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实验班物理试卷(满分11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1、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考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2、第一大题的作答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第二和第三大题的作答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作图可用铅笔)。
3、第15,16,17,18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为9.8 m/s2的匀加速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 物体由某高度由静止下落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C. 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是向下的D. 竖直上抛运动的速度为负值时,位移也一定为负值3.入冬以来,全国多地多次发生雾霾天气,能见度不足20 m.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乙在前、甲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两辆车刹车时的vt图象如图,则A.若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等于112.5 mB.若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小于90 mC.若两车发生碰撞,则一定是在刹车后20 s之内的某时刻发生碰撞D.若两车发生碰撞,则一定是在刹车后20 s以后的某时刻发生相撞4.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先对物体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经时间t后撤去F1立即再对它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2,又经时间t后物体回到出发点。
则F2与F1大小之比为1 B.2 C.3 D. 55.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打开伞后经过一段时间,将在空中保持匀速降落.已知运动员和他身上装备的总重力为G1(不包括伞面),圆顶形降落伞伞面的重力为G2,有8条相同的拉线,一端与飞行员相连(拉线重力不计),另一端均匀分布在伞面边缘上(图中没有把拉线都画出来),每根拉线和竖直方向都成30°角.那么每根拉线上的张力大小为B. C. D.A.6.如图所示,物块放在斜面体的斜面上,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现将此力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至竖直向上,力的大小保持不变,物块和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斜面体对物块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B. 斜面体对物块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C. 地面对斜面体的作用力一直增大D. 地面对斜面体的作用力一直减小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方的A点处旋转一光滑的木板AB,B端刚好在斜面上,木板与竖直方向AC所成夹角为α,一小物块由A端沿木板由静止滑下,要使物块滑到斜面的时间最短,则α与θ间的大小关系为A.α=θ B.α=θ2C.α=2θD.α=θ38.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轨道Ⅰ和Ⅱ都由两段细直杆连接而成,两轨道长度相等。
用相同的水平恒力将穿在轨道最低点B的静止小球,分别沿Ⅰ和Ⅱ推至最高点A,所需时间分别为t1、t2;到达A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υ1和υ2。
假定球在经过轨道转折点前后速度的大小不变,且球与Ⅰ、Ⅱ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A.υ1=υ2;t1>t2B.υ1>υ2;t1>t2C.υ1<υ2;t1<t2D.υ1>υ2;t1<t29.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静置于地面上,斜面上表面光滑,A、B、C三球的质量分别为m、2m、3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固定一个轻杆,B、C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剪断细线或弹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弹簧被剪断的瞬间,A、B、C三个小球的加速度均为零B.弹簧被剪断的瞬间, A、B之间杆的弹力大小为零C.细线被剪断的瞬间,A、B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大小为g sinθD.细线被剪断的瞬间,A、B之间杆的弹力大小为4mg sinθ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的O 点,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 的木块。
开始时,把木块放在斜面上某位置,木块和斜面均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水平且处于压缩状态。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开始时,弹簧弹力大小等于mgtan θB. 开始时,斜面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 若将O 点稍微下移一点,木块仍可能在原位置静止D. 若将O 点稍微上移一点,木块仍可能在原位置静止11.如图所示为缓慢关门时(图中箭头方向)门锁的示意图,锁舌尖角为37°,此时弹簧弹力为24 N ,锁舌表面较光滑,摩擦不计(sin 37°=0.6,cos 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时锁壳碰锁舌的弹力为40 NB .此时锁壳碰锁舌的弹力为30 NC .关门时锁壳碰锁舌的弹力逐渐增大D .关门时锁壳碰锁舌的弹力保持不变12.如图1所示,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两斜面光滑且倾角分别为53°和37°,两小滑块P 和Q 用绕过滑轮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分别置于两个斜面上,OP ∥AB ,OQ ∥AC ,已知P 、Q 和斜面体均静止不动。
若交换两滑块位置如图2所示,再由静止释放,斜面体仍然静止不动,P 的质量为m ,取sin53°=0.8,cos53°=0.6,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Q 的质量为B. 在1图中,斜面体与地面间有摩擦力C. 在2图中,滑轮受到轻绳的作用力大小为43m 42D. 在2图中,斜面体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3分,共18分。
)13.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跨过动滑轮的轻质双线平行于水平桌面。
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总质量(滑轮摩擦及质量不计)。
小明改变m的质量,记录了几组数据.(1)以弹簧示数F0的二倍,即F=2F为横坐标,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如图所示,则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2)根据你选择的图像结果,分析小明实验的疏漏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改正疏漏之后,重新实验并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4.两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甲、乙两个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能显示滑块上的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的时间,滑块通过绕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与测力计挂钩相连,测力计下吊着装有沙的沙桶,测力计能显示挂钩所受的拉力,滑块对长木板的压力大小等于滑块的重力大小,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
(1)为了满足实验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长木板应放在水平桌面上B. 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应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 沙和沙桶及测力计的总质量应远小于滑块的质量D. 定滑轮与滑块之间的细绳应与长木板平行(2)甲同学测出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L ,遮光片的宽度为d ,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测得滑块通过甲、乙两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多次改变沙桶里沙的质量,重复(3)的步骤,根据测得的多组F 和a 作出a F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滑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三、计算题:(共4小题,计44分)15.(9分)一卡车拖挂一相同质量的车厢,在水平直道上以012/v 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其所受阻力可视为与车重成正比,与速度无关。
某时刻,车厢脱落,并以大小为22/a m s =的加速度减速滑行。
在车厢脱落3t s =后,司机才发觉并紧急刹车,刹车时阻力为正常行驶时的3倍。
假设刹车前牵引力不变,求卡车和车厢都停下后两者之间的距离。
16.(9分)如图所示,A 为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长方形物块,在它上面放有物块B 和C ,A 、B 、C 的质量分别为m 、5m 、m 。
B 、C 与A 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皆为0.10。
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K 为轻滑轮,绕过轻滑轮连接B 和C 的轻细绳都处于水平放置。
现用沿水平方向的恒定外力F 拉滑轮,使A 的加速度等于0.20g ,g 为重力加速度。
在这种情况时,求:(1)B 、A 之间沿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大小和C 、A 之间沿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大小;(2)外力F的大小;(3)物块C的加速度。
17.(12分)一个质量为M劈形物体abc,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倾角为θ足够长的斜面上,ab表面成水平,bc高为h.ab面上中点放一质量为m光滑小球,今把物体abc从静止开始释放,求:(1)小球在碰到斜面以前的运动加速度;(2)小球在碰到斜面以前对劈形物的压力;(3)小球碰到斜面时的速度。
18.(14分)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己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
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1)0.2s时,木板和物块的加速度;(2)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μ2;(3)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