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士兵汽修专业第三学期课程名称:汽车构造(三)授课教师:李自力题目:第四章配气机构第09讲配气机构的传动及配气相位本讲教学目标:知识点:·充气效率的概念·气门式配气机构的传动过程·气门间隙及配气相位能力点:·正确理解配气机构的传动过程·正确分析气门间隙及配气相位本讲主要内容:·配气机构的功用与组成·配气相位·气门间隙本讲教学要求:·重点讲解配气机构的组成与传动过程·启发分析充气效率的概念、气门间隙及配气相位教学重点:·气门式配气机构的布置及传动·气门间隙及配气相位教学难点:·充气效率和配气相位·3气门式·4气门式·5气门式(图4-1d)图4-1:配气机构(a)(b)(c)(d)图4-2:凸轮轴齿形带传动方式(5)凸轮轴传动方式·齿形带传动式(图4-2)·齿轮传动式·链传动式重点讲解:·要求学生理解掌握配气机构的组成与传动过程图4-3:配气机构的组4.配气机构的组成与传动过程(1)组成·凸轮轴中置、气门顶置、摇臂驱动式配气机构组成(图4-3)(2)传动过程·结合组成介绍配气机构的工作过程成启发分析:·要求学生理解掌握配气相位和配气相位图二、配气相位1.配气定时(配气相位)(图4-4a)·配气定时:以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及其开启的持续时间·进气提前角α:从进气门开到上止点曲轴所转过的角度·进气迟后角β:从进气行程下止点到进气门关闭曲轴转过的角度·排气提前角γ:从排气门开启到下止点曲轴转过的角度·排气迟后角δ:从上止点到排气门关闭曲轴转过的角度2.配气相位图(图4-4b)·配气相位图:上、下止点曲拐位置时的曲轴转角环形图·进气时:进气门提前α角打开,滞后β角关闭。
进气时间为:α+180°+β·排气时:排气门提前γ角开启,滞后δ角关闭,排气时间为:γ+180°+δ·气门重叠:活塞在排气上止点附近出现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气门重叠角:重叠期间的曲轴转角称为气门重叠角,它等于进气提前角与排气迟后角之和α+δ图4-4:配气相位和配气相位图(a)配气相位(b)配气相位图启发分析:·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气门间隙概念及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三、气门间隙1.气门间隙概念·冷态时,当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的间隙·气门间隙过小:漏气、气门烧坏·气门间隙过大:传动零件之间、气门和气门座之间撞击严重,加速磨损2.气门间隙的调整·气门间隙调整螺钉(图4-5)·气门间隙调整块(图4-6)3.零气门间隙·采用液压挺柱或气门间隙自动补偿器可以实现零气门间隙,不用调整气门间隙图4-5:气门间隙调整螺钉图4-6:气门间隙调整块归纳小结:·概括基本内容,归纳重点内容,布置下一讲主要教学内容题目:第四章配气机构第10讲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本讲教学目标:知识点:·气门组主要零件的结构特点·气门传动组主要零件的结构特点·可变配气正时及气门升程机构能力点:·正确理解气门组主要零件结构及特点·正确理解传动组主要零件结构及特点本讲主要内容:·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可变配气正时及气门升程机构本讲教学要求:·重点讲解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启发分析可变配气正时及气门升程机构教学重点:·气门组结构及特点·传动组结构及特点教学难点:·可变配气正时及气门升程机构本讲教学内容:由配气机构组成导入一、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重点讲解:(一)气门组简单介绍:·要求学生了解气门组组成及要求1.气门组组成及要求(1)组成(图4-7)·有的进气门还设有气门旋转机构(2)要求·气门头部与气门座贴合严密·气门导管与气门杆导向良好·气门弹簧两端与气门杆的中心垂直·气门弹簧的弹力足够图4-7:气门组组成重点介绍:2.气门·要求学生了解气门工作条件及材料(1)气门的工作条件及材料1)气门的工作条件·气门工作温度很高(进气门:300~400℃,排气门:600~800℃)·承受气缸压力、弹簧力、传动组零件惯性力·冷却和润滑条件差、易受腐蚀2)气门的材料·足够的强度刚度、耐热、耐磨能力·进气门:合金钢(铬钢或镍铬钢)·排气门:耐热合金钢(硅铬钢)。
有的排气门头部用耐热合金钢;杆部用铬钢·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气门构造及其特点图4-8:气门构造(2)气门构造(图4-8)图4-9:气门顶面1)气门顶面(图4-9)·平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受热面积小、质量小;目前应用最多。
进排气门均可用·凹顶:头部与杆部有较大的过渡圆弧,可以减小进气阻力;头部弹性较大,能较好适应气门座圈的变形。
适用于进气门,不宜用于排气门·凸顶:头部刚度大,排气阻力小;但受热面积大,质量大,加工较复杂。
适用于排气门图4-10:气门锥面2)气门锥面(图4-10)·气门锥角:气门锥面与气门顶面之间的夹角。
一般为45°,少数进气门为30°。
·较小气门锥角:气门通过断面较大,进气阻力较小,可以增加进气量。
但气门头部边缘较薄,刚度较差,致使密封性变差·较大气门锥角:可提高气门头部边缘的刚度,气门落座时有较好的自动对中作用及较大的接触压力。
有利于密封与传热及挤掉密封锥面上的积炭3)气门传热·气门密封锥面必须严密贴合:研磨气门与气门座圈·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小:减少热阻4)特殊气门·中空气门杆气门:减轻气门质量,减小气门运动惯性力,应用某些高度强化发动机·充钠排气门:冷却效果明显,应用某些风冷和轿车发动机。
钠熔点:97.8 ℃,沸点:880 ℃·优质冷拔弹簧钢丝如高碳锰钢、铬钒钢等并经热处理·钢丝表面抛光处理·表面镀锌、磷化(3)气门弹簧结构(图4-11)·等螺距圆柱形螺旋弹簧:会发生共振。
防止共振发生。
采取如下结构措施:·变螺距气门弹簧:螺距小端向缸盖顶面·锥形气门弹簧:弹簧大端向缸盖顶面·双气门弹簧:弹簧旋向相反·气门弹簧振动阻尼器图4-11:气门弹簧重点讲解:(二)气门传动组简要回顾:·要求学生了解气门传动组成1.气门传动组组成·凸轮轴下置式:凸轮轴、挺柱、推杆、摇臂和摇臂轴等·凸轮轴顶置式:凸轮轴、挺柱、摇臂和摇臂轴等·凸轮轴顶置直接驱动气门式:凸轮轴、挺柱等重点介绍:2.凸轮轴·要求学生了解凸轮轴功用及要求(1)凸轮轴的功用·配置有各缸进、排气凸轮,使气门按一定的工作次序和配气相位及时开闭(2)凸轮轴的工作条件及材料1)工作条件·承受周期性的冲击载荷·表面磨损比较严重2)要求·要求表面耐磨,足够韧性刚度·由优质碳钢或合金钢锻造·用合金铸铁或球墨铸铁铸造·凸轮表面经热处理后磨光·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凸轮轴结构及特点图4-12:4缸发动机凸轮轴(3)凸轮轴结构·4缸发动机凸轮轴(图4-12)图4-13:凸轮轮廓1)凸轮轮廓(图4-13)·r0:实际基圆半径·r′0:理论基圆半径·AB/DE:缓冲段,气门运动速度小,防止强烈冲击·BCD:工作段·挺柱:A点开始升起,E点停止运动·气门:最迟在B点开始升起,最早在D点完全关闭·控制进排气门开闭时刻、持续时间及开闭的速度图4-14:同名凸轮的相对位置2)同名凸轮的相对位置(图4-14)·与凸轮轴的旋转方向、发动机点火顺序、气缸数、作功间隔角有关①四缸机:·发火顺序:1-3-4-2·作功间隔角:180°曲轴转角(90°凸轮轴转角)·同名凸轮夹角:90°②六缸机:·发火顺序:1-5-3-6-2-4·作功间隔角:120°曲轴转角(60°凸轮轴转角)·同名凸轮夹角:60°·要求学生理解凸轮轴传动机构定时记号与配气相位的关系图4-15:凸轮轴传动机构定时记号(4)凸轮轴传动机构定时记号(图4-15)重点介绍:3.挺柱·要求学生了解挺柱功用及要求(1)挺柱的功用·是凸轮的从动件,将来自凸轮的运动和作用力传给推杆或气门(2)挺柱的工作条件及材料1)工作条件·摩擦和磨损都相当严重·承受凸轮侧向力而偏磨2)材料·挺柱工作面应耐磨损并得到良好润滑·碳钢合金钢镍铬合金铸铁和冷激合金铸铁·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机械挺柱结构及特点图4-16:机械挺柱的结构形式(3)机械挺柱的结构形式(图4-16)·要求学生了解减轻挺柱底面磨损的结构措施图4-17:减轻挺柱底面磨损的结构措施(4)减轻挺柱底面磨损的结构措施(图4-17)·挺柱轴线偏离凸轮的对称轴线·凸轮工作面为锥角很小的锥面·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液压挺柱结构及特点图4-18:液压挺柱的结(5)液压挺柱(图4-18)·零气门间隙·结构复杂·加工精度高构形式·磨损后无法调整,只能更换重点介绍:4.摇臂·要求学生了解摇臂功用及要求(1)摇臂的功用·将推杆或凸轮传来的运动和作用力,改变方向传给气门使其开启(2)摇臂的工作条件及材料1)工作条件·承受很大弯矩、足够强度、足够刚度、较小质量2)材料·锻钢、铸铁、铝合金·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摇臂结构及特点图4-19:摇臂结构(3)摇臂结构(图4-19)·与其他零部件的连接关系启发分析:二、可变配气正时及气门升程机构(雅阁VTEC)·要求学生了解VTEC 功用及组成图4-20:VTEC组成1.VTEC功用·VTEC使配气正时和气门升程根据发动机转速变化作出相应的实时调整,使气缸的充气量同时满足发动机低转速和高转速下的不同需要,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2.VTEC组成(图4-20)·要求学生理解分析VTEC工作原理3.VTEC的工作原理图4-21:低转速下VTEC原理(1)低转速下VTEC原理(图4-21)·正时活塞无油压作用·同步活塞在图示位置·主、辅摇臂分别由主、辅进气凸轮驱动·主进气门按正常的时间和高度开启·辅助进气门由于辅助凸轮的高度小而稍稍打开,以防止燃油阻塞进气口·中间进气摇臂由中间凸轮驱动,但对进气门的开启无任何作用·进排气门重叠角和升程都较小,满足了低速工况的需要图4-22:高转速下VTEC原理归纳小结:·概括基本内容,归纳重点内容,布置下一讲主要教学内容(2)高转速下VTEC原理(图4-22)·ECM输出控制信号,使VTEC电磁阀打开·来自机油泵的油压作用于正时活塞,使正时活塞和同步活塞右移·同步活塞将3个摇臂连锁,成为一体·主、辅助进气摇臂均由中间凸轮驱动,从而改变了配气正时·增大了进排气门重叠角和升程,适应了高速工况的需要题目:第五章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第11讲汽油机燃料供给系本讲教学目标:知识点:·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汽油供给装置的结构·简单化油器的构造原理·可燃混合气形成的过程·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能力点:·了解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及功用·了解汽油供给装置的结构·理解简单化油器的构造原理和可燃混合气形成的过程·理解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本讲主要内容:·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汽油供给装置·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简单化油器本讲教学要求:·简单讲解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汽油供给装置·启发分析可燃混合气形成的过程、简单化油器的构造原理·重点讲解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教学重点:·可燃混合气形成的过程·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教学难点:·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不同专业本章内容比较:·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2课时)·简单讲解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 ·简单讲解汽油供给装置、 ·启发分析可燃混合气形成的过程、简单化油器的构造原理·重点讲解可燃混合气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 ·汽车维修与营销专业(2课时)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2课时)·汽车电子技术专业(2课时)本讲教学内容:由发动机总体结构导入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简要讲解:一、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要求学生了解汽油机供给系的功用 1.汽油机供给系的功用·根据发动机工况配制合适的可燃混合气(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汽油空气混合物),供给气缸·将燃烧产物排至大气中 ·要求学生了解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图5-1: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2.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图5-1) ·汽油供给装置:油箱(储存燃油),汽油泵 (泵油),油管(输送),汽油滤清器(清洁)·空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轿车上进气消声器·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化油器·可燃混合气供给和废气排出装置:进气管,排气管,排气消声器·要求学生了解汽油的使用性能指标3.燃料—汽油的使用性能指标·汽油的蒸发性:即容易蒸发的程度,对于所形成的混合气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燃料的热值:1kg 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