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铜镜概论 孔祥星

中国古代铜镜概论 孔祥星

中国古代铜镜概论(提纲)
孔祥星
一、关于铜镜的一般知识
1、铜镜的合金成份
总的来看,我国古代铜镜的基本成份是铜、锡、铅三元素,有少部分含锌。

但在不同时期其比例有所差别,这种差别反映了古人对含金技术认识水平的提高和中
3
4
美好愿望的追求——清正廉洁。

中国铜镜的主要功能与日本国古时对铜镜的看法是有不同的。

日本国将它们看成是从中国运输来的宝器,具有咒术威力的神器,首长权力的象征,即显示权力和
富有。

5、铜镜各部分的称谓
镜形:又称形式、形制,即镜子的外观形态,如圆形、方形、花式形、有柄形
等。

镜面:镜子正面,用来梳妆整容。

可以观察出有平面、凸面、凹面的差别。

镜背:镜子反面,有的光素无纹,一般称为素镜或素面镜,有的铸有纹饰或铭
文,有的还进行特种加工,如贴金银、镶螺锢,被称为特种工艺镜。

钮:一般在镜背中央,有孔可以系带,亦在有镜背其它地方或置于边缘的。

不同时期的镜钮,显示了不同特征,其异同是鉴定铜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弦纹钮、
圆钮、兽钮等。

钮座:钮的周围部分,以紧连钮的装饰为准。

学者之间着眼点不同,看法亦有
古”,绿黑、青黑、青绿色俗称“绿漆古”,灰白、白亮俗称“水银青”“水银沁”、,铅黑、灰黑古称铅背。

镜子研磨面所呈现的颜色,如白色、银白色、深灰、淡黄、黄中闪白等。

这些色泽的不同与铜镜合金成分及受腐蚀的情况是有关系的。

二、中国历史铜镜的特点
目前仍按历史朝代分为六个阶段:
早期出现时期——商周铜镜发展
流行时期——春秋战国
铜镜繁荣鼎盛时期——两汉铜镜
南北差异时期——三国魏晋南北朝
铜镜高度发展时期——隋唐铜镜
日趋衰落时期——五代~明清铜镜
1、齐家文化和商周铜镜——古拙简朴
面,此
以三弦最多。

钮座:方形,圆形,多为凹面带形式。

纹饰结构:地纹与主纹相结合,初期只有单纯的地纹,后在地纹上增添主纹,地纹即作为图案衬低的花纹,从青铜器看,商代后期,绝大多数青铜器都有地纹。

主纹即主题纹饰、主要纹饰。

纹饰表现手法:浅浮雕、高浮雕、透雕、金银错、嵌石、彩绘。

透雕:又称夹层透纹镜,镜面是一层较薄的铜片,镜背透雕镂空铜片,二者合
贯而成。

金银错:金银一类物料以条状、块状形式填入到铜器表面予先准备好了的凹槽内,然后将其错磨平整,构成表明图纹的工艺。

彩绘:使用色漆在器物表面描绘花纹图案,春秋战国时期楚器彩绘有漆绘、油
绘和粉绘。

边缘:多为细窄卷边。

纹饰种类:素镜、纯地纹镜、花叶镜、山字镜、饕餮纹镜、菱纹镜金银错狩猎纹镜、连弧纹镜、凤鸟纹镜、兽纹镜、蟠螭镜。

钮座:方、圆两种轮廓变化较多,连珠、四叶、四螭等。

纹饰结构:地纹逐渐消失,单一的主纹图案。

纹饰表现手法:平雕式(浅雕)、线条式(等高线条)、浮雕式。

边缘:早期一般为平缘,晚期出现斜缘、三角缘(断面)。

铭文:出现并逐渐增多。

目前尚无战国铭文镜的确切资料。

种类、时代及特点:
西汉中叶及汉武帝前后:类型:两汉初期有蟠螭、蟠虺、草叶纹镜。

西汉中期有草叶、星云、日光、照明、四乳四虺纹镜。

特点:以四乳丁为基点组织主题纹饰的四分法布局;突出主纹,地纹消失;铭文逐渐成为铜镜装饰的重要部分,有的铜镜仅以铭文为装饰,早期~小篆,中期~篆隶变体。

西汉晚期王莽东汉早期:类型:西汉晚王莽时期有昭明、日光、四乳四虺、四乳禽兽、多乳禽兽、规矩纹镜;王莽东汉早期有四乳四神、四神规矩(最盛)、禽兽规矩、几何、简式规矩镜。

特点:铜镜题材出现重要变化,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为中心的瑞禽兽鸟成为铜镜的主题纹饰;灵异禽兽更为形象化、写实化;
我国铜镜又进入繁荣期,达到新高度。

镜形:圆形、葵花形、菱花形、方形、四方委角形。

一般较厚重。

镜钮:半球形钮为主,兽钮、龟钮。

钮座:隋初唐多有,圆形、连珠、花瓣,
盛唐后已很少。

纹饰结构:隋初唐多分区布置花纹,盛唐后多不分区,晚唐又兴起分区布局。

铭文:圈带式铭文主要流行于隋唐初,四言骈体文最多,也有五言,辞藻华丽。

种类、时代及特点:
隋至唐高宗时期:类型:四神十二生肖、团花、瑞兽、瑞兽葡萄。

特点:沿袭传统因素多,布局严谨,内区纹饰,外区铭文或内外区纹饰;主题花纹仍以灵异瑞兽为主,植物纹饰逐渐取代铭文即内区瑞兽外区植物纹。

唐高宗至德宗时期:类型:瑞兽葡萄、瑞兽鸾鸟、雀绕花枝、对鸟、瑞花、人物、盘龙镜。

特点:新形式、新题材、新风格由确立到成熟;瑞兽纹退居次要地位,飞禽花枝渐居主要地位,人物纹流行;特种工艺镜如金银平脱、螺钿、贴金银片等
21%
镜形:多圆形、八边形、亚形、葵花形。

镜钮:小钮。

纹饰:花卉、龟背、连球、契丹文、纪年纹。

8、金代铜镜——朴秀兼全
镜形:多圆形、有柄形、八角形。

镜钮:半球形、小圆钮。

色泽:黄中闪红。

边缘:不少刻有官府检验刻记及花押。

纹饰:龙纹、双鱼及人物纹流行。

种类:单龙、双龙、双鱼。

人物故事:童子攀花枝、许由文、柳毅传书、牛郎织女、仕女、海舶、抚琴、仙长龟鹤鹿、放风筝等。

犀牛望月、钱纹。

9、明清铜镜——遗风余韵
形制:基本为圆形,还有方形,大多数比宋镜厚重,镜体大。

唐弧曲较婉转自如,宋较平浅,有的中部有起伏。

方形正方形:正方(直角)形:战国、隋~清。

四方委角形:晚唐五代。

四方入角形:晚唐五代宋。

四方切角形:宋。

长方形:汉(一面)、宋
多边形(多角形):宋、辽、金
有柄形:宋~清。

盾形、钟形、鼎炉形、鸡心形等:宋
〔钮形〕
弦纹拱钮:春秋战国西汉早期
连峰钮:西汉中期
半球表钮(圆钮):西汉至五代最多
大扁圆钮:东汉中晚三国两晋
连珠形:唐
花瓣形:唐宋
〔铭文〕
2、色泽方面
有称胎质呈色,有称研磨面呈色的。

学者们的总结稍有差异,下面分别列出二
位学者的观察(以/号为界):
春秋战国:显红白色或浅黄色
汉:深灰银灰/多呈白色,少量微黄
隋唐:银白色多,黑褐色少/全呈白色
宋金:黄中闪红铜制/黄或黄赤元:黄铜质
明:黄中闪白清:黄中闪黄
3、合金成分方面
(2)纹饰与形制不合:如汉镜纹饰与唐代才出现的镜形。

(3)字体有异:如汉镜纹饰和汉镜中流行的铭文,但铭文却是后代的书体。

(4)铜质有别
2、不同时代的仿古类型
唐代:四方枚四兽镜(东汉~南北朝的纹饰与铭文,但方形、花瓣钮座),变型四叶兽镜(东汉纹饰,但八葵花形),规矩四神镜(图纹内容为西汉,但造型不
属汉代四神)。

宋代:仿汉有日光镜、昭明镜、画像镜、规矩镜、龙虎镜。

仿唐有瑞兽镜、花
鸟镜、瑞花镜、八卦镜。

金代:仿汉有星云镜、四乳家常富贵镜、日光镜、昭明镜、规矩镜、画像镜、龙虎镜、四兽镜。

仿唐以海兽葡萄镜16最多。

仿宋有花卉镜、八卦镜、湖州镜。

明清:仿战国有四山镜、蟠螭镜。

仿汉镜以规矩镜为多,还有日光、昭明、盘龙、龙虎、画像镜。

仿唐镜有海兽葡萄镜、鸾兽镜。

仿宋金有人物故事镜、湖州镜、
双鱼镜。

(1)多伪作出土和传世品中少见或重要的镜子。

如战国三山、六山,唐代狩猎
镜。

(2)伪作虽多见但精美的镜子。

如唐代海兽葡萄镜,汉代规矩镜。

(3)伪作时代较早的镜子。

如周代镜、战国镜。

3、作伪镜质地
除了通常用的铜、锡、铅合金外,还有:
精心整理
锡胎“铜镜”:锡%铅%锌%
瓷胎“铜镜”:以瓷为胎,表面镀铜金属粉末压制镜
4、伪作地子锈
(1)物理的:器表上涂附不同的颜料。

(2)化学的:用腐蚀剂伪器表面形成锈色和地子。

(3)物理化学的:涂上某些金属物质,根据所需颜色,用火烧或水浸,再放入
(1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