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精挑细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8分)
1、史学界认为隋朝是承前启后的朝代,它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最突出的贡献体现在()
A.结束割据、完成统一 B.开凿运河、便利交通
C.励精图治、繁荣经济 D.实行改革、创立科举
2、唐代“诗圣”指的是()
A、李白
B、杜甫
C、李春
D、白居易3.下列史实与唐太宗无关的是()
A.制定法律,减轻刑罚 B.任用魏征等贤才
C.节用戒奢、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
4.唐玄宗时期应日本僧人邀请6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崔志远
5、唐朝以后,我国封建国家的官吏主要来自于()
A.荐举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
6、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是()
A.张骞 B.甘英 C.鉴真 D.玄奘
7“黄袍加身”的典故与哪一位皇帝有关?()
A.隋文帝 B.唐玄宗 C.唐太宗 D.宋太祖
8、澶渊之盟是()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9、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是()
A、杨业
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
10、12世纪时,阿骨打建立了金政权,他属于哪个民族()
A、契丹
B、党项
C、女真
D、汉族
11、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泉州
12、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完成于()
A.三国 B.南北朝 C.唐朝中期 D.两宋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名言? ()
A、岳飞
B、文天祥
C、范仲淹
D、黄宗羲
15、北宋时期的重大科技发明是()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司南
16、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

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B.午餐吃是的稻米、玉米等粮食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17、明朝中期抗击倭寇侵略的民族英雄是()
A、李纲
B、戚继光
C、于谦
D、文天祥
18、清代军机处创设于()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19、明长城东西起讫地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临洮,东到山海关
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
20、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编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周髀算经》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21、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是()
A、《水浒传》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22、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文章《范进中举》、《孔乙己》批判的制度是()
A.八股取士 B.宗法制度C.行省制度 D.九品中正制
2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隋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24、宋代杰出的词人有()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25、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26、反映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的画是()
A.《秋郊饮马图》
B.《清明上河图》
C.《游春图》
D.《步辇图》
27 、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去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友人送他一部《红楼梦》
D、购买景德镇真花瓷器
28、“文字狱”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其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要数()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9、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A、废除丞相
B、设立东厂
C、分封藩王
D、迁都北京
二、连线组合(请将相应的内容连线,计12分)
Ⅰ组Ⅱ组
人物事件或作品民族首领政权
汤显祖平叛大小和卓女真族元昊蒙古国
曹雪芹《红楼梦》蒙古族阿保机西夏
明太祖《牡丹亭》契丹族努尔哈赤后金
乾隆帝厂卫制度党项族成吉思汗契丹国
三、学史知途(6分)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1分)
(2)唐代的殿试是从哪个统治者开始的?(1分)
(3)你认为科举制选官有什么好处?(4分)
四、史海寻踪(7分)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
(1)该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2分)
(2)该活动本身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2分)
(3)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
五、学史明智(8分)
图一:出土的火药图二:北宋发明家
(1)图一是出土的火药,我国发明火药是()朝。

(2)图二是北宋杰出的发明家,他的名字是(),他的主要发明是
()。

(3)图二人物的发明与图一所使用印刷工具相比,其先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4)两图所体现的印刷技术哪个更有利于环境保护?请说明理由。

(3分)
六、以史为鉴(9分)
材料一:1776年,清政府送给英国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富。

无所不有,原不藉外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嘉庆皇帝颁布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货物哉”。

(1)结合材料谈谈清政府此时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2分)
(2)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这一政策对我们今天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有什么借鉴或启示?(3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2017-7
一、1-5 ABABC 6-10 DDBBC 11-15 BBDBC
16-20 BBCCC 21-25 AACDA 26-29BCDC
二、略(连对一线得1分,共12分)
三、(1)科举制(1分)。

(2)武则天。

(1分)
(3)实行统一考试,标准客观,竞争公平;考试选官使社会中处于下层有能力、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进入官僚队伍;使统治阶级基础扩大,利于政权巩固。

(答出任意两条即可得4分,其它言之成理亦可)
四、(1)郑和下西洋。

(2分)
(2)郑和的舰队克服重重困难,表现了我国人民英勇无畏的开拓精神。

(2分)
(3)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1分)。

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2分)
五、
(1)、唐朝(1分)。

(2)、毕生;(1分)活字印刷术。

(1分)
(3)、既经济又省力,快速促进文化传播(2分)
(4)、活字印刷术用粘土作原料,烧成的陶字可以反复使用;雕版印刷术刻字用木材等作原料,字不能反复排版,要消耗大量木材,故活字印刷术更具环保意义。

(3分)
六、(1)、闭关锁国政策(2分)。

(2)、积极作用:对西方侵略起过一定的抵御作用(2分);消极方面:清政府沉浸在“天朝”迷梦中,不能适应世界潮流,阻碍中国发展(2分)。

(3)、妄自尊大,固步自封必然导致愚昧落后,只有正视自己,承认不足,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学习别国长处,才是发展壮大之路。

(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