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灵璧中学2020年高考地理微考点世界渔场的形成及其分布【考试大纲】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1.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三大洋洋流分布的具体特点。
2.理解并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学会洋流图的判读,运用洋流知识解决相关地理问题。
【思维导图】【知识精讲】一、世界渔场的分布二、渔场形成的原因1.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
如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和舟山渔场。
2.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渔场。
如秘鲁渔场、索马里渔场、本格拉渔场。
三、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及其形成1、成因在海洋表层海水中只要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就必然有大量的鱼类。
因此,渔业资源丰富的地区有以下特点:(1)寒暖流交汇或冷海水上泛(后者从海底带来营养类)。
(2)沿海大陆架地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营养物质)。
(3)河流入海口地区(河流从陆地上带来了营养盐类)。
(4)岛屿众多,为鱼类提供栖息地。
2、世界有四大渔场。
(1)东北大西洋渔场---北海渔场:分布在格陵兰岛东侧,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而成,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使得底层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营养盐都跑到表层,营养盐为海藻和微生物繁殖提供了绝佳的环境条件,因此大量繁殖,而海藻和微生物,可以作为鱼类美味的饵料。
(2)北太平洋渔场--北海道渔场:分布在日本岛附近,由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而成,同样寒暖流交汇,搅动海水带来了丰富的饵料。
(3)西北大西洋渔场--纽芬兰渔场:分布在大西洋西岸,美国以东,由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而成。
寒暖流交汇搅动海水,饵料丰富。
(4)东南太平洋--秘鲁渔场:分布于秘鲁西海岸,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
秘鲁渔场受到东南信风的影响,风从海边吹向太平洋,使得岸边海水减少,底层海水上翻补偿,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海水表层,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
【方法技巧】世界主要渔场的形成与分布(1)寒暖流交汇处(2)上升流处离岸风→上升流→营养物质被带到表层→秘鲁渔场【真题演练】1.[2019·上海·23(4),8分]印度尼西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一带一路发展蓝色航线,有三条航线一定要经过印尼。
印度尼西亚森林覆盖率达55%,鱼类捕捞量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
中国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比重,纸张、鱼类和经济作物占比高(下图)从印度尼西亚的海洋资源、农林产品、能源矿产角度分析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8分)【答案】海洋资源:印度尼西亚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渔业(捕捞渔业、水产品加工业、水产养殖业)资源丰富;能源矿产:印度尼西亚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丰富,开展能源矿产领域的合作既可以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又能满足中国能源需求。
农林产品:印度尼西亚森林资源和热带经济作物种类丰富,满足中国初级农产品的需求,缓解中国土地资源压力;互补性强,既能满足各自国民需求,带动两国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双方的合作前景光明。
【解析】本题考查中印两国在一带一路方面的合作前景、两国经济互补性及印尼主要的地质灾害等知识点。
印度尼西亚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渔业(捕捞渔业、水产品加工业、水产养殖业)资源丰富,从事海洋捕捞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印度尼西亚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丰富,开展能源矿产领域的合作,既可以促进当地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又能满足中国能源需求。
印度尼西亚地处热带地区,地形复杂,森林资源和热带经济作物种类丰富,满足中国初级农产品的需求,缓解中国土地资源压力;因此中印两国互补性强,既能满足各自国民需求,带动两国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双方的合作前景光明。
【点睛】三条蓝色经济通道:以中国沿海经济带为支撑,连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经南海向西进入印度洋,衔接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共同建设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蓝色经济通道;经南海向南进入太平洋,共建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积极推动共建经北冰洋连接欧洲的蓝色经济通道。
2.(2016·江苏·19,3分)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洋流甲( )(双选)A. 自南向北流B. 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C. 使沿岸增温增湿D. 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答案】BC【解析】从图中的纬度可以得出是南半球,再结合图中的地形与河流可知图是南美洲东部,洋流是从北向南流,此洋流为暖流,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对沿岸增温增湿。
故选BC。
(2014·上海·34~37,16分)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3~6题。
3.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
(4分)4.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
(4分)5.1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4分)6.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4分)【答案】3.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
4.寒流。
依据: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ºC的海区向水温高于24ºC 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5.较多。
依据: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方,易于形成涌升流,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6.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任答两点即可)【解析】3.根据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夏季风的成因可知西南风成因是南半球的信风带随直射点移动,并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
4.图中有两条等温线,沿岸等温线向北温度递增,故可知是洋流来自相对低温区,是寒流。
5.秘鲁渔场成因知识的迁移。
1月索马里半岛盛行西南风,来自陆地的离岸风,使沿岸表层海水缺失,底层海水上涌,带来海底丰富营养盐类,吸引鱼群。
6.沙漠带的成因主要与冬夏季都是来自陆地的较干燥的风,与夏季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的影响。
7.(2014·四川·14,24分)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请在答题卡图中表示洋流的两条线划上添绘箭头(暖流用,寒流用),以表明洋流的性质和流向。
(4分)(2)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10分)(3)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并分析在M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
(10分)【答案】(1)(4分)在图中北纬45°以北的线划上添绘,箭头指向东北;在北纬45°以南的线划上添绘,箭头指向西南。
(2)(10分)冬半年M 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3)(10分)原料导向型;临M海域世界优良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属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裕(或工资水平低);邻近欧洲,渔业加工产品消费市场广阔;西濒大西洋,海运交通方便。
【解析】(1)考查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规律。
北半球中高纬度洋流在大陆西岸是暖流,流向较高纬度。
在图中北纬45°以北的洋流属于中高纬度洋流。
在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洋流是寒流,流向较低纬度。
所以箭头指向西南。
(2)根据纬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冬半年M 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
夏半年N渔场仍受盛行西风影响,海上风浪大。
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3)渔产品加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M海域世界优良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沿岸国家属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裕,工资水平低,有利于加工工业发展。
该地邻近欧洲,渔业加工产品消费市场广阔。
西濒大西洋,海运交通方便。
沿海渔民世代捕鱼为生,捕捞经验丰富。
(2013·江苏·17~18,4分)图1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
图2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8~9题。
8.图1中甲处的洋流与图2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9.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形成著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答案】8.D 9.C【解析】8.首先,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因此从气温分布规律上来说,北高南低;又材料中所给a>b>c,所以由北向南为a、b、c,排除①和③;又因为马达加斯加岛位于中低纬大洋西岸,所以该处为暖流,故选④。
9.该处为暖流,故可以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选择C项。
A选项,顺风顺水才能加快,逆风逆水反而会减慢;B选项,寒暖流交汇处或者上升补偿流处易形成渔场,该处不符,故排除;D项,洋流应该是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
故选C。
10.(2013·浙江·4,4分)我国钓鱼岛附近海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 )A.地处大陆架,生物光合作用强 B.有寒流经过C.位于河流入海口,营养盐类丰富 D.盛行上升补偿流【答案】A【解析】大陆架海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鱼类饵料充足,因此渔业资源丰富。
钓鱼岛附近有台湾暖流(日本暖流)而没有寒流和上升流。
钓鱼岛面积小,无大江大河入海。
故选A。
11.(2013·全国I·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
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
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
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
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6分)(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6分)(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
(6分)(4)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6分)【答案】(1)(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6分)(2)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