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源港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码头工程水工建筑部分施工方案南京韬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龙潭项目部2011年8月目录1.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3)1.1 工程概况 (3)1.2 水文地质条件 (3)1.3 编制依据 (4)2. 施工特点分析 (4)3. 施工总平面图及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5)3.1 施工总平图 (5)3.2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5)4. 施工方案选择 (6)4.1 灌注桩施工方案 (6)4.2 墩台横梁等上部结构施工方案 (10)4.3 预制空心板施工方案 (15)5. 施工进度计划 (16)6. 各项资源配制计划 (16)6.1 劳动力配制计划 (16)6.2 机械设备配制计划 (16)6.3 主要材料配制计划 (17)7. 质量保证措施 (17)7.1 总则 (17)7.2 质量检验计划 (18)7.3 雨季施工措施 (18)8. 安全保证措施 (18)8.1 施工用电安全 (18)8.2 机械设备安全 (19)8.3 支架安全 (19)8.4 防汛、防台、雨季施工措施 (20)8.5 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20)1.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1 工程概况南京源港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码头工程地处江苏南京市栖霞区三江口下游,本工程建设规模为5000DWT 化学品码头。
水工建筑物部分主要包括引桥一座,钢引桥、跨堤钢桁架各一座以及靠船桩两根;其中引桥总长77.2米,宽7米;钢引桥36*4.5 米;钢桁架30*4米。
本工程水工建筑物结构安全等级为U级。
1.2 水文地质条件1.2.1 水文条件设计最高水位为6.85 米,最低水位为0.23 米,设计水流流速1.5 米/秒。
1.2.2 地质条件1-1 素填土层厚0.4m~1.5m,顶面高程3.24~4.93m,灰~黄灰色,松散,以可塑状粘性土混砂性土为主,非均质。
主要分布在引桥部分。
1- 2 淤泥质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层厚5.2m~5.3m左右,顶面高程-6.84~5.77m,灰色,以软流塑状粘性土与砂性土为主,略具层理,非均质。
主要为近年来长江冲洪积而成。
主要分布在码头河床浅部。
2- 1 粉质粘土层厚1.1m~1.3m,顶面高程1.54~2.33m,灰黄色,可塑,见少量腐植物,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韧性较高,局部见少量粉土薄层。
主要分布于引桥区,码头区缺失。
2-2 粉质粘土夹薄层粉砂层厚6.8m~11.8m,顶面高程-12.04~2.33m,灰褐~灰色,饱和,流~软塑,见少量腐植物,土质不均匀,刀切面光滑,微层理发育,干强度、韧性较高,夹少量松散状粉砂薄层。
普遍分布,有向水域层位渐低的趋势。
2-3 粉土夹粉砂层厚7.3m~11.4m,顶面高程-10.26~-4.87m,灰色,很湿,中密,见少量腐植物及云母碎片,土质不均匀,刀切面无光泽,微层理发育,干强度、韧性低,局部夹少量粉砂薄层。
主要分布在引桥区。
2-4 粉质粘土夹粉砂层厚3.7m~6.4m,顶面高程-19.54~-16.27m,灰色,饱和,流~软塑,见少量腐植物,土质不均匀,刀切面光滑,微层理发育,干强度、韧性较高,夹少量松散状粉砂薄层。
该层层位稳定,普遍分布。
2-5 粉细砂顶面高程-23.64~-21.97m,灰色,饱和,中密~密实,见少量云母碎片,石英晶粒, 不均匀,微层理发育,局部夹少量粉土薄层。
该层层位稳定,普遍分布。
1.3 编制依据1.3.1 主要施工规范《港口工程桩基规范》 (JTJ254-98) 《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范》(JTJ248-2001)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 (JTJ268-96) 《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 JTJ269-96)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 JTS257-2008)2. 施工特点分析根据现场情况,两根钢管桩需采用现场打桩船施工,钢引桥墩台下四根灌注桩位于水面以下视水位情况拟采用打桩船施工或搭设水上施工平台施工。
由于附近没有合适的预制厂家,计划进行现场预制空心板梁。
钢引桥墩台及盖梁采用包箍和型钢的形式进行模板支撑。
3. 施工总平面图及施工准备工作计划3.1施工总平图i钢引桥墩江面江岸施工便道钢筋木工加工场地钢筋模板堆放场地钢桁架支江大堤钢桁架支墩23.2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工程灌注桩施工进场前先进行场地的清表,沿引桥方向敷设一条60米长6米宽的施工便道,在便道一侧设置100平米的钢筋木工加工场地以及钢筋模板堆放场地,在另一侧开挖泥浆池。
将施工现场水电落实到位,工程材料及工器具落实到位。
4. 施工方案选择4.1灌注桩施工方案本工程钻孔灌注桩直径800mm ,桩长为32m 的14根28m 的4根20m 的4根。
水 上灌注桩,水位较浅不能采用打桩船施工的,计划采用搭设围堰的形式进行施工。
4.1.1 土石围堰考虑到施工机械的作业空间,将围堰内径定为 10m ;桩基承台施工期间的最大水深为1.3m ,流速为1.5m/so 围堰截面形式拟采用梯形。
其构造为用草(麻)袋装土砌筑, 上口宽依据河水的深度取1.2m,梯形两边坡度比, 随河水的深度,迎水面取1:0.5,背水面取1:0.2,截面总高度由水深及高出施工期间最高水位0.5m 〜0.7m 来确定,取2m 。
围堰的计算简图如图 (1) 最不利截面受力验算假设围堰无限长(偏于安全),取其中任意1m 长度来验算,最不利截面取在围堰 底部。
(G+F V -F F )* J /(F H +P) > K i式中卩为围堰对河床的静摩擦系数,取 0.4; K i 为安全系数,取1.5。
G 为任意一截面围堰自重 G=0.5X 3.1 X 2X 20=62 kN/mF V 为河水对围堰静水压力的垂直分力,其值 F V = Y wV ,丫 w 为水的重,V 为压力体体积,代入数值计算得:F v = 10X ( 0.25X 1.32 ) = 4.225kN/mF F 为任意一截面所受浮力F F = 6.5kN/mF H 为河水对围堰静水压力的水平分力 F H =10X 0.65 X 1.3=8.45 kN/mP 为水流冲击力 P=KA 丫 wV 2/2g=0.8X 1.3 X 10X 1.52宁 2-9.8=1.2 kN/m(62+4.225-6.5)X 0.4十(8.45+1.2 ) =2.47 > 1.5袋装土堆背水面7、$ & 水位1.3:■■■2( 2)整体受力验算G+F v > F 浮G为围堰总重G=62X 3.14 X 20F v为河水对围堰总静水压力的垂直分力F v=4.225X 3.14 X 20F 浮=6.5X 3.14 X 2062+4.225 >6.5 满足要求。
4.1.2 灌注桩施工根据实际情况,部分钻孔桩处于堤内侧陆上,其余大部分钻孔桩位于堤外侧的滩地上,受潮水影响不大,钻孔桩护筒采用单护筒的形式,泥浆循环采用开挖泥浆池,强制循环。
陆上部分钻孔桩采用单护筒形式,直接开挖泥浆池进行注浆循环。
陆上部分钻孔桩护筒高度为1.2m,滩地部分护筒高度约1.5m左右。
( 1 )测量放样根据业主提供的原始控制点,我项目部将使用全站仪在现场布设基准控制点,组成一个测量控制网,以控制整个现场轴线及桩位的施放精准度。
施工中注意事项如下:a、必须按设计图纸并以轴线为基准对桩位逐根进行复核,做好测量记录,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b、对施工现场的轴线及水准控制点经常检查,避免发生错误;c、坐标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严加保护;d、测量人员应对桩机就位位置、垂直度和机台标高进行测量,确保施工精度。
( 2)清障和护筒埋设考虑到江边可能会遇到抛石层,钻进前在桩位处进行探挖,遇到抛石层扩大开挖将抛石层清除后回填压实再进行桩基施工。
如果地基软弱需进行换填压实整平后,方可桩机就位施工。
穿过抛石层后,在孔位内下护筒采用6mm 钢板卷制,根据测量放样,对准中心,放入清理后的桩孔,当护筒不再下沉后,在四周回填袋装土,要求分层进行,确保密实不漏水,护筒顶应高出施工水位0.40 m。
护筒采用单护筒,护筒直径1m。
本工程陆上部分钻孔灌注桩采用单护筒,采用4mm 厚钢板卷制。
鉴于本工程施工场地为吹填砂所形成的区域,且吹填厚度较深,因此,本工程钻孔桩施工用的钢护筒高度为1.20m,且保证护筒位置平、直、稳固、准确、不变位。
( 3)泥浆备制及循环根据施工条件,本工程的地质资料及设计要求,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确定用正循环钻进成孔,泥浆护壁,二次循环清孔钻孔形成自由面时,由于受地层覆盖土压力的作用,使自由面产生变形,泥浆使用得当可以抑制变形的产生,根据泥浆物理性能,结合不同个地质情况,选用不同的泥浆性能参数,来平衡地层的侧压力,以抑制孔壁的缩颈、坍塌。
泥浆性能参数指针控制范围如下:漏斗粘度:18-25 s 泥浆比重:1.05-1.20 含砂率:<4%泥浆性能参数一般选择原则为:易塌孔地层选用较大值,不易塌孔地层选用较小值。
根据现有地质状况,采用外运优质粘土造浆。
考虑到钻进至砂层后,维护孔壁比较困难,因此,泥浆比重适当增加。
(4)钻进成孔护筒埋设完成后,钻机就位前,转盘中心校对准定位标志,用水平尺校对尺寸,转盘中心与桩位中心(三心)成一垂线。
施工中应根据地层情况,合理选用钻进参数,一般开孔宜轻压慢放,正常钻进时钻进速度控制在6m/h 以内,终孔前的钻进速度放慢以便及时排出钻屑,减少孔底沉渣。
加接钻杆时应先停止钻进,将钻具稍提离孔底,待泥浆循环1~2 分钟,然后停泵加接钻杆,每钻进一节,钻杆前应备好下一节并随即接驳上节以便迅速继续钻进,避免停歇过久,直至符合设计要求深度为止。
施工时,必须时时注意地层变化,并做好钻进记录。
(5)清孔清孔是钻孔灌注桩施工重要的一道工序,清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桩身质量与承载力的大小。
为了保证清孔质量,本工程采用两次循环清孔,在保证泥浆性能的同时,必须做到终孔后清孔一次和灌孔前清孔一次。
第一次清孔采用换浆法清孔,利用成孔结束时,不提钻慢转正循环清孔,终孔时将钻头提离孔底10~20cm 中速旋转,调制性能好的的泥浆,替换孔内稠泥浆与钻屑,时间不少于30 分钟。
第一次清孔完成后,进行孔深和孔位的复测,并做好记录。
第二次清孔在钢筋笼下孔以后进行,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利用导管进行循环清孔,清孔时经常上下窜动导管,以便能将孔底周围虚土清除干净。
清孔后沉渣厚度少于10cm,并在第二次清孔后25 分钟内及时注入第一斗混凝土。
否则,需要重新测量沉渣或清孔,在清孔时要注意确保孔壁的稳定。
(6)钢筋制作和安放钻孔桩钢筋笼制作前,钢筋选用具有质量保证书,并通过质量复检合格的钢筋,由专职钢筋工和持证电焊工上岗制作,并对钢筋搭焊质量抽样送检。
钢筋笼应做到成型主筋直,误差小,箍筋圆,直观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