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特点
本节教材安排在学生学习了温度之后,让学生认识到温度在物态变化中起关键的作用。

再学习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这样比较符合教学的规律。

教材将探究海波熔化特点和蜡的熔化实验放在一起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地将两者进行对比,可以较为方便地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降低引入晶体和非晶体概念的难度。

教材设计这一探究活动,其要求明显高于前面的探究活动。

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规划能力、观察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也为以后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
2 .知道晶体的熔点
3 .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4 .会查熔点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是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海波和蜡的熔化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

(四)教学难点
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是本节课的又一个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实验探究法;
2、以实验、情景、问题为线索的启发式教学。

(二)学法:
以观察、操作、思考、讨论、归类对比等方法学习知识。

三、说教学手段
以实验为主并辅以多媒体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采用媒体演示、实验探究、教师引导、 学生参与的方式进行
新课引入
播放图片,展示水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状态激趣,引入新课。

出示固态海波和蜡,问:它们是什
么状态?它们怎样才变成液态?在熔化过程中,它们的温度变不变?
图片设计如下:水可以以液态存在 水可以以固态存在 水还可以以气态存在 . 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后形成水雾 ( 一)物态变化
图片资料:根据物质状态不同将资料中的物体分类
固体: 液体: 气体:
物态变化: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成另一种状态. 固体、液体和气体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
先给出熔化和凝固的定义。

再举出实例让学生判断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

结合图片可以让学生
说出:火山爆发和火山喷出的岩浆变成岩浆岩的过程、以及冰山的形成和冰山消融的过程,分别是什么物态变化。

(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探究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明确探究的目标,给出实验器材,介绍酒精灯的使用及应注意的问题,再演示如何装配实验装置以及实验分工问题。

4个人为一组,按报时、报温度值、报物质状态记录和照顾仪器等分工,这样有助于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将海波的熔化与蜡的熔化同时进行,一半学生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另一半学生探究蜡的熔化规律.
(三)熔点和凝固点
实验数据的处理:让学生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绘出海波和蜡熔化的图象。

挑选出实验比较成功的小组,绘出的海波和蜡熔化图象,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学生观察图象并思考以下问题:
1、AB 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与蜡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2、BC 段,海波与蜡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是否变化? 3、CD 段,海波与蜡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根据以上的探究,可得出: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新课的第一个问题,物态变化,我是这
样设计的。

首先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一些
物体,让学生根据物质状态不同,将图中的物体按固、液、气体分类
然后给出物态变化的概念。

并指出:固体、液体和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会
发生状态变化。

我们首先学习物质由固态
变成液态和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这两种
物态变化。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一过程对应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1、2、3 让学生记几种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针对熔化图象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略) 以上知识可总结为:
比较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能发现些什么呢?会发现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根据海波的凝固由此得出晶体的凝固规律
指导学生总结出晶体与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

要求学生会查熔点表,并根据该表回答以下问题:
黑龙江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30℃以下,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 ℃,在这样冷的地区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呢?根据什么来选择呢? 目标检测:
1
对联包含的物质变化是 和 。

2、1是检查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的理解
2、如图:某种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在图像的AB 、是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从图中可看出:海波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___;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__分钟的时间;在B 点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D 点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

2、是检查学生对熔化和凝固图象的理解
3、是检查学生对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掌握
小结 :
时间/

我的板书设计采用知识结构图进行展示。

这种设计最大的好处就在于条理清晰,还可以利用板
书设计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

熔化和凝固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
物态变化
固体
熔化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凝固 什么是熔化 熔化吸热
什么是凝固 凝固放热
熔化图象 凝固图象
六、布置作业:
本节1、2、3、4
本节作业是“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四道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