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我探索团体辅导计划书

自我探索团体辅导计划书

单元主题目标活动内容材料
1Hello!你好(1)引发参与兴趣;
(2)彼此认识,建立互动关
系;
(3)建立团队,增强团队凝
聚力。

(1)滚雪球:用一句话自
我介绍,后面的人要先
重复前面人的自我介
绍。

(2)我是立法委员:事先
准备的团体规则卡片进
行表决,再每人写下自
认为合理的规则进行集
体表决,最后把所有的
规则写在海报纸上并签
名;
(3) 现在的我:每个成员
写下最适合形容自己的
句子或词,封好,交给
领导者。

欢快音乐、纸
片、笔、彩笔、
海报纸、信封
2关于我(1)了解自我在生活中扮
演的角色;
(2)了解自己的重要性;
(3)认识自己的价值观。

(1)我是谁:写上自己
在生活中扮演的各种角
色并介绍自己所填写的
角色,选择自己觉得重
要的几个,说明为什么
它们很重要。

(2)对方眼中的我:写
下父母、同学、朋友、
老师、自己眼中及理想
的我等问题;
(3)价值大拍卖:假如
你有1000万竞标以下
物:无限透支的信用卡、
诚实勇敢的品质、与情
人浪迹天涯……在表中
填出预想价及成交价。

纸、笔、价值
表、白板、记
号笔
3自我巡礼1.根据自我袒露程度和他
人意见来促进成员认识自
我及他人眼中的“我”;
2.探索自我开放的程度;
3.促进成员自我接纳。

(1)周哈里窗:通过抽
签将成员两两配对;分
发周哈里窗二分表格,
使成员两人一组进行填
写;A、B格不能给对方
看到;写下特质时尽量
用条列式。

——彼此就
所写加以讨论——讨论
自己得到的反馈——记
录自己已经知觉的部分
并发表感想。

(2)优点大轰炸:每一
签、周哈里窗
二分表格
位成员都说出在某一位身上发现的优点——被夸奖的成员只需静听,不必表示感激——全部结束后,成员交流被“轰炸”的感觉。

4自我发掘(1)帮助成员更好地了解
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帮助成员对自己有利
的资源,接纳不足。

(1)资源与缺陷:领导
者发下缺一角的圆形纸
片,请成员在圆形纸片
上写下现在所有的资
源,发下圆形纸片的缺
角,成员写下他们想要
追求的东西;
(2)分享《失落的一角》
的故事
(3)总结分享鼓励追
求但不要忘记自己拥有
的尝试接纳自己的缺点
圆纸片、笔
5回首与展望1、帮助成员归纳并展望自
我;
2、鼓励与增加成员信心;
3、协助成员在团体结束后
健康地自我成长。

(1)画出生命故事:从
左至右画一道长横线。

在线条的左侧,写上
“0”这个数字,右方,
写上你为自己预计的寿
数。

把对你有着重大影
响的事件标出来,快乐
的事,写在生命线的上
方,相反就标在下方。

点右边代表未来岁月,
你也可以把你想做的事
情标在生命线上。

(2)整理、回顾、珍重、
结束:
①领导者发还准备好
的资料夹(内有:前面
几次团体活动中,成员
所做的一些测验以及第
一辅导所做的信封)借
由这些,协助成员回顾
前几次团体的内容、发
生的事件以及所学,引
发成员回想自己印象深
纸、笔、资料

刻的部分。

2祝福语道别
自自我我探探索索团团体体辅辅导导计计划划书书
团体名称:了解自我——自我探索团体
领导人:XXX
策划人:XXXX
指导教师:XXX
团体性质:封闭性,结构性,成长团体
成员对象:XXX
人数:8人
筛选方式:采取自愿报名,经初步会晤决定
团体时间和次数:2006年10月19日——2006年11月5日
一周两次,每次90到120分钟,共6次
团体地点:未定
团体理念:
依照Erikson的发展阶段而言大学生是属于少壮期,有着亲密与孤立之间冲突的发展危机。

在这个阶段的人们寻求在思想与行为上的独立,自立父母之外、逐渐脱离家庭,人们开始学习到从群体中得到从前在家庭的联系中才能得到的那一份对于亲密感、被满足和支持的需要。

但是这不表示此时期的人们不再要来自家庭的关怀而是改以另一种方式来满足。

他们需要学习在家庭联系中表现出他们的分离性,并且感受到父母能接受和理解他们对于享有独特观念和看法的需要。

此外他们也开始接触到社会对于一位成年人成熟的性别角色中的期望。

而此一成熟的性别角色认同的完成,将依赖与一个人是否能在这些成人期望与个人偏好之间达成某种适应。

Erikson也谈到了个体认同的意义,他谈到认同是一种相互关系,其中既包含人的自我之间持续的同样性也包含与他人不断共享某种必要的特征。

例如个人理想、目标、特征及家庭成员、老师、朋友、社会对于他们的种种期望等。

在认同定义中有另一构成的成份——评价,即有些人会认为某种东西比其他东西重要,因此他会赋予这些角色不同的价值。

例如多数女孩子认为扮演好妻子、母亲的角色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所以她会把生活重心放在家庭里。

而有些人则努力维持角色间的平衡希望能多方面兼顾。

不过此阶段的人们虽然努力的发展个体认同仍不免会有混淆的情况产生。

Erikson以为在达成最终认同之前会有一个自由尝试时期称之为“心理社会的延期偿付”。

在这个时期中人们对新的角色、价值、信念系统的尝试会使人们产生如何去适应社会的个人概念,从而增加个人的力量并获得来自团体的积极承认。

青少年后期的人会寻求那些重要的、能满足对自己定义的渴望,又不会疏离与所处社会环境的特征。

认同与认同混淆的危机促使先前的认同、现时的价值和未来的目标融合为协调的自我概念,并持续地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鉴于团体对象对自我探索的需要,而加上他们在此阶段对自我感到困惑,甚至无法察觉自我的需求,因此,我们设计从特质、能力、自我认同等各方案的设计来帮助成员认识自我。

团体目标:
1. 协助成员发现自己的兴趣、能力、特质,挖掘自身优点,建立自信,肯定自我价值。

2. 协助成员了解各个角色并解决其中可能存在的冲突。

3. 协助成员协调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矛盾。

4. 协助成员探索未来以及自我追求
“自我探索与了解”团体辅导计划书
团体名称:I Know Myself !自我探索与了解
辅导理念:James(1890)将“我”分解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自我意识即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

自我意识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调节。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

自我概念与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在西方心理学中,在自我(self)这一标题下,常被提到的一个术语是自我概念,Rosenberg(1979)将自我概念定义为“一个人把自己作为客体所具有的所有思想与情感的总和”,通常将自我概念分为现实自我(actual self)、理想自我(ideal self)和镜中的自我(looking-glass self),自我概念有行为导向、行为动力、信息加工的功能。

自我评价的途径主要有四: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己;通过分析他人对自我的评价来认识自己;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认识自己;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己。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包括自尊、自信、内疚和自豪感等等。

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包括自主、自立、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等等。

自我意识是人格结构中自我调控系统的重要内容。

团体目标:协助成员进行自我探索,了解自己,认同自己。

团体成员:安徽大学在校本科生10人
团辅时间:2012-5-25
团辅地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咨询中心团体辅导室(邮局三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