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印刷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印刷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印刷技术》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适用于印刷工程系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学生。

二、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数字印刷机的操作能力、数字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能力,是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必修核心课程。

三、教学目标1.产品印刷方案制定能力通过数字印刷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根据产品制定印刷方案的能力,包括印前制作、印刷以及印后折页、装订等专业能力。

2. 数字印刷设备的操作与调试能力通过对各种数字印刷成像原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判断数字印刷设备所采用的技术类型的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输出操作,并且具有根据输出产品的要求对设备进行相应的调试的能力。

3. 数字印刷设备维护与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使学生具备常用的喷墨数字印刷机、静电数字印刷机等设备日常维护的能力,具备分析此类设备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动手解决的能力。

4. 数字印刷品生产过程质量标准执行和应用能力通过数字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根据数字印刷品质量控制指标对数字印刷品进行质量检测的能力和常见的数字印刷质量控制条的使用能力。

5. 数字印刷品质量检测仪器的使用能力通过对印刷密度计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印刷密度、颜色、网点面积、色差等印刷指标的检测能力。

6. 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能力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使学生具备分析印刷产品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并且动手解决处理的能力。

四、能力要求:1.产品印刷方案制定能力通过数字印刷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根据产品制定印刷方案的能力。

能够根据产品要求完成文字信息处理、图像图形信息处理,具备在专业排版软件中完成排版的能力;能够在保证印刷质量的前提下选择合适克重、类型的纸张,具备纸张开本计算的能力,并根据印刷质量、数量选择合适的印刷方式;具备根据客户要求制定折页、装订方式等印后加工的能力。

2. 数字印刷设备的操作与调试能力通过对各种数字印刷成像原理(喷墨成像技术、静电成像技术、电凝聚成像技术、磁成像技术、热成像技术、电子束成像技术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判断数字印刷设备所采用的成像技术,能够对KONICA MINOLTA bizhub7616v激光输出机、EPSON9880喷墨输出机、AUDLEY色带打印机、方正Pro1107Ex数字印刷机、方正LD6501数字印刷机等设备进行基本的输出操作,能够对输出软件中做参数设置和相应的操作,在5分钟内完成作品的印制,并且具备根据输出产品的要求对设备及参数进行相应调试的能力。

3. 数字印刷设备维护与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使学生具备常用的喷墨数字印刷机、静电数字印刷机等设备的日常维护能力,5分钟内完成墨盒和碳粉的更换,能够使用打印软件自带的喷头清洗工具对喷墨数字印刷机喷头进行清洗清洁处理,能够对数字印刷机的输纸和收纸机构进行日常清洁保养,具备分析此类设备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动手解决的能力。

4. 数字印刷品生产过程质量标准执行和应用能力通过数字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根据数字印刷品质量控制指标(阶调再现性、色彩再现性、分辨率与清晰度、外观特性、表面特性)对数字印刷品进行质量检测的能力和常见的数字印刷质量控制条的使用能力,2分钟内能够完成实地密度、网点大小的测量,具备使用GATF信号条和布鲁纳尔控制条的能力。

5. 数字印刷品质量检测仪器的使用能力通过对印刷密度计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印刷密度、颜色、网点面积、色差等印刷指标的检测能力,10分钟内完成以上印刷指标的测量。

6. 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能力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使学生具备从印刷工艺方面、印刷材料方面、设备故障方面、人员操作方面分析数字印刷产品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并且动手解决处理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是基于数字印刷技术及应用的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而进行的课程开发和教学内容选取的。

计划安排48学时,其中讲授30学时,实训18学时。

1.数字印刷概述(参考学时:2学时)数字印刷的产生,CTP技术,数字印刷的定义及特点,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其中CTP技术,数字印刷的定义及特点是本节的重点。

2.数字印刷成像技术及原理(参考学时: 4学时)喷墨成像技术:连续喷墨成像、按需喷墨成像,喷墨印刷的特点及应用静电成像技术:基本原理及印刷过程,静电印刷的特点及应用电凝聚成像技术:基本原理及印刷过程,电凝聚成像印刷的特点磁成像技术:基本原理及印刷过程,磁记录成像数字印刷的特点热成像技术:基本原理,热升华转移打印技术,热蜡转移数字印刷技术电子束成像技术:基本原理及印刷过程重点:学生清楚各工艺技术的过程,能够用图形描述其印刷过程3.数字印刷系统与设备(参考学时:讲授6学时;实验8学时,共计14学时)数字印刷系统的分类,数字印刷的信息处理系统:信息输入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数字印刷系统的构成:图文信息输入系统、栅格图像处理系统、成像系统、输墨系统、图文转移系统、后处理系统各类数字印刷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典型的数字印刷机系统,其中,数字印刷系统的构成是本模块讲解的重点。

实训内容(共8学时):(1)喷墨成像技术:依据Epson9880喷墨打印机,分析此款喷墨打印机的各部分结构、构造及相应功能、成像原理和类型(2)静电成像技术: 依据KONICA MINOLTA bizhub7616v静电打印机,分析此款静电打印机的结构、构造及相应功能、成像原理和类型(3)热成像技术:依据AUDLEY热成像打印机,分析此款热成像打印机的结构、构造及各部分功能和此款热成像设备的成像原理和类型(4)方正数码印刷机的操作:分析方正Pro1107Ex数字印刷机、方正LD6501数码印刷机的成像原理和结构构造,学习其操作并输出作品4.数字印刷材料(参考学时:2学时)数字印刷用纸:数字印刷涂布纸的要求,喷墨打印专用纸数字印刷呈色剂:数字印刷对呈色剂的要求,数字印刷油墨的种类及组成5.图文信息处理(参考学时:讲授6学时;实验4学时,共计10学时)图文信息的获取:模拟图像的数字化过程,图像扫描技术数字印刷的文件格式:TIFF格式、JPEG格式、EPS格式、PDF格式、彩色图像的分色技术,图像加网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排版与页面描述技术本模块重点:图像扫描技术、图像加网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实训内容(共4学时):图文信息的获取:学习操作扫描机(2学时)图像处理技术:学习在photoshop软件中对图像进行专业化的处理(2学时)6.数字打样技术(参考学时:2学时)打样原理及类型:机械打样原理与流程,数字打样原理与流程,二者的比较数字打样方法,数字打样系统,远程打样,数字打样的质量控制7.数字印刷中的色彩管理(参考学时:2学时)色彩管理基础:色彩空间,色彩转换色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色彩管理过程,色彩管理方法色彩管理系统实例本模块重点:色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8.数字印刷流程的集成管理(参考学时:2学时)数字化工作流程基础:集成化印刷生产概述,数字化工作流程的特点数字化流程系统及应用9.数字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参考学时:2学时)印刷品质量控制指标,数字印刷品的质量要求,数字印刷控制条10.数字印刷技术的应用(参考学时:讲授2学时;实验6学时,共计8学时)数字印刷的应用领域及特点,可变数据印刷技术,网络印刷技术实训内容(共6学时):(1)可变数据印刷技术:通过实例操作,理解可变数据印刷技术(2学时)(2)制作一份个性化的作品,通过方正数码印刷机完成输出(4学时)六、教学要求1. 实行过程教学与作品教学相结合。

2. 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突出过程教学,采取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分过程进行教学的模式。

3. 课程结束综合本课程知识,结合系部现有教学设备,学生动手完成至少一份作品。

七、考核方式本课程从实施此考核标准后,取消试卷考试,采用以过程考核和作品考核结合的考核方式。

1.考核地点采用教室、实训室(基地)相结合方式。

2. 按照《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教学活动中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中的考核细则由任课教师对学生在课程中违反行为规范的情况按制度要求计分,填写《学生违规计分通知单》,同一行为第二次加倍计分,第三次在第二次的基础上加倍计分。

记录分值累加达到15分的将取消该门课程的学习资格,由任课教师按要求填写《学生停止学习通知单》并及时通报学生本人,上报系部、教务处、学生处。

3.考核标准(1)过程考核:作业完成情况占20%;实训表现及平时抽查、小测验成绩占20%;其它占10%;(2)作品考核:结合本课程所学,制作一份个性化的作品,通过方正数码印刷机完成输出(3)以上第一、二项各占50%比例,计算出学生最终成绩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评价、同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及社会评价等方式对课程进行教学评价,主要包括:1.对课程内容设计与组织安排进行评价,是否符合教学目标。

2.对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评价,是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对课程教师教学风范、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进行评价,是否能够胜任课程教学。

4.对课程的实践教学条件进行评价,是否能够充分满足教学要求。

5.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价,是否使学生达到岗位能力要求。

九、教学组织1.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详细的学期授课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实训环节,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根据反馈的各种教学信息,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十、说明依据专业要求,在本标准基础上根据实际授课情况可作内容和课时分配的适当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