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分析报告格林柯尔集团钟振发Confidential Material(商业机密,非得允许请勿传阅复制)2004年7月目录一、伊利股份概况............................................................................................................................... 21、最新股本结构 (5)2、历次股本结构ﻩ63、01到03的十大股东 (6)(1)截止2003年12月31日十大股东........................................................................... 6(2)截止2002年12月31日十大股东............................................................................. 6(3)截止2001年12月31日十大股东ﻩ7二、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的基本情况ﻩ71、金信信托的基本情况 (7)2、金信信托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 (8)3、金信信托的组织结构 (8)三、伊利股份的基本财务指标ﻩ81、财务指标 (8)2、资产、负债、利润及现金流量表数据摘要 (9)(1)资产、负债 (9)(2)利润ﻩ910(3)现金流量ﻩ四、历次重大投资项目 (10)五、公司人员情况ﻩ111、公司成员组织情况 (11)2、高管人员情况ﻩ11六、伊利股份的现状....................................................................................................................... 12121、新品大量压库年销售20亿目标受挫ﻩ2、伊利股份数亿元资金到底用在哪ﻩ133、伊利缘何如此自乱阵脚ﻩ15(1)澄而不清欲盖弥彰 (15)(2)罢免独董不打自招 ..................................................................................................... 18 (3)打压蒙牛适得其反 .. (18)一、伊利股份概况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总部坐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金川开发区,下设四大事业部,所属企业三十多个,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2003年,伊利集团公司资产总额达到41.07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41.6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54亿元,同比增长54.46%,居国内同行业第一;完成利润总额2.56亿元,同比增长61.23%;实现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45.56%;实现税金3.75亿元,实现每股收益0.42元。
到2003年,伊利集团连续两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并连续五次入选“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连续两次进入前十名。
2003年荣登200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百强榜首。
2002年,伊利牌纯牛奶在乳品行业独家获得《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合格产品》证书。
同年,伊利集团所属的液态奶事业部首先通过了国际食品行业中通行的HACCP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内乳品行业第一家实现食品安全有效监控的企业。
2003年初,伊利集团所属冷饮事业部、奶粉事业部、原奶事业部也全部通过第三方审核。
为国内食品加工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003年12月15日,伊利集团获得了素有“绿色壁垒通行证”之称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资格认证证书。
2002年8月,伊利股份作为中国证监会批准的七家增发股票的公司之一,增发了不超过5000万股A股,成功募集到资金8亿元,为伊利扩大生产规模、扩展产品结构,建立起全国性物流配送体系和现代化的营销体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1999年“伊利”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伊利集团在全国食品行业首家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伊利雪糕、冰淇淋在国家乳品检测中心市场抽检中,连续多年产品的合格率为100%。
公司荣获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授予的“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称号,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质量效益型企业”。
2000年9月伊利集团又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
1996年3月,伊利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同年七月被评为“30”指数样本股。
作为全国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2000年伊利集团实现全国同行业利税第一。
2002年初,被和讯网评为全国十家最受投资者尊重的上市公司之一。
为企业的资本运营注入了新的活力。
伊利股份凭借良好的业绩和高速的成长性已成为证券市场公认的蓝筹绩优股伊利集团拥有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大草原、黑龙江杜尔伯特大草原,保证了伊利的纯天然品质。
伊利在奶源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举,实行“公司+农户”的方法,建立“分散饲养、集中挤奶、优质优价、全面服务”的全新经营模式,从而保证了优质充足的奶源。
截至目前,伊利集团先后为奶源基地累计投入5亿多元,建标准奶站、奶牛小区,并引进了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全自动挤奶机和原奶质量检测分析系统,使奶源基地建设与管理向现代化方向迈进。
伊利集团从2003年4月1日起全面启动现代化的牧场园区前期示范工程建设项目。
这个项目的建设将逐步改变目前传统的一家一户饲养奶牛的习惯,提高奶牛的养殖规模和品质,由现在的大群体小规模向小群体大规模转变,走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的奶牛养殖道路,建立稳固的高质高产奶源基地,为伊利集团公司发展奶牛养殖、建设优质奶源基地开创全新的模式。
产品,不光要有优质的奶源,更要有先进的生产技术装备,自1999年以来,伊利集团先后投资8个多亿,全面启动乳业技术改造工程:投资2.6亿元建起了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超高温灭菌奶生产基地,全套引进了九十年代末世界先进水平德国GEA集团牛奶无菌加工设备,瑞典利乐公司超高温灭菌奶包装线,全部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投资1.5亿元在黑龙江杜尔伯特县新建目前中国单线生产能力最大、最先进的高档奶粉生产基地。
研发中心和四个事业部技术中心等二级研发体系的建立标志伊利拥有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
优质的奶源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伊利产品质量最坚实的保证。
伊利集团公司不仅自身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奶源基地的建设带动了几十万农民脱贫致富,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几十万个就业岗位。
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伊利集团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托管等方式先后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北京、上海、黑龙江、河北、陕西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
在此基础上伊利集团还将投巨资进行新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
伊利新工业园区将引进国际一流的设备和技术,生产高附加值的各类奶制品。
新工业园区本着奶源基地、市场建设和工业园区同步发展的原则,并在规划设计和技术装备上实现诸多创新和提升。
新工业园区将参照GMP的工艺要求和工艺要点,使人流和物流实现有序,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保证产品的风味纯正;在劳动强度较大的工序将采用机器人操作,整个生产、物流过程实行微机全自控等等。
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建成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生产基地。
计划2012年,进入世界乳业20强。
1、最新股本结构2、历次股本结构3、01到03的十大股东(1)截止2003年12月31日十大股东(2)截止2002年12月31日十大股东(3)截止2001年12月31日十大股东二、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的基本情况1、金信信托的基本情况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金华市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2月,是一家专业经营信托业务的股份制非银行金融机构。
在2001年的全国性信托公司大整顿中,全国仅保留50多家信托机构,公司获准单独保留并于2002年5月全面完成重新登记。
公司注册资本10.18亿元,注册资本、管理资产规模居行业前列,为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信托投资公司之一。
业务区域覆盖浙江、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内蒙古等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1991年2月浙江省金华市财务开发公司、工商银行金华市分行等九家单位共同出资组建金华市信托投资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
1993年5月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通过定向募集,注册资本增至1.2亿元,并更名为金华市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浙江省首家股份制非银行金融机构。
1996年9月再次进行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至3亿元2001年底公司获准单独保留,并完成第三次增资扩股工作,一批上市公司、大型企业和投资机构成为公司的战略投资者,注册资本增至10.18亿元。
2002年5月公司按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完成信托机构重新登记工作,并更名为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金信信托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3、金信信托的组织结构三、伊利股份的基本财务指标1、财务指标2、资产、负债、利润及现金流量表数据摘要(1)资产、负债(2)利润(3)现金流量四、历次重大投资项目五、公司人员情况1、公司成员组织情况2、高管人员情况六、伊利股份的现状1、新品大量压库年销售20亿目标受挫今年2月初,伊利宣布,2004年冷品将实现大跃进,年销售额从去年的13亿元升到20亿元。
然而近期的表明,在国产冷饮市场销售排名第一的伊利,目前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压库危机,销售目标可能难以实现。
新品“真棒”亏损千万,这场危机的主角是伊利今年着力推广的新品种“真棒”———棒状甜口味的低价品种。
在全国范围内“真棒”共投入1亿元以上的资金,在伊利华南区,产品压库已经是事实。
江苏南京城北的伊利江苏区中转库内,这个品种有一万多箱结结实实地占着一半场地。
面对这种危机,“真棒”开始强行出台搭售举措,伊利要求经销商购买任何其他冷饮品种,每五箱就得搭上一箱“真棒”,不搭不给货。
北京一李姓经销商告诉记者,“真棒”在北京销路不大好,现在已经开始买一赠一的大促销活动,他们心中已做好“处理价”的准备。
消费者反映“真棒”的口味不出众,不愿意买。
在终端零售市场,冷柜里积压的伊利产品除了“真棒”还是“真棒”。
面对“搭售令”,经销商们担心压资金,所以干脆就停进整个伊利系列的货。
在冷饮行业,“一个品牌要成功,新品开发占到30% -40%的因素”,新品不仅能夺取市场份额,更关键的是,新品作为“热点”会大大带动老品种的销售。
据知情人士介绍,“真棒”是伊利在上海的伊利爱贝公司隆重推出的新品,公司在该产品上投入非常大,全国广告做得非常多,可以说是把“宝”押在这个产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