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高三历史抢分模拟试卷(六)

陕西省高三历史抢分模拟试卷(六)

陕西省高三历史抢分模拟试卷(六)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共12题;共46分)1. (4分) (2020高三上·上杭月考) 战国时期,“禄”逐渐被用来表示政府对官吏的报酬。

且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也不再以土地作为标准,而是改为以实物作为支付的手段。

这一现象()A . 说明宗法血缘关系已崩溃B . 表明官员的收入下降C . 反映出农业生产水平提高D . 体现了官僚政治色彩2. (4分)(2019·宿州模拟) 汉代画像石中,有大量的画面描绘死者死后享乐的生活场景和孝子贤孙隆重的送葬与吊唁祭祀场面,这说明汉代()A . 宗教迷信思想浓厚B . 开始利用人伦道德巩固统治C . 奢侈腐败之风盛行D . 主流思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3. (4分)(2016·海南) 图1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A . 商B . 周C . 秦D . 唐4. (4分)(2016·咸阳模拟)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城.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人为的原因是()A . 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B .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C . 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D . 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5. (4分) (2020高二上·四川开学考) 阅读下表,表格数据反映了()表中国近代前期丝织品出口数值表(单位:万海关两)1860年1879年1889年丝织品出口值212.38449.90717.50全国商品出口总值占 5.34% 6.22% 6.57%注:表格数据来自《海关关册》A . 列强商品输出激化市场竞争B . 传统自然经济抵制西方侵略C . 丝织行业仍然拥有竞争优势D . 民族企业发展迎来短暂春天6. (4分) (2017高二上·蚌埠开学考) 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A . 《南京条约》B . 《天津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7. (4分) (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 标志性事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标志性历史事件叙述正确的有()①五四运动的发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②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③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②③④D . ①②③④8. (2分) (2018高二上·宁波期中) 据统计,从1958年到1960年这三年期间的平均积累率(一定时期内积累基金占国民收入使用额的比例)高达39.1%,大大超过了“一五”期间24.2%的平均积累率。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 . 经济建设成就巨大B . 片面追求高指标C . 国民经济严重失衡D . 受“左”倾思想影响9. (4分) (2019高二上·北京期中)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

”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A . 卢梭B . 康德C . 伏尔泰D . 孟德斯鸠10. (4分) (2019高二上·吉林月考) 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理想国度,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的现实依据。

这表明启蒙思想家()A . 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B . 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C . 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D . 认为中国落后世界发展潮流11. (4分)美国政府于1933年创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从事诸如森林防护、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历史景点维护等工作,每名队员每月可得30-45美元工资,高峰期的1936年,拥有队员达50万人。

美国政府这一行动,实质上是一种()A . “以工代赈”方案B . 社会救济计划C . 产业振兴规划D . “新边疆”设想12. (4分)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

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A . 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B .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C . 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D . 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二、非选择题(共52分) (共5题;共82分)13. (25.0分)(2020·南海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以和为贵,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涵之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中华文明的底线。

无论强大还是弱小,无论先进还是落后,中华民族从来都致力于提升自己,帮助他人。

漫漫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轨迹,无不向世界证明了这一点。

秉承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理念就是新时期以和为贵精神的具体表现。

尊重对方,求同存异,不以个人或者个别国家标准为唯一尺度,不搞双重标准,这是60多年来中国外交实践给予世界的重要制度创新。

——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第920期)评析材料关于中国古代或现代外交的观点(肯定、否定或辩证地看均可),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14. (12分)(2020·广东模拟)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宋代之前,大多数上流社会家庭里都有受过医疗训练的仆人。

政府机构里雇有受过专门训练的内科医生,但他们的医疗和解剖知识与那些世代行医之家的郎中也许微有不同。

这些郎中世代以卖药和从事按摩为生,社会地位相当低。

1044年北宋政府设立太医局,开始建立体制化的医疗教育制度,10年间医学生的总人数到达了200人;1061年,课程仿照太医局的地方医疗教育机构纷纷建立,其目的在于为地方培养训练有素的医生;宋徽宗在国子监设立“医学”,目的在于改善医疗体制;1115年,州县也建立了“医学”的分支机构。

宋初开封的东部和西部有两家医院,称为福田院。

他们的设立是为了帮助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弃婴,以及病饿者。

两院都由和尚打理,后来才成为政府机构。

1063年,开封南北又各增设了一家。

每家福田院有病人300名,这意味着开封的医院系统总共可以容纳1200人。

北宋末期,政府在京城和其他6个地区设立了“居养院”。

——摘编自卜正民《儒家的统治时代:宋的转型》(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代前后医疗保健领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医疗改革的意义。

15. (15.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二汴河,“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石,及至东南之产、百物之宝,不可胜计”。

金明池既是皇家园林,也是水军演练场,还设有大船坞,造漕船、战船、运兵船等,以漕船为例,真宗时,年产量达2 900多艘。

《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有金银铺、彩帛铺、染店、珠子铺、香药铺、靴店等三十多“行”,但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三十多种。

材料三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

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

……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

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

这能否说明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已经发生根本转变?(3)根据材料三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16. (15.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

1914年8月19日,他在向美国人民发表的讲话中声称:“……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

”材料二……到1914年底时,摩根商行已对协约国在美国购买军用物资一事作了“安排”。

为了支付这些军用物资,各协约国先是给现金,然后卖掉了它们在美国所拥有的公债券和股票,最后不得不大笔大笔地借款。

请回答:(1)材料一中,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联系材料二,用一句俗语或成语概括美国在大战初实行这种政策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参战的原因是什么?(3)综合以上材料,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政策实质是什么?上述材料说明美国外交政策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7. (15.0分) (2017高一上·淮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张謇是慈善界的头面人物。

作为近代中国儒商的代表,早在戊戌维新期间就主张废科举、兴学校,后来又提出了发展盲哑人教育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不能单以赈灾作临时应付之策,以工代赈才是“办赈至善善策”。

1903 年从日本考查回国的张謇进一步意识到,发展慈善必须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紧密相联,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在张謇的支持下,南通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由养老院、新育婴堂、残废院、盲哑学校、贫民工厂以及医院等组成的集救济、改良、赈恤、教养、抚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然而随着张謇的大生集团在一战结束后由盛而衰,其慈善事业也深陷困境。

——摘编自虞和平《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等材料二:安德鲁·卡耐基(1835~1919 年)是世纪之交美国最大的工业巨头和著名的慈善家。

卡耐基指出,富人应该把赚到的钱在他们生前通过适当的运作用于造福公众的事业,投向建立大学、图书馆、医院、公园、公共泳池以及捐赠教会等领域。

1901年卡耐基退休后,开始尝试以管理企业的运作方式——现代基金会的形式会来有系统地捐献财产。

1911 年建立了卡耐基基金会。

该基金会以“增进和传播知识,并促进美国与曾经是英联邦海外成员的某些国家之间的了解”为宗旨,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研究新形势,提出新的工作重点,迄今在美国仍有广泛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