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工气道的管理––气道温湿化管理[1]
人工气道的管理––气道温湿化管理[1]
湿化液的选择及用量
0.45%生理盐水 2.5%碳酸氢钠 氨溴索 糜蛋白酶 每日湿化量不少于250ml
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
人工气道患者为湿化气道所滴入的量应根据气道湿化 的情况来调整。
判断气道湿化的标准为: 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有痰痂或粘液块咳出或
吸出),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紫 绀加重。湿化不足的患者,应加强湿化,如适 当增加湿化液的量或增加滴入次数 湿化满意: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痰管, 气管导管内没有痰痂,患者安静,呼吸道 通畅
雾化加湿给药
• 有时为协助控制肺部感染,可在湿化液中 加适量抗生素。另外,5%碳酸氢钠液气管 内滴入,也可作为预防和控制肺部真菌感 染的一项措施。
气管内直接滴入
• 气管内直接滴注: 即直接向气管内滴 (注)入0.45%的盐水,可以采用间断注入 或持续滴入两种方法。间断注入,一般每 隔15-20min向气道内注入2-3ml。持续滴注 方法为将安装好的输液装置挂在床旁,并 连接静脉用头皮针,将头皮针刺入吸氧管 内,通过氧气的吹散作用湿化气道;或在 气管套管口覆盖两层纱布并固定,将滴注 针头别在纱布上,其滴速为每分钟4-6滴。 此法适用于脱机的病人。
蒸汽加温加湿
• 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呼吸道湿化必须以 全身不失水为前提,如果液体入量不足, 既使呼吸道进行湿化,呼吸道的水分会因 进入到失水的组织而仍然处于失水状态。 因此,机械通气时,液体入量必须保持 2500-3000ml/d。
蒸汽加温加湿
• 呼吸机的加温湿化器:现代多功能呼吸机 上都有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呼吸机的加 温湿化器是利用将水加温至一定温度后产 生蒸汽的原理,使吸入的气体被加温,并 利用水蒸气的作用达到使呼吸道湿化的目 的。机械通气时,湿化器的温度一般控制 在32-35℃为宜
• 湿化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2~35℃,进入呼吸道后逐渐升至
体温水平。如需加强湿化,可提高吸入气体温度,但不应 高于40℃。如温度高于40℃,即使水蒸汽饱和,纤毛运动 也会消失,并有喉痉挛、发热、出汗、呼吸功能增加等, 严重时可能发生呼吸道粘膜烧伤。温度低于30℃,纤毛运 动受抑制,因此应控制湿化液的温度,达到良好的湿化效 果。
人工气道的管理––气道温湿化管理
目的
替代上呼吸道的温、湿化功能
人工气道的管理––气道温湿化管理
温湿交换过滤器过滤湿化(人工鼻) 湿化器或蒸汽发生器湿化 雾化器雾化吸入 气道内注入或滴入生理盐水
湿化
• 加强呼吸道湿化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
要措施之一。良好的气胞的功能,促进正常的纤毛运动,有利于 预防肺部感染。
气道湿化不足的危害
• 正常的上呼吸道粘膜有加温、加湿、滤过 和清除呼吸道内异物的功能。呼吸道只有 保持湿润,维持分泌物的适当粘度,才能 保持呼吸道粘液-纤毛系统的正常生理功 能和防御功能。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 加温、加湿丧失,纤毛运动功能减弱,造 成分泌物排除不畅。因此,做好气道湿化 是所有人工气道护理的关键。
气道冲洗
应用2%碳酸氢钠或0.45%生理盐水,每次 吸痰前抽吸2-5ml于病人吸气时注入气道。 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操作前给予100%氧气 2min,以免造成低氧血症。注入冲洗液后 应给予吸痰或扣背,使冲洗液和粘稠的痰 液混合震动后利于吸出。对于痰液粘稠者, 可以间断反复多次冲洗。但一次冲洗时间 不要过长。
雾化加湿给药
• 雾化吸入: 可用于稀释分泌物,刺激痰 液咳出及治疗某些肺部疾病。雾化液一般 选择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根据病情还可加 入化痰和抗菌药物。
雾化加湿给药
• 经人工气道口进行雾化吸入,在吸入过程 中,可能会出现氧浓度下降、药物刺激导 致气管痉挛、分泌物湿化后膨胀使气道管 腔变窄等导致患者气道阻力增加。这些因 素可使病人出现憋气、咳嗽、呼吸困难、 紫绀、烦躁等临床表现,因此在雾化操作 前及操作中,应注意及时吸出气道分泌物, 氧分压低的患者雾化应与吸氧同时进行。 雾化液宜现用现配。
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
湿化过度;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 要不断吸引,听诊肺部和气管内痰鸣音多, 患者烦躁不安,紫绀加重。对于湿化过度 的患者,滴入湿化液的量和次数应适当减 少,以免因呼吸道水分过多而影响患者的 呼吸功能。每日湿化液总量需根据病情和 痰液粘稠度调整,一般250~400ml/d,以分 泌物稀薄、痰液易吸出为目标。
• 病室及床单位: 室内保持清洁、空气新
鲜,室温在22℃-24 ℃左右。可采用的地面
洒水、空气加湿器等方法使相对湿度保持 在70-80%。
气道湿化常用的方法
蒸汽加温加湿 雾化加湿给药 气管内直接滴入 气道内冲洗 湿化液的选择及量
蒸汽加温加湿
• 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 气道湿化的方
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呼吸机上配备的加 温和湿化装置;另一种是借助护理人员, 应用人工的方法,定时或间断地向气道内 滴(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此法只能起 到气道湿化的作用,吸入气体的加温还得 靠呼吸机的加温湿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