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中唐诗歌

第三章 中唐诗歌


二、艺术特色不同 (一)韦应物柳宗元的个性有清旷与幽 怨之分。 • 1.韦应物欲做清官而又性格旷达,这 在诗中就表现出清旷的一面。 • 2.柳宗元因革新受挫遭贬,怀抱利器 而不得用,这种幽怨情绪在诗中时有 流露。
(二)韦柳的五言诗,有擅长写景与 专注抒情之别。 1.韦应物善于抒情,其诗极含蓄委婉 之致。 2.柳宗元善于写景,他的许多五言古 诗,都是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
• 韩愈雄心勃勃,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 他的理想难免跟现实发生碰撞,这激起了 感情的巨大波澜。 (二)孟郊在构思时以奇巧取胜,喜用巧妙 的比喻,故其诗含蓄凝练,往往以少胜多; 韩愈在构思时以奇特见长,又善于铺陈, 故能以篇丰意富取胜。 • “巧”是孟郊诗的重要特点。孟郊的诗在 构思上独辟蹊径,以巧思取胜。
(三)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韦柳诗有自然而 刻削的不同。 1.韦应物诗在艺术表现上极为自然。 2.柳宗元诗在艺术表现上有斧凿的痕迹。 (四)在诗的艺术风格上,韦柳有平淡与奇峭 之分。 1.韦应物诗主观色彩很淡,其诗平实淡雅而深 厚。 2.柳宗元诗主观色彩很浓,其诗风格奇峭。
(五)从诗歌的艺术渊源说,韦柳诗有 承陶与承谢的区别。 1.韦应物其诗在质朴的抒情中,微含愤 世嫉俗的感喟,其风格颇近陶诗。 2.柳宗元的五言古诗,构思精密,着力 于字句的选择与锻炼,善于从幽峭掩 抑的意境中,表现深沉的感情,这一 点也受谢灵运的影响较深。
(三)韩愈、孟郊的诗都有丰富的想象力, 诗中的意象与词句都很奇怪,而韩愈尤为 突出。 • 韩愈写诗,总是飞驰着丰富的想象力,普 通的事物在他的想象力的趋势下,出现了 异常惊人的怪怪奇奇的诗的意象。如《和 虞部卢四翰林钱七赤藤杖歌》。 • 孟郊的诗,在于出想象力的奇特 与奇异。
二、孟李共同的艺术趣味 • 韩派诗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在 诗歌创作上是不趋时的。这一点,孟 郊、李贺表现的尤为突出。 (一)自觉抵制当时元稹、白居易开创 的轻滑圆熟的诗风,喜欢运用古朴生 涩奇怪的语言,追求一种别具特色的 新的诗歌格调。
(二)喜欢用古体,而很少用当时流行的律诗 写诗。 (三)喜欢写五言诗,而不爱写七言诗。 三、孟李互相学习、互相影响 • 孟郊与李贺作为同时代的两位著名诗人,他 们一生同时有二十五年,而这二十五年都是 他们诗歌创作的成熟与高峰期。如此,极有 可能两人在洛阳相识,至少他们互相知道对 方,因此他们在诗歌创作上有互相学习、互 相影响的一面。
一、生活经历不同 • 韦应物一生由豪侠公子走向文人学士, 为官清廉,生性恬淡,同时对当时社 会前景缺乏足够的希望和信心,因此 隐退思想时隐时现。诗如其人,兼之 学陶,故其诗在古朴疏淡之中,蕴含 着丰富而深厚的感情。
• 柳宗元二十一岁考取进士,二十六 岁中博学宏词科。后来参加王叔文 革新集团与著名的永贞革新。王叔 文革新失败后,其一生备受压抑, 饱含迁谪之怨,虽借山水寄情,感 情仍很峻切。
一、贾孟的共同点 (一)苦吟为基本特征 • 他们写诗时苦思沉吟,反复推敲,以 求字句的精警与含意的深邃。为此一 味地字锻句炼,一再推求,以期更准 确地表达诗人对外物的感受,故为诗 苦吟是其写诗的基本特征。
(二)丰富的想象力 • 孟郊、贾岛在苦吟的同时,极大地调 动了个人的艺术思维,发挥了丰富的 想象力。构思精巧、意象新奇、诗句 挺拔,颇见艺术功力。 (三)视野狭窄 • 孟郊、贾岛的苦吟,与他们视野的狭 窄有着直接的关系。生活的单薄与内 容的贫乏是其诗歌的共同缺点。
• 韩愈既反对佛教,也反对道教。如《华山 女》是侧面的讽刺、揭露,笔锋直指皇家 • 韩愈反佛道的诗有二十余篇,数量不多, 却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2.反割据(《汴州乱二首》) • 韩愈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 在其诗中也得到较好的反映。 3.讥讽最高统治者(《游太平公主山庄》) • 讽刺最高统治者骄奢淫逸。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1.反佛道(《送灵师》) • 韩愈反对佛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 利益,同时也敏锐地看到佛老的广泛传播 对国家和人民都有严重的危害。 • 韩愈反对佛教,不只是为了捍卫儒家的道 统,还意识到佛教的广泛传播,在政治经 济方面的严重危害,不仅减少了国家的经 济收入和服役人员,而且失去了许多有用 人才。
• 如《忽忽》。 • 但韩愈没有仅仅停留在个别诗句的推敲 锤炼上,与孟郊相比,他更重视整首诗 的艺术构思。因此他的诗大部分浑然一 体,形象鲜明,较少可以句摘字赏的诗 篇。
第三节
孟郊与贾岛
中唐诗歌
• 孟郊与贾岛都是活跃在元和诗坛的著 名诗人,他们以苦吟著称而贫寒终身, 仕途的蹭蹬、生活的潦倒以及身后的 寂寞等,其生平遭遇极为相似。他们 在诗的艺术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 其独特的艺术个性。
(二)孟郊诗歌题材比较狭窄,多抒写自己 痛苦的经历。 1.寒士生活 • 孟郊的诗歌,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唐时期 寒士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仕进道路上艰难 挣扎困顿不堪的知识分子的真实情景。 2.时代重大主题(《乱离》) • 少数诗篇接触到时代的重大主题。
乱离
天下无义剑,中原多疮痍。 哀哀陆大夫,正直神反欺。 子路已成血,嵇康今尚嗤。 为君每一恸,如剑在四肢。 折羽不复飞,逝水不复归。 直松摧高柯,弱蔓将何依。 朝为春日欢,夕为秋日悲。 泪下无尺寸,纷纷天雨丝。 积怨成疾疹,积恨成狂痴。 怨草岂有边,恨水岂有涯。 怨恨驰我心,茫茫日何之。
中唐诗歌
第一节 韦应物柳宗元的五言古诗 中唐诗歌
第一节 韦应物柳宗元的五言古诗 • 韦应物与柳宗元是中唐时期两位著名 的诗人,但由于两人相差三十六岁, 且没有直接的交往,因此在当时和以 后很长时间,人们都没有将他们相提 并论。在文学史上,首先将两人并提 的,是宋代的大文学家苏轼,此后, 诗论家一直将两人并称,论其高下。
看花五首 其一 家家有芍药,不妨至温柔。 温柔一同女,红笑笑不休。 月娥双双下,楚艳枝枝浮。 洞里逢仙人,绰约青宵游。
看花五首 其二 芍药谁为婿,人人不敢来。 唯应待诗老,日日殷勤开。 玉立无气力,春凝且徘徊。 将何谢青春,痛饮一百杯。
• 韩愈却善于铺陈,能把颇为奇特的 情思,表现得痛快淋漓,譬如《醉 留东野》,就设想奇特,造语新警, 将他对孟郊倾倒之至与友谊之笃的 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 孟郊的诗则显得寒瘦枯槁,气势微 弱。诗中经常流露出酸寒凄楚的情 态。如《赠崔纯亮》: 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 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
长安羁旅行 十日一理发,每梳飞旅尘。 三旬九过饮,每食惟旧贫。 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 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 直木有恬翼,静流无躁鳞。 始知喧竞场,莫处君子身。 野策藤竹轻,山蔬薇蕨新。 潜歌归去来,事外风景真。
二、艺术风格不同 • (一)韩诗奇崛而气势壮阔,显示出雄杰 峭拔的气概;孟诗奇枯而气氛凄清,流露 出凄楚悲凉的情绪。 • 韩愈才大气雄,其诗极有气魄。他的诗一 气贯注,气势壮阔,读其诗往往为诗人的 雄豪的气势所折服。 • 韩愈的古体诗,特别是七言古诗,突出地 表现了这一艺术特征。如《陆浑山火一首 和皇甫湜用其韵》。
• 孟郊诗用排比句式,以加强诗的艺术表现 力。如《婵娟篇》:花婵娟,泛春泉;竹婵 娟,笼晓烟;妓婵娟,不长妍;月婵娟,真可怜! • 孟郊还用许多相似的句式。如《百优》 “朝思除国仇,暮思除国仇。” • 韩愈在务去陈言、力求创新的思想指导下, 从用字到句式都下了一番功夫,在诗中用 了许多怪字僻字,如《赠张籍》。为了加 强诗的表现力,也用了排句,如《双鸟 诗》。为了诗歌的流畅,用了散文句式,
(四)孟郊善于炼句,诗人借比喻或象喻, 构成生动的意象,但往往整体形象上不够 鲜明。韩愈也注意锤字炼句,而诗的整体 形象鲜明,这一点似高于孟诗。 • 孟郊的诗句十分精炼,有许多哲理名言, 但视其全诗形象却不够鲜明。 • 如《达士》:四时如逝水,百川皆东波。 青春去不还,白发镊更多。达人识元气, 变愁为高歌。倾产取一醉,富者奈贫何。 君看土中宅,富贵无偏颇。
第二节 韩愈与孟郊
中唐诗歌
• 二人工力悉敌,实未易优 劣。昌黎作《双鸟诗》, 喻己与东野一鸣,而万 物皆不敢出声。东野诗 亦云:‘诗骨耸东野, 诗涛涌退之。’居然旗 鼓相当,不复谦让。至今 果韩、孟并称。 ——《孟郊集校注》
• 今人往往称韩孟为险怪诗派。然二人诗风 毕竟有所不同。 一、诗歌取材不同 • 韩愈、孟郊各有独特的社会经历与审美情 趣,因此诗歌取材有极大的差异,反映社 会生活的方式与深广程度,都有明显的区 别。 (一)韩愈诗歌能击中时弊,对现实生活反 映十分深广,反映政治斗争与思想斗争的 作品颇多。
长安道 胡风激秦树, 贱子风中泣。 家家朱门开, 得见不可入。 长安十二衢, 投树鸟亦急。 高阁何人家, 笙簧正喧吸。
《夜感自遣》 夜学晓不休,苦吟神鬼愁。 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雠。 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 清桂无直枝,碧江思旧游。
(二)韩诗如急流奔注,一气而下,气象开 阔,显示了诗人纵横恣肆的才气;孟诗如 茧中抽丝,又细又慢,锻炼凝涩,表现了 诗人思想深邃的特色。 • 韩愈写诗强调“文从字顺”,故其诗恣肆 流畅,因其才力“雄厚博大”,故其诗气 象开阔而又能一气奔注。 • 孟郊以诗为生命,因此他一生苦因不辍, 以求精警凝练。这种始终不渝的苦吟,形 成凝练枯涩的诗歌风格。
二、贾孟不同的创作特色 (一)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道路与处世态度。 (二)在创作上贾岛适应诗歌发展的潮流与读 者的欣赏趣味,写了大量的当时流行的近体 诗。 (三)贾岛善写卑琐之景,幽僻之境,给人以 琐细平淡的感觉。他对司空见惯的景物,却 能观微察细,抓住其特点加以描写,表现出 他诗歌的个性特征。
第四节
三、个性特征不同 (一)韩孟两人写诗时情绪不同:韩愈写诗 时,往往是情绪激愤昂扬,故能酣畅淋漓 地抒发其雄豪之气;孟郊写诗时,感情抑 郁低沉,其思绪如茧抽丝,仔细吟味生活 经历的苦难与艰辛。 • 孟郊一生生活艰辛困顿,而又以诗为生命, 他写诗时,把自己亲身经历的苦难、生活 的感受,仔细推敲,写出足以表达感情微 波的动人诗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