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安全技术交底
5)特殊底层开挖方法
人工挖孔在开挖时,如遇细砂,粉砂层地质时,再加上地下水的作用,极易形成流砂,严重时会发生孔漏,造成质量事故,因此要采取有效可靠的措施。
a、流砂情况较轻时:有效的方法是缩短这一循环的开挖深度,将正常的lm左右一段,缩短为0.5m,以减少挖层孔壁的暴露时问,及时进行护壁混凝土灌注。当护壁塌落,有泥砂流人而不能形成桩孔时,可用纺织袋土逐渐堆堵,形成桩孔的外壁,并控制保证内壁满足设计要求;
3)开挖施工
抗滑桩采用人工开挖,须跳桩施工,待上一根桩浇筑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相邻桩的施工。挖孔经过土层时,采用人工开挖,经过硬度较大的岩层时,采用风镐或水钻进行挖除至设计深度并在开挖时进入岩层时和设计底标高时及时通知参建各方现场收方确认。挖孔过程中要经常引用护桩检查桩孔尺寸、平面位置和竖轴线倾斜情况,如有偏差应随时纠正。
抗滑桩安全技术交底
抗滑桩安全技术交底
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校园扩建场平、道路工程
交底日期
年月日
分部分项名称
抗滑桩安全
交底人
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抗滑桩和边坡卸载。抗滑桩分布在场地内Ⅰ区、Ⅱ区,需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的抗滑桩有83根。Ⅰ区有桩径2m*2.5m的抗滑桩37根,设计桩长最短20m,最长24m;Ⅱ区有桩径2m*2.5m的抗滑桩16根,设计桩长最短20m,最长24m,桩径1.2m*1.8m的抗滑桩8根,设计桩长最短8m,最长12.5m,桩径1.5m*2m的抗滑桩22根,设计桩长最短14m,最长16m。根据设计要求对上述段落的边坡采用桩板式挡墙支护。其中桩间挡板均采用逆作法施工,分级开挖分级支护。需要卸载的坡体位于二区28#、30#、33#楼的场平和道路J线右侧。估计方量有2.3万方。在我项目部进场以前,坡体已经形成,(由疏松的弃渣堆置形成),现已出现大量的裂缝,为保证施工安全,应进行边坡卸载。
4)孔内排水
人工挖孔桩采取分段开挖,每段高度1米,地质条件不好时根据情况开挖高度改为0.5米,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时,要及时用吊桶将泥水吊出,当遇大量渗水时,在孔底一侧挖集水坑,用潜水泵将水排出,护壁水流量较大时,能够在护壁浇筑混凝土前设置排水管。如孔中水位上升速度过快,超过干浇混凝土要求时,必须改为水下灌注混凝土施工。
b、流砂情况较严重时:常见的办法是下钢套筒,钢套简与护壁用的钢膜板相似,以孔外径为直径,可分成4~6段圆弧,再加上适当的肋条,相互用螺栓或钢筋环扣连接,在开挖O.5m左右,即可分片将套简装入,深入孔底不少于O.2m,插入上部混凝土护壁外侧不小于0.5m,装后即支模浇注护壁混凝土,若放入套筒后流砂仍上涌,可采取突出挖出后即用混凝土封闭孔底的方法,待混凝土凝结后,将孔心部位的混凝土清凿以形成桩孔。
(一)施工工艺流程
坡顶截水沟设置→坡体分层卸载(由上而下,分级进行,坡比按1:2)→对成型的边坡处理(下雨则采用彩条布覆盖)→平台施工→坡脚排水沟施工→观测坡体。
坡体稳定后→场地清理整平碾压→设置临时排水设施→定桩位→搭防雨蓬→挖第一节桩孔土方→绑扎护壁钢筋、支护壁模浇第一节砼护壁(锁口)→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和桩位十字轴线→安装垂直运输架→第二节桩身挖土、石→拆模后浇筑第二节护壁砼(土层、强风化岩层及岩层裂隙处)重复第二节工作、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通知业主、地勘、质监部门鉴定→验收→涂刷隔离剂→安放钢筋笼就位(安装面板的预留钢筋)→浇筑桩身(包括原地面以上部分)砼→开挖桩前土石方、剥桩后绑扎面板钢筋、支模→浇筑面板砼→拆模→开挖桩前土石方、剥桩后绑扎面板钢筋再支模浇筑面板砼这样重复循环作业直至设计高度→拆模→回填夯实。
根据计算的桩位坐标,用全站仪进行实地放样,以轴线位置引出护桩,便于现场施工人员校核、检验。
2)护壁及支撑
挖孔过程中,加强护壁和支撑措施,特别是经过土质较差,渗水量较大的土层时,就地浇筑砼护壁。并随支随挖,护壁厚度为30cm,长度为50~100c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并应振捣密实。护壁配置的构造钢筋见设计大样图,竖向筋应上下搭接或拉接。第一节井圈护壁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井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00~150mm,壁厚应比下面井壁厚100~150mm。支模时下口大,上口小,成“锥形”,便于混凝土的浇筑和增大桩身摩擦力。混凝土由机械拌合好后堆于桩旁铺好的铁皮上。再用人工送至吊斗内,经过电动提升机下放到井内,再由人工翻入模内。为加速混凝土凝结,可掺入速凝剂,砼浇筑时应分层沿四周入模,对称浇筑,用钢钎捣固密实,施工前应将上节护壁底清理打毛,以便连接牢固。确保孔壁稳固。护壁模型采用定型钢模拼装,钢板厚度3mm,并采用角钢支撑固定。
二、危险源识别、分析与对策
根据本项目部管段内的施工特性,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季节等特点,从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综合分析,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确认有以下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危险源:
1.边坡坍塌
2.护壁开裂、掉块
3.触电
4.物体打击
5.爆炸、飞石
6.机械伤害
7.人员坠落
8.高空坠物
9.桩内塌孔
三、施工工艺及方法
(二)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直桩体系(抗滑桩挡板)防护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平整场地,清除现场四周的悬石、浮土等不安全物,做好孔口四周临时围护和排水设施。孔口周围须用混凝土制成围圈予以围护,其高度应高出地面20cm~30cm,防止土、石、杂物滚入孔内伤人。为保证施工安全,在桩间和桩侧设置一条0.6*0.6*0.3的浆砌排水沟,并引至抗滑桩施工场地之外.(详见附后锁口及排水沟打样图)若孔口地层松软,为防止孔口坍塌,须在孔口用混凝土护壁。孔口四周挖排水沟,做好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表水,孔口搭设雨棚。安装土石提升设备,布置好出渣通道,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使其不增加孔壁压力、不影响施工。为确保文明施工,进入施工现场需设置多条C30砼施工便道,便道总约长500米,宽6米,厚0.25米;同时为了保证山水能及时排出施工区域,施工外围需修建排水沟,排水沟尺寸为1*1*1米,采用M7.5号浆砌片石砌筑,总长约600米;并在施工区域搭设一个大型钢筋加工厂,具体临时设施布置图见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