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方法导论与技能

教学方法导论与技能

教学方法第一章教学方法概述1.无论怎样界定教学方法首先都必须明确体现以下两方面的思想和内容:第一,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相联系,是实现教学目的不可或缺的工具;第二,教学方法始终应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体现了师生在教学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统一的特点。

2.教学方法是由若干的教学方式构成的,同一种教学方法可以由不同的教学方式构成,同一种教学方式也可以运用于不同的教学方法之中。

3.教与学及其方法的联系:应确切表述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学方法最临近的属应该是“活动方式”。

4.教学方法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的意义:教学方法是联系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影响学生身心发展5.注入式教学方法:把学生当容器;启发式:当主体。

6.现代教学方法的特征:十分重视教的艺术,要求老师不仅清晰而连贯地讲授,还采用了演示、观察、实验等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学习的各种方法。

(有助于学生接触实际,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智能)杜威从实用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培养学生独立的、生动学习的各种“活动教学”的模式。

60年代美国布鲁纳提倡“发现法”,上海育才中学总结八字教学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7.影响教学方法发展的直接因素: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时代要求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DX)8.国内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1.愉快教学法(上海倪谷音)2.情景教学法(江苏特级李吉林首创)3.尝试教学法(常州邱学华首创)(大学教法,重点)4.成功教学法(上海闸北8中校长刘京海)愉快教学法是借助于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着力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它要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愉快教学法的理念:“一切为了儿童;为了一切儿童;为了儿童一切。

”情景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运用情景教学法的关键是根据教学任务、班级特点和教师本人素质,选择创设情境。

尝试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

特点是先练后讲(核心)成功教学法坚持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

基本要素:1.积极的期望;2.成功的机会;3.鼓励性评价。

9.古代的教育方法是满堂灌输,学生呆读死记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近代重视教师教的艺术,用演示、观察、实验等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学习的各种方法。

10.国外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1)发现法,通常称作发现学习或问题教学法,就是让学生通过独立工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掌握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

是美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他认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未知晓的事物,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都是发现。

自我发现要进行的顺利,关键在于恰当的确定学生独立探究力所能及的“最近发展区”。

发现教学法可以(选择):1.促进学生智力发展2.挖掘学生的潜力3.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4.培养创新精神5.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学习研究方法。

2)范例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的基本原则是:教学与德育相统一;解决问题的学习与系统知识学习相统一;基础知识学习与智能培养相统一、主体与客体相统一。

由德国瓦·根舍因创造。

.范例教学法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等三个基本特征。

3)目标教学法是依据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策略”,按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目标实施的重要途径。

目标教学的流程是双向信息沟通式传递,随时调整教学节奏,达到课堂教学优化控制。

4)程序教学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F.斯金纳倡导。

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强化在他的教学理论中占有核心的地位。

5)“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

6)暗示教学法又称启发式外语教学法或启示法,是保加利亚教育心理学家乔治·罗扎诺夫提出。

暗示教学法坚持的原则有: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的原则、暗示相互作用的原则。

7)非指导性教学法,又叫促进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首倡。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法是建立在他的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基础上的。

人际关系是非指导性教学法的核心与关键。

11.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特点(JD):1.重视学生的主体性2.重视教学中学生智力与情感等非认知因素的整合 3.加强学习方法的研究。

12.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JD):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教学方法的系统化(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才以辩证、系统、整体的思想和方法提出了教学方法最优化理论);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第二章教学设计的方法1.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1.指导性2.统整性3.操作性4.预演性5.突显性6.易控性7.创造性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最高表现形式:创造性。

2.教学设计的内容(DX):1、教学目标设计2、教学起点设计3、教学内容设计4、教学时间设计5、教学措施设计6、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设计的总目标(教学目的):有实质性目标、发展性目标、教育性目标构成。

3教学目标不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描述,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的功能(DX):导向、激励、标准功能教学目标的分类:美国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他们受到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4.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直接的学习对象。

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专注学习时间的多少。

增加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是提高教学时间效益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5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优化教学程序,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6教学设计的易控性。

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强化教学设计控制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7教学设计的依据(JD):依据现代教学理论;依据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依据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智慧和风格是形成教学个性及教学艺术性的重要基础,是促进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基本条件)。

8目标模式又称系统方法模式,强调以教学目标为基点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设计,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基本目的。

呈直线型。

过程模式的设计步骤是非直线型。

过程模式的基本特点是灵活、实用,教学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有侧重地设计教学方案。

9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要求(JD):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难度适中;便于检测。

10一个好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就是要将一般性的目标具体化为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目标,要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时对目标的把握与评定。

11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主要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和呈现的过程。

(DX)12设计教学时间的策略(JD):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科学规划单元课时;尽可能增加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实践表明,通过教师的努力,增加专注学习时间是完全可能的);防止教学时间遗失。

第三章课堂教学的方法.1我国课堂教学方法分为5大类: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1)讲授法是整个教学方法体系运用最多、最广的方法。

讲授法的具体方式:讲解、讲述、讲读、讲演。

教师的语言要做到:准、精、美、活。

2)谈话法的特点:师生对话,孔子和苏格拉底倡导这种,《学记》中要求教师“善问”“善待问”。

3)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地阅读教材、收集资料,并进行群体性的讨论,借以交流信息,深化认识,发展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的引导(JD):灵巧地利用提问;创造良好的讨论气氛;及时纠正离题现象。

4)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并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运用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JD):提出明确的目的、要1求和思考题;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帮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的方法;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阅读。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知识,以促使其获得新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是直观性原则的具体运用,作为一种辅助的方法,常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进行。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

1)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进行独立作业,并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来获取知识,培养实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实验法是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

2)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是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练习法的特点在于应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达到学了会用的目的。

它能够加深理解和消化、巩固知识,是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创造才能,对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品质,也有重要作用。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

对于太简单或太复杂的内容以及资料性内容,不宜采用发现法。

2选择教学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总体把握原则,是指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总体把握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1.把握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传授新知识,用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如果让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用练习法、实习法;如果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发展智力,用谈话法、讨论法;2、把握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3、把握每节课的重点、难点。

二、师生共明原则,指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既要把握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又要把握教师自身对各种教学方法驾驭的可能性,力求使师生双方的可接受性、利用的可能性与教学方法的高效果达到完美的结合,统一在最佳结合点上。

三、“双效”统一原则,指选择教学方法时,一要考虑能否取得最佳效果,二要考虑能否取得最高效率,力求二者达到完美统一。

3教学方法的运用: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关键在于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否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做到最佳选择和优化组合;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力求做到“教必有法”的原则性和“教无定法”的灵活性的完美结合。

第四章教学组织的方法1教学组织的方法是要研究教学活动的形式及相应的结构。

教学组织主要解决教师和学生、教学时间和空间以及其他教学条件如何妥善安排和有效利用等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