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埋地排水管的关键性能--环刚度作者:富士地探文章来源:富士地探点击数:2486 更新时间:2006-8-31摘要:国际上目前都广泛应用环刚度这个数值指标来表示塑料埋地排水管的抗外压负载能力。
如果管材的环刚度太小,管材可能发生过大变形或出现压屈失稳破坏。
反之,如果环刚度选择得太高,必然采用过大的截面惯性矩,将造成用材料太多,成本过高。
关键词:塑料管环刚度外压负载1埋地铺设塑料管的负载和承受负载的管土共同作用埋地铺设塑料管有两类,一类是内部有压力的,习惯称为‘压力管道’,如输送水或燃气的管道;一类是内部是没有压力(或很低压力)的,称为‘无压管道Non-pressure Pipe ’。
压力管道的承受的负载有内部压力和外部的压力。
通常内部压力产生的应力是造成管材破坏的主要因素,破坏的形式是管壁内的拉应力造成的变形过大和破裂(塑料管通常是由蠕变造成)。
设计时一般先按承受内压负载进行设计计算,选择材料和结构数据(如壁厚),然后再考虑外压负载进行设计验算,必要时修改结构数据。
无压管道承受外压负载(通常内压负载忽略不计)。
破坏的形式是外压负载造成管材变形过大或压屈失稳(Buckling)。
设计时按照外压负载进行设计计算,选择材料和结构数据。
本文讨论的塑料埋地排水管是指无压管道。
外压负载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土壤重量和地面产生的静负载,以及运输车辆经过时产生的动负载。
塑料埋地排水管承受负载的机理也比较复杂,因为塑料管属于柔性管(Flexible Pipe),在外压负载下管材和周围的土壤(回填材料)产生‘管土共同作用’。
换句话说,是管材和周围土壤(回填材料)共同来承受外压负载。
目前世界各国在埋地管道的设计计算方面还没有完全一致的方法,但是绝大多数国家都以美国SpanglerR公式(或称Spangler的lowa 公式)作为计算埋地柔性管外压负载下变形量的基础公式(根据变形量再计算出管材内的应力)。
Spangler公式如下:由三个由管材材料、结构和尺寸决定的因素(E p I p r o):E p---管材短期的弹性模量(kN/m2)I p----管道纵截面每延米管壁的惯性矩(m4/m)r o----管道计算半径(管壁中性轴半径)(m)所以,从理论上讲,每当我们进行塑料埋地排水管设计时必须首先知道这三个数值,然后才能放在公式中去设计计算。
从道理上讲,如果设计时根据了这三个数值,生产企业提供的管材就要保证这三个数值。
但是,在实践中这三个数值不容易获得。
首先,管材的弹性模量不容易测量,采用不同牌号和不同配方的原材料弹性模量都会有很大变化。
此外,管道纵截面每延米管壁的惯性矩很难计算(埋地塑料排水管一般采用结构壁管,结构截面常常是比较复杂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如壁厚)的变动会造成惯性矩明显变化。
而且,在设计确定以后,如果要求制造厂保证这三个数值都不变也是很不现实的。
能不能找到一个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容易获得、容易检查和容易保证的管材参数(抗外压负载)的方法呢?有一个国际公认的方法,就是引入名称为‘环刚度’的数值指标。
国际标准ISO对于环刚度S的定义是(见ISO9967 Annex A):E 材料的弹性模量 I惯性矩 D 管环的平均直径单位是KN/m2所以,计算竖向管道变形量的公式可以直接用环刚度数值表示为其中S p就是国际标准规定的环刚度。
(D=2 r o,==8S p)这样,只要知道环刚度S p的数值,不需要知道弹性模量E p、惯性矩I p和管道计算半径r o的确切数值就可以进行设计计算。
而环刚度S p 的数值可以通过对管材的实际测量来获得。
通过对管材的实际测量来获得环刚度S p的方法已经标准化,就是国际标准ISO 9969:1994。
我国国家标准GB/T 9647-2003 (不是已经被代替的GB/T 9647-1988)‘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等同采用了ISO 9969:1994。
国家标准GB/T 9647-2003测定环刚度的方法比较简单:按要求的方法在两个平行的平板间压缩一段管材,测量在管直径方向变形达到3%时的作用力F,就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出管材的环刚度:其中,F –相对于管材3%变形时的力值(kN)L –试样长度(m)Y –变形量(m)d—内径(m)为什么用此标准方法实际测量出来的环刚度可以确认为就是我们需要的EI/D3数值呢?因为在两个平行平板间压缩管段产生变形是一个典型的材料力学问题。
利用材料力学的分析方法可以证明变形量,作用力和管材的参数E I/D3—环刚度有以上公式所表示的明确关系。
国际上目前都广泛应用环刚度这个数值指标来表示塑料埋地排水管的抗外压负载能力。
因为:1)不需要知道弹性模量E p、惯性矩I p和管道计算半径r o的确切数值,只要知道环刚度S p的数值就可以进行设计计算;2)环刚度S p的数值可以通过对管材的实际测量来获得;3)生产厂只要保证环刚度达到要求,不必保证弹性模量E p、惯性矩I p和管道计算半径r o都达到要求。
而且环刚度在生产厂可以通过经常检测进行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环刚度是有明确定义的,是塑料埋地排水管设计计算的基础,其测定的方法是由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严格规定的。
近年我们塑料埋地排水管发展很快,因为不了解环刚度的定义和标准,有时出现混淆和误用的情况。
有的企业不按国家标准GB/T 9647-2003(等同ISO 9969:1994)测定(例如,不用平行平板而用两V型板压缩,或者在管侧加限制。
),但是把测出的数值称为环刚度。
用户据此设计计算必然失误。
有的地方把国家标准GB/T 9647-2003(等同ISO 9969:1994)定义和测定的环刚度和德国标准DIN16961定义和测定的‘环刚度(英文同样用ring stiffness)’、或者和美国标准ASTMD2412的定义和测定的‘管刚度Pipe Stiffness’混淆。
结果出现了双壁波纹管环刚度达到几十千帕的检测报告。
本文对于国家标准GB/T 9647-2003(ISO标准ISO 9969:1994)的环刚度(英文ring stiffness)和DIN标准的‘环刚度(英文同样用ring stiffness)’,ASTM标准的‘管刚度Pipe Stiffness’之间的差别不再详细说明,这里只是提醒务必注意不同国家的不同标准中对于管材抗外压负载定义的刚度数值指标有不同的定义和相应不同的测定方法,在国内必须统一按国家标准采用GB/T 9647-2003规定的环刚度,在对外交流中则必须问清楚是按那个标准的刚度数值。
近年国际市场趋向统一,越来越多国家接受按ISO标准,ISO 9969:1994已经被欧洲标准组织接受为欧洲标准EN ISO 9969:1995。
3 环刚度的选择方法环刚度是塑料埋地排水管抗外压负载能力的综合参数,显然,为了保证塑料埋地排水管在外压负载下安全工作,环刚度的选择是设计中的关键之一。
如果管材的环刚度太小,管材可能发生过大变形或出现压屈失稳破坏。
反之,如果环刚度选择得太高,必然采用过大的截面惯性矩,将造成用材料太多,成本过高。
常常有用户询问能不能根据埋深等外压负载情况用一个简单方法选择环刚度,回答是不能。
原因就是因为塑料埋地排水管承受外压负载的机理是‘管土共同作用’,是管材承受负载的能力(环刚度)和管道周围土壤(回填材料)承受负载的能力两方面结合决定工程的成败。
所以环刚度的选择不仅取决于外压负载的情况还取决于铺设后管道周围土壤(回填材料)的情况(变形量公式中的数值E d—管侧土综合弹性模量(k N/m2),E d又取决于回填材料的种类、压实程度、槽侧原状土情况等)。
按我国现在的技术规程,环刚度的选择是先初步选择,然后进行‘管道结构设计’,进行管道变形验算、强度计算、压屈失稳计算等。
如果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就增大环刚度重新计算,(或者减少后重新计算)。
在国外的有关标准和规程中有以下方法可供参考:欧洲标准草案prEN13476-3无压埋地排水排污用热塑性塑料管系统--硬聚氯乙烯(PVC-U),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的结构壁管系统。
第三部分:推荐的安装铺设规则:确定铺设方法后可以用以下3种方法选择环刚度等级1)参考已有的工程;选择在类似的或者更严峻环境下已经证明可用相同的管材等级。
换句话说,就是根据经验选择。
2)在设计图表的基础上选择(按prEN13476-3附件A)。
此图表见下一节 4 环刚度和铺设情况的关系3)在结构设计的基础上选择(按EN 1295-1中规定的方法)。
欧洲预期标准ENV1046塑料管道系统—在建筑结构外输送水或排污的系统--在地上和地下铺设的规则管材环刚度的可以用以下3种方法选择:1)应用本标准中的列表;2)按照EN 1295-2:1997计算的结果;3)根据过去的经验;该标准给出了两张表,表1用在没有交通负载的区域,覆盖的深度在1米到3米和3米到6米。
表2 用在有交通负载的区域,覆盖的深度在1米到3米和3米到6米。
根据这两张表可以根据回填材料类别(分4类),压实程度等级(分3级)和原状土类别(分6类)直接查出应该选择的环刚度。
以下是欧洲预期标准ENV1046中的表1和表2:表1—对于没有交通负载的区域推荐的最小刚度单位是牛顿/平方米以下是欧洲标准草案prEN13476-3中的‘塑料埋地排水管设计图表’。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如果铺设情况良好,即使环刚度只有2 KN/m2,铺设时的变形也不超过2%;如果铺设情况不好(是不推荐的),即使环刚度达到8 KN/m2,铺设时的变形也可能超过6%所以,在各国有关埋地管道的标准、规范和技术资料中都十分强调铺设情况的重要性。
例如,欧洲标准草案prEN13476-3的3.2.1说明‘规定铺设工作相当的水平能最好地控制管材的变形。
已经证明这个因素是决定变形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在附件B指出‘对于管材情况的任何计算出来的预测和其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算中用的铺设条件和实际铺设中的是否一致。
所以,重要的是把努力放到通过土壤的调查和铺设的监督控制好输入的数据。
’但是,在我们强调铺设情况的重要性时,不能认为环刚度就不重要了。
为了保证塑料埋地排水管能够安全的使用,管道的环刚度必须达到适当的要求值。
欧洲标准草案prEN13476-1对于环刚度分SN2、SN4、SN8、SN16四个等级,在9.1管材的机械性能中规定:DN≤500:SN4、SN8和SN16。
DN>500:SN2、SN4、SN8和SN16。
对于DN≥500,制造者对于一个部件保证的最小刚度(在SN 值之间)可能被用于计算的目的。
(此欧洲标准草案的直径范围最大到1200毫米。
)我们理解其含义是:直径小于和等于500毫米的塑料埋地排水管公称环刚度就用4、8、16 KN/m2三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