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痛的康复指南
•
虽然许多病变被认为是腰痛的原因,但是很少被客观证据所证实 肿瘤、感染和骨折较少产生腰痛。 肌肉和韧带扭伤是急性腰痛的很有吸引力的解释,但缺乏有效的临床证据 肌肉痉挛和扳机点是既不可靠也不是有效的诊断 最有效的证据表明骶髂关节、关节突关节和椎间盘是慢性腰痛的主要根源 骶髂关节痛约占20%,但病理未明 关节突关节痛约占10-15%,其中微骨折和关节囊撕裂是最有可能的病变
•
•
•
•
•
•
•
椎间盘内破裂(IDD)是导致的椎间盘疼痛占40%,相关证据支持终板的疲
劳性骨折是IDD的原因
• 非特异性腰痛
• 坐骨神经痛/神经根性综合症
• 特异性腰痛,如肿瘤、感染或骨折的“红旗”情况
• 对急性腰痛的治疗建议,合理而又一致的,反对制动干预
• 不鼓励病人卧床休息,只在疼痛很严重时才会建议病人卧床休息,这也是仅仅前几天
腰背痛的康复指南
Speaker name and title here
1
2 3
流行病学 腰痛的根源
康复治疗证据
4
• 腰痛患病率为15-30%
• 每月患病率为19-43%
• 一生的患病率60-70% • 一生的患病率并不随着年龄增长
腰背部 60-80 %
颈背部 27-53 %
肩部 22-60 %
腰痛康复治疗的研究证据
急性 背部锻炼 无证据
慢性 充分的证据支持
按摩治疗
推拿治疗 综合方案手法治疗 牵引
无证据
较充分的证据支持 较充分的证据支持 有限的证据反对
无证据
充分的证据支持
较充分证据反对
各类型腰腿痛诊断流程
• 人体疼痛疾病大多是由腰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所致。这两类损 害可以单独或混合存在,临床依据病史特点、物理学检查、影像 学特征及肌电图表现能作出区分。这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至关 重要。
• 5、搬提或支撑重物的影响 • 椎管内病变:当腹压升高,尤其是在腰部持重时,胸腹部肌肉作强力收缩,几乎可使椎体 静脉丛内静脉压极度升高,若腰椎管内背根神经或窦椎神经原先已存在刺激性损害(如椎管 内肿瘤、椎间盘突出、椎体骨折移位),此时可以增加受累的硬脊膜与神经根的压力而加剧 腰背痛和下肢痛。因此患者主诉腰背部负重后疼痛发作,而且不易自行缓解。 • 椎管外软组织损害虽然也难以持重,但影响程度要小,一般经休息制动后疼痛可自然消失。
• 3、一日疼痛的变化 • 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晨起腰腿痛明显,甚至凌晨时刻因痛醒而不能平卧,须起身活动后 方能缓解疼痛,白昼一般工作与活动无妨碍。 • 腰椎管内病变:晨起时无痛或轻微疼痛,下午或晚上疼痛最为明显,坐位姿势也使疼痛更 快加重。
• 4、下肢疼痛的性质 • 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出现的下肢放射痛虽也多见,但下肢远端(足部)的感觉缺失较为少见。 下肢痛的部位较模糊,很少传导至足部,一般为腰部或臀部向下肢后外侧放射至腘窝处。 • 椎管内病变:由于椎管内窦椎神经或神经根受激惹,出现的多为或仅为腰椎单节段疼痛, 并且往往累及下肢远端的神经感觉分布区域,疼痛伴随麻木的机率极高。 • 放射性痛。这些病人除了感到腰痛外,下肢还有放射痛。有些人腰痛不明显,但疼痛向着 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以至足和足趾的背侧放射。还有病人常有麻木感。这些都表明组 成坐骨神经的腰部神经根受到压力,从而产生了医学上所谓的根性疼痛或坐骨神经痛。可 能需要手术治疗。
• 原则上腰部脊柱中任何有神经支配的结构都可能是腰痛的根源 • 任何韧带、肌腱、筋膜、关节或椎间盘都可能被认为是腰痛的原因,但是很少被 客观证据所证实 • 解释这些结构导致疼痛很容易,但证明这些观点是真实性,并在病人身上得到印 证是另一件事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椎间盘性疼痛的主要诊断手段为椎间盘刺激和造影
• 椎间盘内破裂(IDD)是椎间盘性疼痛的根本病理基础
• 1、静息痛与运动痛 • 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多表现为静息痛,若人体长期处于某种体位,尤其是静卧状态,势 必加重缺血性损害,最终导致疼痛加剧。这种情况下,躯体只要进行适当的活动或行走, 使腰部软组织的血供获得改善,疼痛可以逐渐缓解。 • 腰椎管内病变:表现为运动痛,越是运动越会加剧疼痛,有时表现为运动之后突发疼痛, 仅在静卧时才能缓解这种病理性刺激。
膝部
上臂部
30 %
3-30 %
手部
3-30 %
35%腰痛患者伴有腿痛 真正的坐骨神经痛一生患病率仅为2-5%,男性稍多 坐骨神经痛与椎间盘突出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40-45岁坐骨神经痛发病率达到高峰
腰痛的根源
• 机械性(劳损、创伤等) • 退化性变化 (椎管狭窄、关节炎等 ) • 代谢性(退化性变化、骨质疏松等) • 自身免疫性(强直性脊柱炎等) • 感染性(结核、骨髓炎等) • 肿瘤(良性或恶性肿瘤) • 其他(其他内、外科疾病引起的) • 心因性
• 药物治疗建议将简单的镇痛剂作为一线选择,在其效果欠佳时,会求助于非甾体类,对
肌松剂和阿片类药物的建议还不一致
• 在指导方针之间关于腰部特异性锻炼治疗的建议是不同的,有些认为无效 • 低强度运动(USA )和McKenzie 法(荷兰)被认为是一种治疗的选择
• 对慢性腰痛的指导方针的建议是一致的:锻炼治疗是一有用的治疗,但是建议类型和
• 椎间盘内破裂(IDD)在慢性腰痛中发病率为40%
• 在MRI中发现椎间盘后部纤维的高信号是一个有价值信息 • 证据支持椎体终板的疲劳骨折是IDD的原因
• 椎间盘突出可能完全没有症状。在无症状的个体中,24%
存在椎间盘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
增加 • 神经根受压不是产生疼痛的关键因素,即使神经根持续受 压情况下,疼痛依然可以缓解 • 椎间盘突出和腰痛具有相关性,但是这种相关性很弱,可 能与椎间盘内破裂有关
强度是不一致的
• 关于应用推拿治疗的建议有些不同 • 在很多的指南中,推拿被作为发病早期几周内的治疗选择 • 但是另一些不建议在急性腰痛时应用推拿 • 但是在慢性腰痛中推拿治疗被认为是有效的
• 康复治疗被看作很重要的治疗.因为它可以减少转为慢性的危险 • 但是关于其最理想的形式的信息还是很有限 • 针对需康复治疗主要问题,合并应用可能会很有用处
• 给予患者疼痛局部进行超声波/干扰电/微波治疗
• 仰卧位对痛点进行按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减轻局部炎症因子的作用。 • 如果
• 2、腹压增高对疼痛的影响 • 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所致的疼痛很少有受到腹压变化的影响,在用力排便、咳嗽时疼痛一 般不加重。 • 椎管内病变:由于神经根处于激惹状态,用力排便、咳嗽、喷嚏等均可加剧疼痛。此时如 果佩戴腰围减轻腰脊柱的轴向压力,则会抵消部分增高的腹压,从而缓解由此引起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