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思考与讨论1.一个神经元细胞包括哪些部分?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几个神经元?归纳总结: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它是指在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外环境变化作出的性应答。
2.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
神经元的功能: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的种类:、知识点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
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动作电位)3.特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双向/单向)的,生理完整性,具有相对不疲劳性。
思考: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知识点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思考与讨论:1、什么是突触小体?突触的结构包括几部分?2、如何传递兴奋?1.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双向/单向)的,即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
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中,只能由突触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膜。
思考:下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A.a和b处B.a、b和c处C.b、c、d和e处D.a、b、c、d和e处知识点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各级中枢及其主要功能:知识点五、人脑的高级功能1.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这些功能与大脑皮层某些特定的区域有关,这些区域称为。
2.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会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如: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讲话。
【课堂练习】1.右图为反射弧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C.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D.以上说法都对2.神经纤维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细胞膜外电位分别是()A.正外负、负外正B.负外正、正外负C.负外正、负外正D.正外负、正外负3.神经冲动在细胞间的传递途径是()①突触小泡②突触前膜③突触间隙④突触后膜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④②D.②④③①4.止痛药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其作用部位()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5.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6.递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为()A.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后膜B.突触小泡→突触后膜→突触间隙C.突触小泡→突触后膜→突触前膜D.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7.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时,电流的流动方向是()A.膜外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B.膜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C.膜外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D.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8.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只能单向传递9.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A.神经节B.周围神经系统C.脑和脊髓D.身体各处10、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11.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填序号)(1)反射弧是由[ ] __________、[ ] __________、③神经中枢、[ ] __________和[ ] __________组成。
(2)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
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__________,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__________,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__________来传递的,该部位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__________向的。
1.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准确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3.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4.在人体,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A.轴突→树突→细胞体B.轴突→细胞体→树突C.树突→细胞体→轴突D.细胞体→树突→轴突9.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负外正”B.兴奋部位的电流在膜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11.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15.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
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
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用图中序号表示)______________;(2)刺激图中b点,则b点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________,图中______点可发生兴奋;(3)若刺激d点,图中_________点可发生兴奋;(4)由图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_____________个。
(5)由此说明: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_____________。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1)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代表传出神经B.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C.M代表效应器D.S代表感受器(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C.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D.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3)在③中与兴奋传导有关的化学递质是______________。
(4)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_____;刺激Ⅲ处,肌肉______。
(5)在离肌肉5毫米的工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3.5毫秒后开始收缩,在离肌肉50毫米的Ⅱ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5.0毫秒后开始收缩。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_____毫米/毫秒。
17.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
请回答:(1)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电位。
装置B 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电位。
(2)当神经受到适当剌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_____性发生变化,_____离子大量流向膜_____,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示中的_____段。
(3)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剌激后,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膜电位变化下钠离子浓度关系的是()(图中纵轴表示膜电位,横轴表示钠离子浓度对数值)18.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如下实验。
G 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静息时,神经纤维摸外的电位状况是________ _____。
(2)如果将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以一个强刺激(如图),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若将b电极置于d处膜外(ab=bd),a电极位置不变.则刺激c处后,电流计是否偏转?__________________。
(3)另取一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置于纯氮环境中,数小时后仍可完成兴奋的传导,然后才逐渐丧失兴奋性和传导性。
恢复氧供应,兴奋性和传导性则立即恢复。
上述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7分)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邻近的两对脊神经根(一对脊神经根包含一个背根的背根和一个腹根,见右图)。
分别电刺激每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与腹根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
然后进行下列实验:甲:在第一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背根向中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蛙后肢不能发生反应。
乙:在第二对脊神经根的腹根中央处剪断,电刺激腹根向中段,蛙后肢不发生反应;电刺激腹根外周段,蛙后肢发生运动反应。
试分析回答:(1)根据实验甲判断背根的功能是①。
因为②。
(2)根据实验乙判断腹根的功能是①。
因为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