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册科学表格式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表格式教案

1.提问:土壤为我们做了这么多,那么我们又对土壤做了些什么呢?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图片加以讲解或进行对比实验。
4.提问: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工农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破坏土壤的现象,
5.提问:破坏土壤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发
3.学生将自己准备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填写好书本第65页的记录表。
4.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2.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及实验,自由发表意见。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自己有没有破坏土壤的行为呢?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这样无止境地破坏下去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是将是怎样的情景?
6.小结:人类就这样无止境的破坏,地球上将不会有土壤,那我们将没有地种,就不会有食物吃,后果不堪设想。其实我们已经品尝到了人类一手酿造的苦果。还记得1998年的长江全流域的洪水,1999年席卷半个中国的沙尘暴,以及日益逼近北京城的沙漠……这些都给我们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第2课时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砂、黏土成分的多少;
●能够独立的探究一堆土壤的成分;
●能够设计实验,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
●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
知识与技能
●知道砂、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
●了解土壤中砂、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三、共同探讨,交流保护土壤的措施和方法
1.谈话:土壤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我们能为保护她做些什么呢?
4.教师小结并出示一首小诗让学生欣赏。
《爱土壤妈妈》
小草儿可爱,是因为有土壤妈妈的呵护;
绿枝儿美丽,是因为有土壤妈妈的滋养;
小鸟儿快乐,是因为她有茂密森林的保护;
我们快乐,是因为有小草、森林和小鸟……
朋友们,请一起来爱护土壤吧,
教具准备
学生已经了解了土壤的常见成分,知道了土壤里能生长植物,土壤里有一些其他
杂物,蚯蚓生长在土壤里等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1.谈话:关于土壤,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二、探索土壤
1.探索枯死的植物变成了什么?
(1)观察采集到的土层,你发现了什么?
(2)大家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2.探索动物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2、讲述:蒲公英的种子借助风力来传播的,你还知道其他种子的旅行方式吗?
3、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适当补充。
三、认识种子的构造
1、讲述:植物繁衍后代离不开种子,那种子里有些什么能让它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呢?
3、小组实验、交流。
4、分组汇报。
小组讨论、交流,试着填写活动记录表格。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用水浸泡过的蚕豆种子,
1.谈话:
2.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那么谁来说说,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5.教师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土壤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她是我们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正是因为有了土壤,才有了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二、交流讨论,了解土壤的破坏情况及危害。
3、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和种子萌发有关的,又是自己能通过实验解决的问题吗?
六、教师发种子,学生课后种植一种植物
发给学生每人一颗种子,用手摸一摸,你能想想这颗种子里会有些什么吗?请你画下来。
3、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并把画展示给大家看。
6、学生解剖种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里面有什么,并画下来。
7、说说你看到种子里面有什么?
课题
肥沃的土壤
第3课时




●知道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
●知道一些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教学重点
带领学生体验探索土壤的整个过程,体验科学的研究从问题出使学生意识到土壤和生命密切相关,亲近土壤,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过程:
六、学以致用,加以拓展
学生可以根据课前收集的一些资料,互相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土壤知识。
用放大镜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
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组织学生讨论它们观察到的结果,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让学生取每一种土样的一小堆放在纸上。
(2)观察土样、用放大镜看、在手指间摩擦干燥的土样、闻土样。
2、你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它长在哪里呢?今天老师请大家把自己认为是种子的连同它的家一起带来,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种子在哪里。讲述:同学们发现植物的种子一般长在果实里,果实就是种子的家。
二、认识种子的各种旅行方式。
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人们种植植物时,一般是先把它的种子埋在土里让它生根发芽,但也有很多植物不需要人们帮它们播种,而是自己有一种特殊的传播种子的方法。比如蒲公英,你知道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吗?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课题
我们周围的土壤
第1课时




过程与方法
●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
●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
知识与技能
●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会观察、描述、记录;
●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
●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关心家乡土壤的意识;
△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讨论:有人说蚯蚓是“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这是为什么呢?
(4)小结:蚯蚓在土壤里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环境更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蚯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蚯蚓。
(5)讲述:其实,在土壤中还有一些动物,对土壤的肥力有较大的影响。
(1)谈话:
(2)教师出示昆虫饲养盒,里面是自己几个星期前培育的有蚯蚓开垦痕迹的土壤。
△教师小结:像这样颜色发黑、潮湿肥沃、蚯蚓喜欢生活的土,我们称之为含有腐殖质的腐殖土。什么是腐殖质呢?
△学生读一读课本第11页左下角的一段话。
查一查土壤里能长出各种各样植物的原因。
观察采集到的土层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玻璃杯(水)、玻璃棒、白纸、漏斗、塑料杯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录像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录像,提问:它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二、组织讨论,交流经验
1.提问:关于土壤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
2.谈话:怎样分类,是否与土壤中的成分有关?
三、感知土壤、分离结构
1.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
2.教师给学生提供等工具和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
(3)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写在活动记录上。(科学教材第62页)
3.组织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结果。
谈话: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推荐一名同学把本组发现和疑问告诉大家。
放大镜等工具和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活动过程:
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让学生讨论土样的成分并作简单的分类,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课题
了解土壤
8、学生再用花生的种子进行实验,要求按照预测——画图——解剖——观察——画图——表达的过程。
让生长在上面的小草、森林……更加的健康,
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5.谈话: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土壤妈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让学生结合所查资料和所做实验大胆去想象,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2.学生分组讨论:可以以什么方式保护土壤?
3.组织全班交流。
请将你想说的、想做的,用文字或者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出一份保护土壤的小报,在校园内举办一个小报展,呼吁全体同学都加入到保护土壤,保护到环境的行列中来。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课题
土壤的保护
第4课时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
●知道人类破坏土壤的危害;
●知道废电池对土壤的破坏。
教学重点
意识到土壤的重要性,感激土壤。
教学难点
意识到自己可以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教具准备
上图书馆和上网查资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感受土壤的重要性
●愿意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合作探究的快乐。
教学重点
●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
教学难点
●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
教具准备
挖土壤的铲子1把、报纸若干(垫在桌上让学生放土壤)、抹布1块、清水,放大镜1个、2-3根玻璃棒或木棒。以上材料每小组一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挖土。你们知道,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
3)通过以下问题,鼓励学生描述关于土壤他们知道些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到目前为止关于土壤他们知道些什么:
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一般都认为沙的保水性能差。)
.提供给学生一组对比实验器材,控制好条件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要用自己的方法来确定混合物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然后判断出神秘混合物的种类。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课题
果实和种子
第1课时




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
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