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1、临床路径施行流程图2、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表单(住院)3、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门诊)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表单(门诊)4 、临床路径差异报表5 、患者满意度调查表6、中医临床路径(含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估表安徽省休宁县中医院进入路径患者入院4——准入标准退出路径路径实施小组A1-3天初步病情评估及诊疗方案f A4-10天辅检回报,病情再评估,诊疗方案调整及完善临床要径展示*路径指导小组―修订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住院)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编码:BGSOOO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ICD-10 编码: +* )。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首先是颈肩痛,枕部后颈部酸胀,并按神经根分布向下放射到前部和手指,出现酸痛、胀痛,重者可有刀割针刺样。
颈部活动受限。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压顶实验:阳性。
臂丛牵拉试验:阳性腱反射:腱反射减弱肌力或肌萎缩:被损害的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无力或肌萎缩。
感觉测试:受损害时神经根分布区会出现感觉减退。
X线检查:病变椎间隙狭窄或增生,生理曲度出现改变。
磁共振检查:能显示突出的颈颈椎盘或骨质增生和钙化的韧带压迫神经根。
2.证候诊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 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具体证候诊断:1、风寒痹阻证:肩颈疼痛初期,局部肌肉拘紧,或窜痛至上肢,痛处无固定,得热痛减,遇寒则甚,舌淡红苔白,脉浮紧。
2、血瘀气滞证:颈肩背及肢体疼痛、麻木,其痛多为刺痛,固定不移,拒按,手部肌肉萎缩,指端麻木,紫绀,有的可有肢体无力或拘挛、抽痛。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多弦细或细涩、弦涩。
3、肝肾不足证:患肢乏力,肌肉萎缩,颈肩部疼痛麻木,擎引肢臂,头部转动不利,伴有头晕眼花,倦怠,舌质暗,脉沉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 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和2009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的综合治疗。
(四)建议标准住院日w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TCD编码:BGSOOO )和项痹病(ICD-10 编码: +* )。
2.达到住院标准:符合《颈椎病的入院指南》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 )有手术指征者。
(2 )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V)(3 )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1 )入院需查:全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尿常规,粪常规,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2)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X线片。
(3 )心电图。
(4 )胸片、腹部超声。
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颈椎CT或MRI、血脂、抗“ 0”、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 )风寒痹阻证: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中药:乌头汤加减:乌头、细辛、蜀椒、甘草、秦艽、附子、桂心、芍药、干姜、茯苓、防风、当归、独活、大枣等。
(2 )血瘀气滞证: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中药:活血通络汤:伸筋草、桂枝、丹参、川芎、鹿含草、赤芍、红花、白芍、葛根、北细辛、桑技、豨签草、甘草。
(3)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中药:益肾壮骨汤:霜、熟地、、、、、白芍、桑寄生等。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如丹参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等。
3.牵引疗法:用枕颌带坐位或卧位牵引,牵引姿势以头部略向前倾为宜,重量2-4 公斤,每天1-2 次,每次20-30 分钟,连续牵引1 个月。
牵引重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患者的反应而灵活掌握。
4.手法(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5 .针灸疗法:可根据病情选择体针、耳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磁疗、激光穴位照射等。
6.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蜡疗、超声药物透入、电磁疗法等(九)健康指导:1.生活起居指导1)内温度适中。
过低引起颈部肌肉僵硬,尤其是风寒湿症更应注意室温与保暖。
(2)、正确的睡资。
一般以仰卧、侧卧为宜。
俯卧位时头颈处于向一侧极度扭转的体位,颈部呈紧张状态,易引起颈部肌肉、韧带关节等的劳损和退行性变,一般不易采用。
3)、合适的枕头。
枕头的形状和质地对头颈部的健康关系很大。
枕头应是柔软的圆枕。
大小超过自己的肩宽10〜20厘米,高度以压缩后略高于自己的拳高,约10〜15厘米。
枕头的位置要放在脖子后方,用以衬托颈曲,不要放在枕部,以免抬高头部使颈部肌肉疲劳,颈曲变直或反张。
枕头太高,将使颈部和脊柱扭曲,使肌肉疲劳,神经、韧带受牵拉。
如果不用枕头或枕头太低仰卧位睡眠时,后枕顶部形成支点,可使颈曲减小,甚至反张。
造成椎间关节劳损或错位,加速颈椎的退行性变,故不可取。
床垫应该表面柔软适中,当人卧上时不过分下沉。
太软的床垫易造成脊柱变性,使头颈部发生劳损。
4)、纠正不良的姿势和习惯,防止持久的单一姿势,避免肌肉疲劳是一大原则。
坐姿不宜时间太长,超过半小时到一小时要做一些活动。
可用双手按、推、揉、点颈部软组织,解除肌肉紧张或肌痉挛,可重点松解颈后肌群。
或十指交叉,抱住后颈,头颈部向后挺,双手用力向前,每次反复练习30〜50此。
这样练习稳妥安全,效果较好,特别适合已有的人。
此外,还可以不断变换体位,如在椅子上前后挪动臀部,活动一下身躯、上肢和头颈部等。
伏案时眼与桌面的距离为30 厘米左右,这样可以减少疲劳。
(5)、正确的功能锻炼。
运动对骨骼肌肉系统有良好的作用,可以延缓骨质的性变,增加关节弹性和灵活性,增强肌肉的收缩力,减少颈椎病的发病。
除每日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做医疗体操治疗外,还可做头部几个方向的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左右转、左右侧屈、绕旋等,重点是做头后伸和左右旋。
每天可进行3〜4 次。
每次10 〜15 分钟。
动作要缓慢平稳,以不引起明显为度,如出现头晕心慌应停止。
此法有保健及辅助治疗作用。
2、康复期指导(1)、让患者了解颈椎病是可以预防及减轻症状的。
虽然颈椎病多发于老年人,但病变过程往往始于青年,所以要避免诱发因素,做到正确的睡姿,合适的枕头,正确的姿势,良好的习惯。
避免长时间伏案书写或低头看书。
(2)、防止外伤,有病早治。
颈部外伤与颈椎病有密切关系,甚至有人提出“损伤性颈椎病“的诊断,特别是头颈轻微的扭伤、落枕及严重外伤的继发影响,对产生诱发颈椎病有一定作用。
因此,对于颈部外伤落枕等都要给予及时彻底治疗,实践证早期治疗效果好、复发少。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运动可以增强心、肺、脾、肾及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骨骼的新陈代谢。
要坚持做颈部医疗体操及自我按摩。
家庭牵引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 )、调节饮食。
增加钙的摄入,如奶制品、豆类、鱼虾等。
多食血肉之情之物,如瘦肉、蹄筋,以充养筋骨。
(5)、生活规律,精神愉快,避免情志刺激。
病程久者,对疾病要有正确认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九)出院标准1.颈项部及上肢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2.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表单院)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TCD 编码:BGSOOO、ICD-10 编码:+* )。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门诊号:住院号:发病时间:年月日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实际住院日:天W休宁县中医院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门诊)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仃CD编码:BGSOOO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ICD-10 编码: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和“2009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临床常见证候:(1 )主证①风寒痹阻证;②血瘀气滞证;③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和“2009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建议标准治疗时间w 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TCD编码:BGS000 )和项痹病(ICD-10 编码: +* )。
2.达到住院标准:符合《颈椎病的入院指南》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v)(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 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颈椎张口位、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X线片。
( 2)全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尿常规,粪常规,血糖,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沉。
( 3 )心电图。
( 4)胸片、腹部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