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课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课件
• 肺功能测试
o 肺活量 o FEV1 (一秒用力呼吸的容积)
运动能力评估
• 平板或功率车分级运动试验
o VO2max(最大摄氧量)、最大心率、最大MET值 (能量代谢当量)、运动时间 、RPE(体力感觉等级 量表)
• 定量行走评定
o 6分钟或12分钟步行 o 定距离行走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 0级:虽存在不同程度的肺气肿,但活动如常人,
康复问题
• 呼吸困难 • 反复感染 • 肌力及运动耐力下降
呼吸训练
• 重建腹式呼吸模式
o 放松 o 缩唇呼吸 o 暗示呼吸 o 缓慢呼吸 o 膈肌体外反搏呼吸法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重建
• 放松紧张的辅助呼吸肌群
o 前倾依靠位 o 椅后依靠位 o 前倾站位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重建
• 缩嘴呼气法:经鼻腔吸气,呼气时将嘴缩
o 1级 无气短气急 o 2级 稍感气短气急 o 3级 轻度气短气急 o 4级 明显气短气急 o 5级 气短气急严重,不能耐受
呼吸功能评估
• 呼吸功能改善或恶化程度
o -5 明显改善 o -3 中等改善 o -1 轻改善 o 0 不变 o 1 加重 o 3 中等加重 o 5 明显加重
呼吸功能评估
• 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气道壁损伤和修复反复发生 • 气道壁结构重构,病理——肺实质
• 肺过度膨胀、失去弹性 • 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及混合型 • 小叶中央型为多见,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张和
破坏
• 常发生于肺上部 • 严重时可弥漫全肺,并有肺毛细血管床破坏
对日常生活无影响,活动时无气短。
• 1级:一般劳动时出现气短 • 2级:平地步行无气短,速度较快或登楼、上坡
时,同行的同龄健康人不觉气短而自已有气短
• 3级:慢走不及百步即有气短 • 4级:讲话或穿衣等轻微动作时即有气短 • 5级:安静时出现气短、无法平卧
其他评估
• 呼吸肌力量评估 • 上下肢肌肉力量评估 • 心理状态评估 • 营养状态评估 • 生活质量评估
危险因素
• 吸烟 • 空气污染 • 感染 • 制动
适应证及禁忌证
• 适应证:病情稳定的COPD患者。 • 禁忌证:合并严重肺高压;不稳定心绞痛
及近期心肌梗死;认知功能障碍;充血性 心衰;明显肝功能异常;癌转移;近期脊 柱损伤、肋骨骨折、咯血等。
呼吸功能评估
• 气短气急症状分级 根据Borg量表改进
康复治疗
• 恢复有效腹式呼吸,改善呼吸功能 • 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卫生 • 减少并发症 • 提高心功能及体力活动能力
康复治疗
• 治疗目标
o 改善功能障碍 o 提高生活质量 o 降低住院率、延长生命、减少经济耗费 o 稳定或逆转肺部疾病的病理生理和精神病理学变化
• 治疗原则:放松、自然、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重建
• 膈肌体外反搏呼吸法
o 刺激电极位于颈胸锁乳突肌外侧,锁骨上23cm处(即膈神经处)
o 先用短时间低强度刺激,当确定刺激部位正确 时,即可用脉冲波进行刺激治疗
o 一天1-2次,每次30-60min
呼吸训练
• 胸廓畸形的姿势练习
o 增加一侧胸廓活动 o 活动上胸及牵张胸大肌 o 活动上胸及肩带练习 o 纠正头前倾和驼背姿势
o COPD患者因呼吸困难使胸腔内压力增大,支气管壁塌陷 更加恶化,肺泡通气量降低,解剖死腔增加,呼吸耗能增 加,形成恶性循环,表现为以呼气困难为特征的异常呼吸 模式
病理生理
• 不同呼吸状态下肺泡通气量的改变
病理生理
• 异常呼吸动力学
o 肺泡持续扩大,肺气肿日益加重 o 肺毛细血管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o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o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 o 慢性缺氧可导致肺血管广泛收缩和肺动脉高压
• FEV1<70%总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80%预
计值+残气量>40%肺总量,可确诊阻塞性肺气 肿
流行病学
• 当前全世界死亡原因的第四位。 • 2020年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 • 死亡率也在逐年增加
病理——气道
• 炎症细胞浸润气管、支气管及细支气管表层上皮,
黏液分泌腺增大和杯状细胞增多使黏液分泌增加
病理生理
• 正常呼吸动力学
o 吸气时——胸腔容积增大,呈负压,支气管、肺 泡受牵伸而扩张,气体流入。
o 呼气时——胸腔内压力增高,呈正压,肺泡受压 缩小
o 正常支气管壁具有抗压能力
病理生理
• 异常呼吸动力学
o 支气管壁破坏,呼气时肺间质的压力增加和气道流速增加, 导致支气管内负压效应,加重气道狭窄
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 年。
• 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劳力性呼吸困难,
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症状。
肺气肿
• 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
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肺纤维。
• X线片示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两
肺野透亮度增加,膈降低且变平,肺血管纹理内 带增粗紊乱,外带纤细、稀疏、变直。
病理——肺血管
• 血管壁增厚
• 血管内膜增厚
平滑肌增生和血管壁炎
症细胞浸润
• 严重时平滑肌增生、蛋白多糖和胶原的增
多,血管壁进一步增厚。
肺气肿
病理生理
• 黏液高分泌、纤毛功能失调、呼气的气流受限、
肺过度充气、气体交换异常、肺动脉高压和肺心 病
• 早期病变局限于细小气道 • 炎症侵犯中小支气管壁后,可导致异常呼吸动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的康复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 是一组呼吸道病症,包括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
性支气管炎以及合并的肺气肿。
•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 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
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能诊断COPD
• 致残率较高
慢性支气管炎
• 是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其它已知原因后,
紧,如吹口哨样,增加呼气阻力,适当延 长呼吸时间,在4-6秒内将气体缓慢呼出, 减少肺内残气量。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重建
• 暗示呼吸法:通过触觉诱导腹式呼吸
o 双手置上腹部法 o 两手分置胸腹法 o 下胸季肋部布带束胸法 o 抬臀呼气法
呼吸训练——腹式呼吸重建
• 缓慢呼吸:提高肺泡通气量
o 每分呼吸频率宜控制10次/min左右 o 通常先呼气后吸气 o 减少解剖死腔,提高肺泡通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