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楚方言区文献的语音研究
【摘要】:論文以秦漢時期楚方言區文獻中反映語音的資料為研究對象,從調類、韻部、聲類三個方面對這些語音资料進行描寫與分析。
全文可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引言。
主要討論秦汉楚方言區的劃界與文獻的確定,上古楚方音研究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本論文研究意義,同時還介紹了本論文的語料來源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調類的討論。
我們分別對秦與西漢、東汉兩個時段楚方言區文獻韻語中的聲調問題進行考察。
統計結果表明,秦汉楚方言區文獻韻語中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長入變為去聲,陰聲韻與陽聲韻均有平、上、去三個聲調。
以甲類韻部作為觀察点,統計数據表明東漢時期長入與去聲的關係更為密切,同時長入與短入沒有通押的用例,表明東汉時期楚方言區文獻韻語中甲類韻部的長入已徹底地歸入去聲,不再與短入發生關係。
乙類韻部中,東漢時期長入與去聲的關係也較秦及西汉密切。
結合前面的分析,我們認為秦漢楚方言區文獻韻語中長入與去聲的合併在不同韻部内並非同步的,甲類韻部的合併進程速高於乙類韻部,同時長入與去聲的合併並非突變的過程,從西漢到東漢,長入與去聲、短入的關係發生著變化,表現為長入與短入關係逐渐疏遠,以致不再發生關係,最終變為去聲。
第三部分:韻部的討論。
論文首先從歷時、共時不同平面對秦漢楚方言區文獻中反映語音的资料進行了较為詳盡地描寫。
以合韻為切入口,著重討論了魚部與侯部、東部與冬部、支部與歌部、幽部與宵部、脂部與微部的合韻問题,初步得
到如下结論:①古侯部一等字與魚部合流是上古楚方音的特點。
②東冬合韻带有楚方音的色彩。
③歌支合韻带有楚方言的色彩。
東汉時期大量歌部支韻字併入支部,直至魏晉宋時期歌部支韻字與支部字完全合流,这一通語音變起初是發生在楚方言裹的。
④幽宵合韻與方音有關,帶有楚方言色彩。
古幽部的豪、肴、蕭韻字與古宵部宵韻字相押,並最終與其合併,这種通語音變起初是在方言中發生的,是秦汉時期楚方言、秦晉方言、蜀方言共有的特徵。
⑤脂微合韻首先在方言中產生,先秦時期無論是傳世文獻還是出土文獻,都表明楚方言裹脂微合韻現象較為突出。
第四部分:聲類的討論。
在整體描寫的基礎之上,對清鼻音、濁聲母、舌根音、複輔音等幾個問題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由於材料的局限性,本部分在探討與研究的深度上还存在一些不足,這些都是需要借助於其他材料來加以深化。
【关键词】:秦漢楚方言區調類韻部聲類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H171
【目录】:論文摘要6-7ABSTRACT7-110引言11-470.1秦汉楚方言區与楚方言區文献12-320.1.1楚語與楚方言12-140.1.2秦汉楚方言區的
劃界14-290.1.3秦汉楚方言區文獻的確定29-320.2研究綜述32-360.2.1上古楚方音研究現狀32-330.2.2上古楚方音研究存在的問题33-340.2.3秦漢楚方言區文獻中反映語音的资料及其研究34-360.3研究材料36-440.3.1秦漢楚方言區文人作品的韻語36-410.3.2秦汉楚方言區文人的音注材料410.3.3透露語音信息的楚方言詞410.3.4秦漢文獻中記载楚方言的音注材料41-420.3.5馬王堆汉墓帛書中的假借材料42-440.4研究方法44-470.4.1韻腳字系聯法44-450.4.2音系參照法450.4.3数理统計法45-460.4.4通假讀若直音集證法46-471調类的討論47-711.1上古漢語的聲調47-481.2秦汉時期的聲調48-491.3秦汉楚方言區文獻的聲調49-601.3.1秦及西漢時期楚方言區文獻的調類系統50-541.3.2东汉楚方言區文獻的調類系统54-601.3.3調類小結601.4秦漢楚方言區文獻的聲調異續60-711.4.1聲調異讀60-651.4.2個別韻字的聲調65-712韻部的討論71-1122.1概述71-762.2共時比較的描寫76-802.3歷時比較的描寫80-812.4合韻問题81-832.5分论83-1082.5.1魚部與侯部83-912.5.2東部與冬部91-952.5.3支部與歌部95-982.5.4幽部與宵部98-1032.5.5脂部與微部103-1082.6小結108-1123聲部的討論112-1313.1概述114-1163.1.1脣音1143.1.2舌音114-1153.1.3齒音1153.1.4牙喉音115-1163.1.5鼻音1163.2分論116-1313.2.1雙脣鼻音聲母116-1183.2.2濁聲母118-1263.2.3舌根音126-1283.2.4複輔音128-1314余论131-132附錄一:韻語部分132-178一秦漢楚方言區文人詩文韻譜132-155二長沙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韻語155-164三東漢以長沙為中心文人詩文韻譜164-178附錄二:通假音注
讀若標音材料178-225一長沙馬王堆汉墓帛書(楚人作品部分)通假字178-194二應劭的注音194-198三許慎的《說文解字》讀若音198-218四秦汉傳世文獻中楚方言的標音材料218-225附錄三:秦汉楚方言詞目表225-242參考文獻242-253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