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状况分析及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状况分析及给我们的启示

美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状况分析及给我们的启示【内容提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证明,中小型高科技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美国中小型高科技的成长与发展,源于政府积极营造有利的宏观环境和本身的不懈创新。

因此,发展中小型高科技,就要一方面积极营造有利的宏观环境,改善中小生存环境,将重点和有效支持中小型高科技的措施通过法律规范明确下来,以法律形式确立国家中小型高科技管理机构等;另一方面,要增强中小型高科技的创新能力,树立持续创新观念,建立技术创新能力激活机制和动力机制,提倡进行合作研究。

【摘要题】环球视野【关键词】美国/中小型高科技/技术创新【正文】一、中小型高科技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作为高科技产业微观单元的高科技以其强烈的创新冲动和专业化技术,不仅为孵化新兴产业、激活区域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是各国发展高科技产业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而且还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力量。

在众多高科技中,中小型高科技数量众多,成长迅速,机制灵活,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技术进步的生力军,拓展新兴产业的先头部队,经济增长的强大推进器,吸纳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传统产业进行全面改造和提升的基本保证,发挥后发优势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也表明,积极创造社会、经济、金融和技术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基础,加快中小型高科技的成长和发展,不断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对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质量与效益,提高国家综合竞争能力,乃至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因此,我们以科技最为发达的美国为研究对象,分析美国中小型高科技成长状况,研究其成功的经验加以借鉴,对于促进我国中小型高科技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二、美国中小型高科技成长状况分析从整体而言,美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从宏观环境和技术创新能力两方面,分析美国中小型高科技的发展状况。

1.积极营造成长的宏观环境美国对中小一般称为小,于是,中小型高科技自然纳入小范围中。

因此,通过对小发展的宏观社会环境介绍,可知美国政府为促进中小型高科技成长与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宏观环境。

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政府直接或间接扶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同大的竞争环境,利用小特点,寻求、保护利于小生存的环境,促进小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合理化,加速实现小现代化,提高小竞争力,从而使小有均等机会参与资源配置与重组的活动,与大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1)建立法律保证系统,切实保护小美国政府制定的小政策大都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通过法律保护小利益,规范小的行为,现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相对完善的立法体系。

对小的专门立法始于《小法》(1953年),该法律奠定了小的政策基础,确定了对小扶持的一系列方面和领域。

此后,美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机会均等法》、《小经济政策法》、《小技术创新开发法》、《加强小研究与发展法》、《小投资法》、《精简文件法》、《管理文件法》、《扩大小商品出口法》、《小投资奖励法》等政策法规,为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成立组织支持系统,积极支持小美国参众两院都设立“小委员会”,联邦政府设立小管理局,局长由总统任命,且必须得到参议院认可。

小管理局的任务主要是:提出小政策建议,与参众两院的小委员会及全国小委员会保持经常的工作,与其他政府机构进行有关小问题的工作协调,对小政策执行情况及有关问题进行调查。

小管理局在美国十大城市设立地区分局,在分局下面再设遍布全国各地的地方机构,以执行和实施小管理局的政策。

(3)形成政策支持系统,大力发展小政策支持系统主要包括金融支持系统和财政支持系统。

金融支持系统中,根据有关法令,小局、各商业银行、美国进出口银行、各州金融公司都成为专门或与之有关的为小服务的金融机构,为小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

此外,美国政府还大力设立小投资公司,专门向具有较高风险而难于从一般渠道得到投资支持的小提供贷款和投资,极大地弥补了市场上有限的创业(或风险)资本与创办小及其发展所需的巨大的资金缺口。

财政支持系统中,主要体现为对小的减免税政策。

如美国政府对互联电子商务免征商品税,该项政策大大鼓励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为鼓励私人风险投资,将风险投资项目的资本收益税由原来的%降为20%;为加快小设备更新,规定为小合理化而进行的设备更新准予特别折旧,为小购置现代化设备给予长期无息或低息贷款等。

(4)建设技术孵化器,积极培育小所谓技术孵化器,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将技术、诀窍、家才能与资本联结在一起为技术导向型的发展提供支持,促进技术向当地经济的扩散。

美国技术孵化器一般都是通过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合作而建立起来的非盈利的独立实体,它们直接或间接与大学相,而且都有共同的目标,包括为家提供培训基地,支持在大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技术为导向的。

这些技术孵化器大多数完全或者部分是由大学或者学院资助的,20XX年全美大学和学院使用的研究开发经费总额为301亿美元,占当年全美R&D总使用额的%。

据了解,美国的一些著名如康柏、英特尔、苹果等公司都是从“孵化器”里发展起来的,进入孵化器的有80%的成功率,且从进驻初期到毕业的时间里,平均每个的销售额可增长4倍左右。

技术孵化器对振兴美国经济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中小型高科技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中小型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并成为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实。

美国在1995—1998年期间,平均每天就有20个技术和电子通信的新公司成立。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小型高科技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的基石。

而美国中小型高科技对促进经济发展的最重要作用,当属技术创新方面。

因其技术创新能力,中小型高科技已越来越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一支极为重要的力量,是未来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1)中小型高科技能够创造出高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且在数量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20世纪由美国中小型高科技创造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包括:飞机、喷雾器、DNA指纹技术、人造生物胰岛素、录音机、双编纤维、光纤检测设备、心脏阀、光扫描器、步速器、个人电脑、速冻食品、软接触透镜等。

这些成果不仅在创新程度和水平上不亚于大的创新成果,而且对当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革命都产生了深刻与广泛的影响。

另据美国小管理署的调查,在所有中小创新研究计划项目中,有50%左右处于美国其他科研计划项目的同等水平,29%的项目甚至被认为优于其他科技计划的项目。

这些事例反映出中小型高科技技术创新在质量和水平方面同样具有巨大潜力。

根据美国小管理署的有关资料,截至目前为止,美国的中小所创造的技术创新成果和新技术在数量上占全国的55%以上,这个比例高于其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50%的比例;美国现有的高新技术中97%属于中小,而中小型高科技每个雇员的技术创新成果约为大公司雇员的2倍。

(2)中小型高科技的技术创新表现出较大更高的效率,更富有合作性有资料显示,美国中小型高科技每单位销售额所能获得的专利成果大约为大的2倍。

如果把大拿出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将其发明成果以专利方式注册的因素考虑在内,那么小显然比大拥有更多的发明创造,更具创新性。

美国中小型高科技似乎比大更加属于“研究密集”型,目前中小中从事R&D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占全部雇员之比例约为%,而在大中这一比例仅为%。

很多研究都表明,规模与的R&D支出成正比,但与创新数量之间没有明显的正比关系。

中小型高科技在技术创新的效率方面被证明较大更有优势。

中小型高科技的技术创新在充分利用政府资助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效率与合作性。

例如,目前美国中小占GNP的份额约为50%左右,但所得到的政府资助约为30%。

大的R&D支出中,有26%是来自于联邦政府的资助,而中小的R&D支出中,仅有11%来自联邦政府,也就是说,大在R&D活动中更加依赖于联邦政府的资金支持。

有资料显示,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经费在小比在大更倾向用于基础研究,同样的资助经费在小用于基础研究的可能性比在大要高4倍。

这表明中小能够更好地将政府资助用于有益于科技发展、有利于长远的R&D 活动。

中小合作研究效率高更体现出中小技术创新的突出特点。

同时,在没有大学参加的R&D活动中,大、小的回报率都在14%左右,而在有大学参与的R&D活动中,大、小的R&D支出的回报率分别约为30%和44%,显示出中小技术创新通过合作能取得更好的效益。

三、美国中小型高科技成长的启示在竞争激烈的世界高科技领域,美国中小型高科技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固然有其诸多的条件和因素,但归纳起来,主要源于两大方面:一是美国政府积极营造有利的宏观环境,二是本身的不懈创新。

因此,发展中小型高科技,就要一方面积极营造有利的宏观环境,一方面增进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充分发挥中小型高科技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

1.积极营造有利的宏观环境(1)使科技兴国成为整个民族的恒久自觉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而且是人类历史时代变革的根本动力和主要尺度。

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倍增和放大作用,使得科学技术成为国家力量的决定性因素。

立国兴国,重在科技,这是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的真理。

科技兴国是基本国策而不是权宜之计,科技发展应高瞻远瞩而不是临渴掘井,应该以一个民族的清醒对待科技竞争,以忧患意识激发民族在科技上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行为,以科学精神熔铸民族文化特质。

科技兴国不应是短期的、局部的和少数人的行为,其最为基础和长远的工作是形成一个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爱惜人才的文化氛围,倡导一种探索、求实、创新的文化行为方式。

因此,科技兴国应该从大力发展教育入手,努力使发展科技成为整个民族的恒久自觉,在解决科技发展所面临的资金、人才、体制等现实问题时,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通过宣传教育努力形成民族的科技忧患意识,通过改造传统文化努力使科学精神形成民族的文化特质,从而为发展民族科学技术事业构造起良好的“软环境”,这是科技兴国必须着手的基础性工程。

(2)将扶植重点放在政策改革和法制保障方面扶植中小型高科技的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其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

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发展中国家的教训证明:经济发展成功的国家,中小型高科技必然充满活力且与大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虽然分工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而经济发展不顺利或是不成功的国家,其中小型高科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肯定处于不合理状态,从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中小型高科技无一例外地呈现出受压抑受歧视的情况,特别是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