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索图像的拍摄艺术项目设计

探索图像的拍摄艺术项目设计

《探索图像的拍摄艺术》项目设计
王建红山东省荣成市蜊江中学 264300
地址山东省荣成市成山大道东段77号
教学目标:
1、熟练使用手机拍摄、加工照片。

2、体验用滤镜、字幕等增强主题表达。

3、通过分享作品,增强信息交流。

教学重点:合理地使用滤镜、字幕
教学难点:照片的拍摄技巧与加工处理
教学方法:项目教学
课前准备:“足记”APP安装、智能手机。

拍摄道具:花儿、水果、玩具、贝壳、体育器材(如乒乓球拍、乒乓球、跳绳等)、音乐器材(扇子、笛子、小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2015年,这句话,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趁着暑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师生交流:到什么地方去旅游了?风景美吗?有没有拍照片?用什么拍的?拍照技术怎么样?
教师指导:摄影作品,其实不能简单地用好,或者不好来评价。

也不能笼统地地说,哎,这张拍得真清楚,这张风景真美,这张妹妹很漂亮。

摄影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

不过,大家一般都是从主题、色彩、构图等方面来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从主题、色彩、构图等方面,对教师提供的四张旅游照片进行点评。

教师总结:主题突出、构图合理、色彩和谐、画面简洁,这是我们评价摄影作品最基本的标准,也是拍摄照片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打开你的手机相册,看一看,你以前拍的照片,是不是符合这些最基本的标
准?
如何拍出有思想性、有艺术性,有感染力的照片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体验微项目:探索图像的拍摄艺术。

二、项目要求
刚才我们欣赏的这组照片,记录了旅途中看到了风景,遇到的人。

其实,生活也是一场旅行,每个转角都有新的风景。

我们也可以用照片把它记录下来。

创意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开始了,请同学们拿起手机,“定格生活之美”,用导演的视角,记录你的生活,用独特的“电影语言”,表达你的所思所想,我们将评选最有创意的作品!
具体要求如下:
1、有主题
2、有至少三张照片
3、有字幕
4、要在QQ平台发布
三、项目指导与实施:
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如何来完成这个项目。

项目要求的第一条是“有主题”,所以我们首先就要确定主题。

1、确定主题
教师指导:摄影其实是在讲故事。

当你取景构图,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心中总有一种想法,这种想法就是照片的主题。

主题是一个作品的灵魂。

不管是拍摄花草树木,还是平常生活,好的摄影作品一定会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一个优秀的摄影师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从在最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主题。

那么,我们今天的拍摄主题是什么呢?看到这边桌子上的物品了吗?水果,玩具,贝壳,还有同学们制作的手工花……这些都可以成为镜头的焦点。

所以在场的同学也都可以成为你作品的主角。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大家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通过这些最平常的事物,最熟悉的人,发现不一样的故事?
学生活动: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确定一个主题,并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出来。

师生交流:各小组交流各自确定的主题。

2、拍摄照片
教师指导:主题确定了,根据项目要求,第二条,有至少三张照片。

也就是说,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拍照片了。

学生活动:
1、围绕组内确定的主题,拍摄至少三张照片。

2、探索手机的拍照功能,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3、互相欣赏作品,交流拍摄技巧。

师生交流:教师针对巡视中发现的有代表性的照片,引导学生评价作品,发现问题,,交流拍摄技巧。

如拍照的环境,光线有点暗,这时候应该怎么办?拍照前,如何对相机的亮度、对比度进行设置?
3、处理照片:
教师指导:人们常说,摄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不管手机的拍照功能多么强大,不管我们掌握了多少拍照技巧,有时候拍出来的照片,还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有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后期处理来解决。

比方说,照片太暗了,可以在后期调整一下亮度。

画面不简洁,主体不突出的,也可以在后期裁一裁,剪一剪,改变构图。

调整亮度,裁切,这些操作,大部分手机自带的图像编辑功能就能够实现。

除此之外,有些手机还可以对照片进行一些艺术化加工,如添加效果。

很多手机上也安装了一些手机处理软件。

如美图秀秀,也可以对照片进行处理。

接下来,我们就尝试利用手机自带的图像编辑功能或者美图秀秀,对刚才拍摄的照片进行处理。

学生活动:
1、选择照片,通过裁切、使用滤镜,改善图像质量,增强表现力。

2、探索其他的照片处理功能
3、相互欣赏作品,交流照片处理技术。

师生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对比,看一看主题是否更加突出,并交流所用到的技术。

3.添加字幕
教师指导: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拍摄技巧和刚才体验的照片处理,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更有效地突出作品的主题呢?请欣赏图片。

一张很普通的照片。

再看这一张。

同样的照片加上了文字:时光太瘦,指缝太宽。

是不是有点小清新的味道?
再看这一张。

“五分钟后,行动开始。

”有点警匪片的感觉了,是不是?
同样的图片,加上不同的文字,说出了不一样的故事。

所以,为了更有效地突出主题,我们可以尝试为照片加一点文字。

这也是我们的项目所要求:3、有字幕
很多手机自带的图像编辑功能就能添加文字,另外像美图秀秀这样的照片处理软件也加文字。

不过,这两张照片的字幕很有特点,上面是中文,下面是英文或日文。

双语字幕,再加上黑边、宽屏,看上去就像是电影截图。

这么文艺范儿十足的电影大片,是用一款名叫“足记”的软件创作的。

怎么样,想不想让你的照片也有这种大片的效果?
下面我们就有请足记闪亮登场。

启动后,用微信、QQ可以直接登陆。

点击首页最中间的蓝色相机,就可以现场拍照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手机相册选以前拍的照片”。

接下来,它会对你选择的照片进行“裁切”,添加“字幕”。

另外,足记也提供了不少的滤镜效果,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学生活动:
1、启动足记,“从相册选”选择照片,添加字幕。

2、探索足记的其它功能,如裁切、滤镜、对比度。

3、比较足记与其它图像处理软件的功能差异。

师生交流:刚才我们体验了足记这款软件,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哪些地方你觉得好用?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4、作品上传
教师指导:
下面就进入大片展示环节。

这也是我们的项目所要求的:4、要在QQ平台发布
学生活动:
1、在组长的带领下,对每个成员的作品进行评价,每个人评出最有创意的一张照片。

2、登录QQ,从手机相册中选择照片,将其上传到到群相册中。

3、做好展示交流准备。

四、项目评价与交流
每组选出一件作品进行展示。

在展示过程中要求说明设计过程,遇到过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同时,其他组的同学也可提出问题,让设计者解释设计所用的相关技术及特点。

五、项目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图像的拍摄艺术,不管你的作品能够收获个多少个赞,相信每一个作品都有闪光点,每一份创意也都应当被珍惜。

国庆长假就要到了,希望大家多出去走走,也希望大家拍出更多的好照片。

课后研讨:
展示课上完了,无论是专家还是听课的老师,对这节课都给予了肯定。

课后,不断有老师通过QQ和我进行交流,提出了一些疑问,促使我对项目教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疑问一:我们学校现在根本不让学生拿手机,怎么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思之一——创造“行”的条件。

现在,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可实现拍摄功能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学生对这些设备非常感兴趣,渴望通过这些工具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想法日益强烈。

其实,我们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早就有关于视频的拍摄与采集的内容,但由于绝大多数学校很难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拍摄工具,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一般都把这部分内容直接Pass掉了,由教师提供现成的素材用于视频播放和编辑。

这学期我想让学生自己动手拍摄素材。

但想想容易,做起来难。

要在课堂上实施这节课,确实有难度,最大的难题就是:我到哪儿去找拍摄工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课前,我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每个班级都有部分学生家中有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或能够拍摄视频的智能手机,并且其中的大部分学生愿意把拍摄工具带到学校。

我根
据学生能够从家中带来的拍摄工具的数量,重新进行了分组。

由于视频拍摄工具大多比较贵重,我布置能够带来拍摄工具的同学,通过请教家长、看说明书等方法,事先对拍摄工具的构造及常用方法进行了解,避免由于学生误操作造成设备的损坏,这就让拍摄由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所以,我认为,作为任课教师要努力地创造实践条件,把实践由“不可能”转化为“可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做”起来,只有实践了,他们才会有真实的体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