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物流金融摘要:在我国的制造业领域,跨国X公司凭借生产性服务业比较优势占据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赚取高额利润,而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没有形成互动共进的机制,特别是在分销网络、物流、融资等方面严重影响着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
发展物流金融能够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和供应链上中小企业互动合作,从而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实现俩者之间的“无缝链接”。
关键词:物流金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供应链;中小企业Arbstract:Basedoncomparativeadvantagesofproductiveserviceindustry,TNCs standonthehighestpositionofindustrychainandenjoyhigherbenefitthanChine selocalenterprises.While,Chineseproductiveserviceindustryisstilllessdevelop mentandalsolacksadvancedmechanismbetweenproductiveserviceindustryan dmanufacturingindustry.Distribution,logisticsandfinance,asmainindustriesof productiveserviceindustryspeciallyrestrictthecompetitivenessofChinesemanu facturingindustry.Logisticfinancecanforcegoodcooperationbetweenthethird partylogisticsenterprises,financeinstitutionandmediumandsmall-sizedenterp rises(SMEs)ofsupplychainaswellasrealize“seamlessjoint”andinteractivedev elopmentbetweenproductiveserviceindustryandmanufacturingindustry. Keywords:logsticfinance;productiveservice;manufacturingindustry;supplycha in;SMEs生产性服务业是从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虽然各国对生产性服务业划分的标准不统壹,但普遍认为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技术研究和开发、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行业构成生产性服务业的主体。
我国台湾宏基集团董事长施振荣提出的“微笑曲线”直观地展示了生产性服务业对打造制造业竞争优势的贡献。
在产品的附加价值链中,从研究开发、设计到组装、加工、制造再到销售、物流等各项活动,其附加价值曲线形成了俩头高中间低的“微笑曲线”,左边是上游的研发、设计和材料等;右边是下游的销售、品牌、物流、金融等。
左右俩边均属于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的生产性服务业;中间底部则属于低附加值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组装加工和制造。
制造业只有选择向高附加值的俩端,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才能获取较高的利润,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
然而,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没有形成互动共进的机制。
我国生产服务业发展处于壹种“低度均衡”状态,特别是在分销网络、物流、融资等方面严重影响着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
物流金融起源于1803年,在国外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而在我国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国内对物流金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历史比较短,对物流金融的名称、概念、涵义等仍未统壹。
本文将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的物流和金融有机结合的各种服务统称为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是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相结合进行的业务模式创新。
探讨金融和物流俩大产业如何互动合作,搭建更具便利性、更高附加值的物流金融平台,能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实现俩者之间的“无缝链接”。
壹、我国发展物流金融的必要性(壹)物流金融为金融机构、制造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提供良好平台在物流过程中开展金融服务,对于中小企业、银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流企业作为监管方,通过库存管理和配送管理,能够及时了解库存的变动,掌握充分的客户信息。
银行通过扩展对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服务,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和物流企业连接成壹个整体,全方位地为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和物流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大力推广物流金融,不仅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使资金流和物流结合更加紧密,物流环节更加畅通,而且有利于物流业、金融业、制造业的健康发展,使物流金融的合作方都达到“共赢”的效果。
在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前提下,物流和资金流整合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有利于中小企业金融生态的改善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壹直鼓励银行和保险机构针对中小企业进行金融创新和服务创新。
物流金融服务使中小企业有机会进入信用体系。
信用是物流金融业务运作的基础。
物流企业作为联结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综合服务平台,具有整合和再造企业信用的重要功能。
物流金融突破了银行对企业的传统贷款模式,金融服务不再是仅仅针对单独的某个企业,而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壹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为整个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
物流金融将资金有效注入供应链上处于相对弱势的为核心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中小企业,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增强中小企业的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和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总体竞争力。
(三)扩大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担保范围,加固企业的资金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利于供应链的正常运转。
将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见作壹个整体,围绕核心企业的资金链,拓展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形成壹条风险控制链,有效促进供应链的良性发展。
按照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企业向银行申请融资必须提供担保,而担保包括信誉担保和实物担保。
实物担保中,固定资产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流动资产,但固定资产变现能力比较差。
物流金融的目的是重新打造壹个资金链。
用企业拥有所有权的处于物流过程中的货物作为融资担保,扩大中小企业流动资产担保的种类,从而加固了企业的资金链,且使银行融资的安全度提高。
(四)有利于中资银行拓展业务空间贷款利差作为银行传统的收入来源,利润空间正在逐渐缩小,商业银行急需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对于银行而言,加大中小企业贷款力度,是降低银行业风险过于集中、实现收入多元化的自身需要。
中外资银行竞争的主要对象已延伸到中低端客户,渣打银行等外资银行也正在积极争取中小企业。
因此,应鼓励中资银行金融机构大胆创新管理方式和信贷机制,不断提高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
未来几年,中外资银行可能在物流金融上掀起壹场市场争夺战。
(五)提升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我国物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迫使物流企业进行服务创新,从物流服务向物流金融服务延伸。
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出于零库存的需求,壹般要求上下游中小企业保留壹定的库存,从而提高了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成本;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贸易壹般采用赊销方式,造成企业的物流和资金流不完全同步,引发资金缺口。
因企业物流壹般是外包给物流企业的,货主企业和物流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货主企业担忧货物运输是否安全和及时,而物流企业担忧物流费用能否安全收回,物流分包商是否尽职等。
在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不能有效整合的前提下,企业出现资金紧张,物流金融应运而生。
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物流中介机构和供应链企业可通过签署多方战略合作协议来进行物流金融合作,降低运营风险。
开展物流金融,不仅有利于提高物流X公司的配套服务功能和竞争优势,而且物流企业作为银行和货主企业都相互信任的第三方,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供应链中,和银行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而物流服务费用也有了保障。
(六)带动保险业、租赁业共同发展传统物流保险的各环节投保相对独立,保险X公司不提供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环节的保险服务。
在物流业发达的欧美国家,物流综合保险已经被广泛接受。
保险X公司可和物流企业进行合作,根据物流企业的具体情况开发适应企业现代物流的保险产品。
为降低供应链企业的融资风险,银行可和租赁企业、中国信用保险X公司合作。
例如,供应链企业的设备销售或购买能够采用金融租赁的方式,从而扩大企业的设备销售额,减少企业的融资风险;供应链企业和高风险国家开展贸易往来的应收账款融资,可要求企业投保中国信用保险来降低运营风险。
供应链内部风险主要来自于供应链系统各环节之间潜在的互动博弈和合作,除能够通过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努力加以克服外,仍能够通过物流金融,通过各节点企业和相关企业之间的合理分担来降低。
二、物流金融模式及其实务(壹)物流金融模式物流金融服务包括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俩大类。
物流服务包括采购、配送、运输、装卸、信息服务和监管;金融服务包括结算服务、融资服务、物流保险以及供应链风险管理等。
国外金融机构通过和物流企业长期合作和探索,逐步开发出壹些同时适合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物流金融产品。
物流金融服务的当事人主要有供应商、第三方物流X公司、借款单位和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X公司、租赁X公司、担保X 公司)等。
以下介绍几种主要的业务模式:1.动产管理融资模式。
该模式要求企业以金融机构认可的货物为质押申请融资。
企业将合法拥有的货物交付融资机构认定的仓储监管X公司监管,但不转移货物所有权。
企业既能够取得融资,又不影响正常运营周转。
动产质押可采用逐批质押、逐批融资的方式,企业需要销售时能够交付保证金提取货物,也能够采用以货易货的方式。
具体业务形式有:融通仓模式。
融通仓是壹种以质押物资仓管和监管、价值评估、公共仓储、物流配送、拍卖为核心的综合性第三方物流服务平台,是银行和企业的合作桥梁。
融通仓不仅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可信赖的质押物监管,仍帮助质押贷款主体双方良好地解决质押物价值评估、拍卖等难题。
在该模式下,金融机构根据融通仓物流企业的仓储中心规模、运营业绩、运营现状、资产负债比例以及信用程度,授予融通仓仓储中心壹定的信贷额度。
融通仓仓储中心能够直接利用这些信贷额度向相关企业提供灵活的质押贷款业务,由融通仓直接监控质押贷款业务的全过程,金融机构则基本上不参和该质押贷款项目的具体运作。
仓单质押业务模式。
这种模式以市场畅销、价格波相对稳定、贸易流转正常的货物作为抵押,运用物流X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的资金流和企业的物流进行结合,为货主企业提供融资、结算壹条龙的银行综合服务。
其作法是规定物流费用通过银行来结算,货主企业将物流过程中的货物抵押给银行进行融资,且由物流企业进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