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

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

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

根据这一概念,文化产业的范围为:
(1)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实物形态文化产品的娱乐产品的活动,如书籍、报纸的出版、制作、发行等。

(2)为社会公众提供可参与和选择的文化服务和娱乐服务,如广播电视服务、电影服务、文艺表演服务等。

(3)提供文化管理和研究等服务,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服务、文化社会团体活动等。

(4)提供文化、娱乐产品所必须的设备、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印刷设备、文具等生产经营活动。

(5)提供文化、娱乐服务所必须的设备、用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等生产经营活动。

(6)与文化、娱乐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工艺美术、设计等活动。

实际上,以上谈论的文化产业,既包括生产文化内容的产业,也包括提供储存、传输、呈现文化内容的工具、载体的产业。

这两者之间是存在区别的。

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这是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标志着党已经把文化发展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作为一个重大的国策和战略提上议事日程。

软实力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教授1990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通过经济、军事、科技等等表
现出来的硬实力,同时也包括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影响力所表现出来
的软实力。

约瑟夫·奈教授认为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但在信息时代,软
实力的作用更加突出。

软实力主要包括这几方面:文化的感染力、价值观的感
召力、政治制度的吸引力、外交说服力、国际的威望和信誉力。

提升文化软实
力的意义在于:文化是民族凝聚力之根。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了这个民族对世
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决定了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
则。

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没有文化之根把人民凝聚在一起,没有文
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那么就无法形成力量,无法取得进步,无法取得世人尊
重,也就无法跨入世界先进民族之列。

文化是创新创造力之源。

实践证明,文
化越先进,对先进文化成果的运用就越自觉自如,创新创造力就越强。

只有发
展先进的文化,才能形成惊人的爆发力和创造力,就会形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
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文化是综合竞争力之要。

文化是民生型政府之举。

党的十
七大把文化发展列入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目标,标志着民生型政府模式的逐步
确立,就要求我们发展健康的文化产品,让人们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温润心
灵,充实精神世界,舒缓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积极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
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
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
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

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凝聚人
们的力量靠的就是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
的道德规范,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就
会失去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

.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
作为一种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无疑是一种软实力资源。

科学发展观是一
种明确体现中国领导人的政治价值观的发展模式。

由于充分反映时代的需要,
体现以人为本与环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能够获得人民真诚的支持,能够起到
凝聚社会力量的作用;在国际社会,它也符合主流政治价值观,从而赢得广泛
的支持。

而从其内容上看,软实力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科学发
展观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于软实力建设来实现国家发展的思想。

因此,对于我
国来说,贯彻科学发展三.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现社会的公平
法治对于社会和谐这个特定目标的这种积极作用,说明法治是软实力的一种体
现形式,意味着实施依法治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软实力的重要一环。


际上,对于突出强调平等与自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理想,法治是其必不可少的
一个方面。

根据本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不断完善社会制度制度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事关国家的凝聚力、动员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陆与台湾不同的政治制度构成两岸统一的障碍;计划经济体制压制大众
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经济建设方面缺乏市场经济体制所具有的强大
动员能力七.积极推动公共外交和民间交往
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提升国民文明素质九.保护和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吸收传统文化精髓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

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不断发展壮大
的历史说明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十.理顺文化体制,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富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不仅是经济全球化
条件下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任务,也是在文化多样化背景下提高国家文化
软实力的重点措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双重
要求。

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让人感知,并发挥其作为一种实力的意义和价值。

国际活动为各国传播其文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发展本国非政府组织,提升
本国非政府组织的国际话语权
包括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公民社会的发展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面向世界的传媒体系为了促进传媒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我们需要按照
传媒业的产业化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化发展政策和总体战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