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适地适树

浅谈适地适树

21/22
22/22
23/22
浅谈适地适树
森林培育学 赵明明
1/22
2/22
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已达1.75亿公顷, 森林覆盖率为18.21%,只有全球平 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 位。 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 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 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 的1/7。
3/22
树和地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对立 面。二者之间,不一定也不可能永 远绝对的融洽和保持长久的平衡, 只要求基本部分相适应,就能达到 一定的园林功能效果。
14/2 台田、挖掘排水沟以提高台面,降 低地下水位。
15/22
4.改树适地
如通过育种工作, 增强树种的耐寒性、 耐旱性或抗盐性, 以适应在寒冷、干 旱或盐碱化造林地上生长。
16/22
四、关于“ 适地适树”的几个问题
不少地方出现了造林不成林或成林不 成材的现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 没有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或者对适地 适树原则理解片面,总结以往的经验 教训,今后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9/22
是否成活 数量质量要求
生长稳定性 用成本和效益评估
10/22
三、适地适树的途径
11/22
1.选树适地
选择乡土树种 引进外来树种
12/22
在生态公益林造林中,提倡大 量栽植地带性乡土阔叶树种, 是一种保险度很高的行为,其 带来的造林效果也较好。
13/22
2.选地适树
南洋楹适宜发展区域多在北回归 线以南,且应选择山坡中下部土 层厚的地方。
7/22
通俗地说,就是把树木栽在适合的环 境条件下,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选用 树种的具体化。也就是使树木生态习 性和园林栽植地生境条件相适应,达 到树和地的统一,使其生长健壮,充 分发挥其园林功能。
适地适树是园林植树的基本原则。
8/22
二、适地适树的标准
适地适树虽然是相对的,但衡 量是否到达适地适树有一个客 观标准,且由造林目的来确定。
4/22
如何解决树与地的矛盾?
在生产实践中做 适地适树

、合理利用土壤,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5/22
1 适地适树的概念 2 适地适树的标准 3 适地适树的途径
4 关于“适地适树”的几个问题
6/22
一、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
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 应,以充分发挥造林地的生产潜力, 达到该立地在当前的技术经济和管理 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或高效益。
17/22
1.适地适树是客观自然规律的要求, 不是可有可无的。
• 过去,有些地方把生态习性不同的树种混 栽在同一块造林地上,有些地方不顾自然条 件的巨大差异,盲目引进外地树种,还有些 地方强行在不同性质的造林地上栽植同一 树种。
18/22
2.适地适树是相对的、发展 的,要求地和树之间绝对相 适是不可能的。
19/22
3.只有长期的实践,才是检验是否适 地适树的标准。
• 林木的培育期很长,在这个时期内,无论 林木性状本身,还是造林地环境,都在发 生变化,只有掌握这些变化的规律,了解 林木培育的全过程,根据最终的生产和防 护效果,才能得出是否适地适树的结论。
20/22
适地适树是造林的六大措施之一,也是 造林成败的首要环节。所以在造林前必须 根据所划分的立地条件类型进行规划设计, 把符合目的,最适当、经济价值最大的树 种做为造林树种,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制 定营林措施,做到适地适树,提高造林质 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