阳辐射
C.隔绝外界高温
D.防止热量散失
解析 传统民居屋顶面积有限,且民居数量少,对增加草地面积作用
1.区域空间范围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与邻区相对位置。 2.区域自然特征 (1)地形结构、地势状况、地形区分布。 (2)气候类型、水分与热量状况、水热配合、有无特殊天气。 (3)河流水文特点、水系特点。
3.区域人文特征 (1)工农业类型及分布。 (2)经济结构。 (3)区域内工农业差异。 (4)区域内生产力布局、区位因素分析。 4.区域特征归纳 区域差异性、共同性归纳。 5.评价区域发展 对区域发展评价并探寻区域发展的优化模式。
(1)导致南京Ⅰ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价格升高
B.能源资源短缺
C.消费市场萎缩
D.环境污染加剧
解析 读图可知,Ⅰ类产业为皮革制鞋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
南京等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工资水平高,而苏北的徐州经济欠发达,
工人工资水平低,生产成本低,故 A 项正确。
解析 答案
(2)与连云港相比,南通承接苏州产业转移的优势是( )
(1)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①地形崎岖,施工困难 ②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③投资巨大,工期长 ④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A.①②B.①③来自C.②④D.③④
解析 “北水南调”工程线路长,投资巨大,工期长,且工程为跨国 工程,协调难度大;线路经过的区域地形多为平原,工程没有穿过板块边 界,位于板块内部,少地震。
解析 答案
(2)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还有( ) A.咸海流域作物生长期明显变长 B.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增加 C.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 D.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急剧减少 解析 “北水南调”工程可以补给沿途水量,使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 显提高,但对生长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工程不经过西西伯利亚,不会影 响其生物多样性,工程使得中亚地区水量增加,可能会使年降水量有所增 加,C 项正确。
第四步,结合图中或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分析转出区和转入区的经济 发展水平高低,劳动力、土地、能源、原料等成本的高低。分析产业转移 的原因。
1.成本因素:从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能源和资源价格、内部交易 成本等分析。
2.市场因素:一般是本国或本地区市场饱和,需要开拓市场。 3.环境因素:即转移高污染、高能耗产业。
阶段综合实践
①_产___业__结__构________ ②_高__效__益__的__综__合__发__展_ ③__东__、__中__、__西__部__和__
_东__北___地__区________
④__西__部__大__开__发______ ⑤__经__济__全__球__化______ ⑥__西__电__东__送________ ⑦__内__地____________
⑧__产__业__集__群________
02
核心素养
[素养解读 1] 综合思维——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 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综合思维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地理要素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关系。其次,能够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 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最后,能够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地方或 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问题。
不大,排除 A 项;屋顶草类矮小,对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不大,排除 B 项;
可减少与外界的热交换,减少外界高温对屋内的影响,但不能隔绝外界高
温,C 项错误;冬季寒冷,铺厚土并植草可减少屋内热量的散失,D 项正
确。
解析 答案
(2)该传统民居所在地区可能是( )
A.温带沙漠地区
B.热带沿海地区
C.温带沿海地区
第五步:分析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发达地区)多带来有利影响,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 善,有利于产业升级;对于转入地,既改变区域的地理景观,提高工业化、 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又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加重。
【迁移应用 1】 江苏是我国工业大省,省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要素 地区差异显著。近年来,形成了大规模的省内产业转移。下图为江苏省内 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D.热带沙漠地区
解析 据材料信息“落叶阔叶树种”可知,该地地处温带沿海地区,C 项正确。
解析 答案
[素养解读 2] 区域认知——以西气东输为例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1.区域认知概述 区域认知即人们出于认知和实践的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地球表层 划分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来加以认识的过程。人们通 过分析区位条件、总结区域特征,把握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比较和 揭示区域差异与地域分异规律,探讨区域之间的联系,评价区域开发的条 件与方式,探讨区域协作和交流的机制。
A.位置优越
解析 答案
03
地理技能
[图表解读] 产业转移图的判读
第一步,读图判断产业类型(部门)、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第二步,根据箭头分析产业转移方向,读出产业的转出区和转入区。 第三步,利用产业转移的规律分析区域间的产业转移。 1.方向:一般从经济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2.部门:一般是先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其后再向 外转移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