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0万吨级矿石码头二期沉箱模板施工专项方案

30万吨级矿石码头二期沉箱模板施工专项方案

日照港岚山港区30万吨矿石码头二期沉箱模板施工专项方案1 编制依据1.《日照港岚山港区北作业区5#大宗散货泊位工程水工主体施工图设计图纸》;2.《招标文件》;3.《正式合同文件》;4.《重力式码头设计施工规范》(JTJ290-98);5.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S 151-2011);6.《建筑施工计算手册》;7.《港口工程钢结构设计规范》(JTS283-99);8.《水运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JS257-2008);2. 工程概况日照港岚山港区北作业区30万吨级矿石码头二期工程位于岚桥港已建防波堤内,顺接30万吨码头一期工程。

码头设计长度为370.53米,设计前沿底标高为-25米、停泊水域宽110米。

码头为重力式沉箱结构,共有沉箱13个,均为方形沉箱,其中A 型沉箱(28.41×20.71×28)11个,B型沉箱(28.41×20.71×28)1个,C型沉箱(28.41×20.71×24)1个。

A型沉箱与B型沉箱的整体外观尺寸一致,护舷预留孔设置导致配筋数量和混凝土方量不同,C型沉箱高度24m,不同于A、B型沉箱。

3.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4.施工部署、施工工艺及方法4.1施工部署沉箱施工采用预制形式,预制场位于项目部生活办公区位置东侧,长130m ,宽度72m ,占地面积9360平方米;现场布置两条沉箱预制生产线,四条气囊沟,4台塔吊。

每条预制生产线宽度25.7m ,长度与气囊沟长度一致均为130m ,每条预制生产区域可满足一次性放置4个沉箱;预制场共布置4台塔吊,塔吊轨距6m ,共三组塔吊轨道,北侧布置1台10t 和1台16t 塔吊,中间布置1台16t 塔吊,南侧布置1台12t 塔吊,具体布置详见下图。

测量试验部书记工 程 部设备物资部副经理计划财务部总工程师试 验 室模板加工班组模板安装班组安全质量部电 工 班炊 事 班办 公 室项目经理模板保养班组沉箱预制场现场布置图沉箱设计参数:表2A、B型沉箱分段及模板配置如下表:C型沉箱分段及模板配置如下表:沉箱预制设置底层模板1套,标准段模板2套,外模设置8段,芯模设置4段,模板形式见下图:底层模板平面组装图底层模板纵向断面组装图底层模板横向断面组装图芯模分段平面组装图底层芯模横向支撑结构图底层芯模纵向支撑结构图顶层模板纵向支撑结构图标准段模板横向支撑结构图沉箱成型外模现场图片沉箱成型芯模现场图片4.2施工工艺预制沉箱模板施工流程图4.3施工方法4.3.1 模板加工模板由主办工程师进行设计、项目总工审核,并由主办工程师进行技术交底。

模板结构设计,不仅要满足本工程构件的几何尺寸和支拆工艺要求,而且还需要进行结构计算,使之满足结构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要求。

模板加工在专业模板厂内进行,由专门钢结构加工人员,严格按照模板施工图和质量标准加工。

加工完成后,由主办工程师和质量员组织验收。

a.加工材料模板由专业模板加工厂家加工,材料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各种钢材。

外模面层采用5mm厚钢板,横楞采用[8cm槽钢,纵楞采用[10cm槽钢,纵楞之后采用平行桁架,平行桁架的横撑采用[10cm槽钢,斜撑采用等边∠50mm角钢,外模与内模之间顶部和底部设置C25拉条进行固定;内模面层采用5mm厚钢板,横楞采用[8cm槽钢,纵楞采用[10cm槽钢,纵楞之后采用平行桁架,平行桁架的横撑采用[10cm槽钢,斜撑采用等边∠50mm角钢,4片内模之间支撑采用四角整体桁架,具体见模板设置图。

模板上部设置人行通道及防护栏,人行通道占用水平净宽95cm,人行通道底板采用厚3mm的花纹钢板,护栏竖直方向采用A40钢管,水平方向采用A20钢管,所有钢管用红白漆规律间隔粉刷,钢管之间采用焊接方式。

b.加工顺序模板加工顺序:1.底层模板包括护栏及部分爬梯;2.标准段模板及剩余爬梯;3.顶层牛腿模板。

单层模板加工顺序:1.芯模;2.外模;3.附属开孔及盖板。

c.加工标准模板制作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 钢模板长度与宽度±2 表面平整度 2 连接孔眼位置 1 表面错台 24.3.2 模板安装与拆除a.模板安装模板安装顺序:1.芯模;2.外模芯模组成图芯模整体图沉箱底层首先绑扎钢筋笼,钢筋绑扎完毕之后吊装芯模,之后安装外模。

底层芯模首先按照芯模组成图顺时针进行拼装,水平撑及连接件拼装完毕之后直接用塔吊将芯模吊装进钢筋笼中;钢筋笼在芯模底部安设钢筋“马凳”进行支撑芯模,芯模水平撑固定方式按照芯模整体图示意,芯模安装完毕之后安装外模。

沉箱标准段首先将芯模在场地上拼装完毕,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层面上安装一半芯模为绑扎钢筋网片提供支撑面(具体方式见下图),芯模安设采用隔仓方式,未安设芯模的仓格底部安设钢筋绑扎工作平台,保证每个仓格钢筋绑扎工作,钢筋绑扎工作完成之后将工作平台拆除,安装剩余芯模;芯模安装完毕之后安装标准段外模。

沉箱顶层设置有特殊结构“牛腿”,芯模顶部需要依据“牛腿”结构设置相应变化(具体见顶层模板纵向支撑图),首先将芯模在场地上拼装完毕,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层面上安装一半芯模为绑扎钢筋网片提供支撑面,芯模安设仍采用隔仓方式,未安设芯模的仓格底部安设钢筋绑扎工作平台,保证每个仓格钢筋绑扎工作,钢筋绑扎工作完成之后将工作平台拆除并安装剩余芯模,安装剩余芯模注意不能将芯模撑杆安装到位,为通过由于设置“牛腿”减小的顶部空间做准备;芯模安装完毕之后安装标准段外模。

外模安装按照沉箱外模分段设置图所示分段安装,浇筑混凝土之前需对连接件进行全部检查,检查合格之后才可浇筑混凝土。

沉箱隔仓安设芯模现场图片沉箱外模分段设置图b.模板拆除模板拆除时间依据混泥土强度进行合理安排,对于竖直非支撑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a即可拆除,在正常温度和天气情况下混凝土浇筑12小时之后肯定达到2.5MPa,可以进行模板拆除工作,冬季施工需要依据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强度进行选择模板拆除时间。

模板拆除顺序按照“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则,部分特殊部位依据现场情况特殊对待,拆除过程严禁操作工人站在待拆除结构上拆卸连接件,同时必须保证拆除模板与起重设备处于连接状态。

c.模板安装标准4.3.3 模板验收模板支好后,将自检数据填入自检卡,报质检员验收。

针对钢筋的保护层、间距、层距和模板的外形尺寸、模板的对角线偏差等进行自检、互检和专检,合格后转入砼浇注工序。

5.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5.1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原则5.1.1根据合同要求总工期,确定沉箱预制施工工期,根据沉箱预制施工工期,考虑模板加工难易程度,确定模板加工时间。

5.1.2根据工期要求,结合沉箱预制场生产条件,确定沉箱预制劳动力配置,特别是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工序衔接,以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完成。

5.1.3 根据码头施工现场安装顺序的需求,确定沉箱各型号的预制顺序,模板加工和模板施工相应作合理调配。

5.1.4 依据现场预制台座数量和沉箱数量,模板施工进行合理施工安排,特别是冬季停歇期模板保养计划。

5.2施工进度计划模板加工按照合同要求和项目总体进度设置,2014年10月8日开始加工,2014年10月31日结束,共计24天;2014年11月1日开始沉箱预制,2015年5月31日完成沉箱预制,模板使用时间共计212天。

5.3施工进度保证措施5.3.1 开工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施工范围及技术规范、质量检验标准及有关环保、文明施工等文件;复核施工图纸和工程数量,结合现场的施工环境和实际情况,编写该工程的实施性施工方案,并针对各沉箱预制提出更具体的施工计划、材料计划、机械使用计划,以及施工工艺和有关保证措施,按程序报监理审批,并做好详细的技术及安全交底。

合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因施工方案出现大的变更而影响工期。

5.3.2实行计划管理、关键工序控制,及时编制和调整计划,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工期,确保节点工期按时实现。

编制周计划、旬计划、月度计划、季度计划和滚动计划,实行以天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的措施,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以保证计划的实现。

5.3.3合理的组织、安排各工序和相关环节,充分利用固有施工条件,实施平行流水作业,避免由于场地设备、劳动力之间的相互干扰和重叠而产生的窝工现象。

5.3.4 加大现场施工管理力度,建立保证工期的责、权、利约束机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5.3.5 注重对下道工序产生制约的节点工期的控制,确保施工流水线畅通无阻。

5.3.6 不断总结施工经验,进一步加强技术革新,完善和优化施工工艺,以合理的工艺确保施工进度。

5.3.7 开展作业队、施工班组之间的劳动竞赛,最大限度调动工人积极性。

6. 资源需求、供应计划6.1 沉箱模板施工劳动力使用计划表6.2 沉箱模板材料表7. 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平面布置:见《沉箱预制场地平面布置图》8.质量、安全管理和保证措施8.1质量保证措施8.1.1 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8.1.1.1 接到图纸后,主办工程师要认真学习设计图纸,明确设计意图,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项目总工程师或上级主管部门反馈。

8.1.1.2 主办工程师负责本项目的工艺设计,并且与操作者相结合,制定出保证质量、安全、工期,降低成本的最优方案,报项目总工程师审核。

8.1.1.3 模板加工过程中重点关注模板加工进程和模板各项指标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规定,同时对于预埋件孔口进行检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8.1.1.4 开工前,由主办工程师进行文字和口头技术交底,提出流程、方法和质量标准,使施工人员明确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

8.1.1.5 开工前,必须对所有的施工设备进行检查,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且履行规定的检测程序。

8.1.2 施工过程控制8.1.2.1 模板安装和拆除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遇到特殊情况,难以实施即定的程序时,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信息反馈并获得批准。

8.1.2.2 严格执行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要求,不得擅自改变设计结构、尺寸和擅自降低标准。

8.1.2.3 建立健全各岗位的分工责任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个人的工作质量、班组或施工队的产品质量,都要作为经济兑现的依据。

8.1.2.4 加强对全员的质量意识教育,质量基础知识教育,操作技术培训,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并加强对民工的上岗培训。

8.1.2.5 模板安装过程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对于各类连接件和支撑结构要确保连接紧靠和处于持力状态。

8.1.2.6 模板拆除过程由专业起重工指挥拆除,拆除过程在保证安全和不使模板变形的情况下注意保护成品混凝土。

8.2安全管理保证措施8.2.1 安全组织机构设置安全组织机构图8.2.2 安全保证措施监控安全保证措施监控框图8.2.3 施工现场一般规定8.2.3.1进场施工人员必须进行进场前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