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的制定ppt课件
学习方式的设计
定义: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 的取向。
注意: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 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 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
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 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
根据你的求学经历,你所理解的教学策略是怎样的? 有何依据?
代:启发式的、联系实际生活的;过渡应该是自然的 ;前后知识点的联系、整体成图,而非零碎的知识点 ;
二、学理研究中的教学策略是怎样的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策略是怎样演变而来的? 迪克-凯瑞和史密斯-瑞根的教学策略体系,对我
国教学设计策略体系的构建有何启示? 教学策略的内容是如何确定的?
全班作业展示
展示内容:教学目标的修改;
观摩要点:教学目标涵义的理解是否准确?行为动词是否具 体化?教学目标的领域划分是否有理有据?教学目标的内容 是否过于笼统或泛化?目标是否具有层次性?
展示方式:各小组的作业平铺在小组所在的桌子上; 全班相互观摩时间15分钟;
带着上述五个问题进行观摩;带上纸笔做记录。
学生15:我的相貌,没人嘲笑,但我的成绩不好,有的同学就嘲笑。
学生16:我身体太胖了,遭别人嘲笑,我自卑。
师:我也很自卑,因为曾经和我一样的人,今天和我的差距很大,他们或 当了官,或者很有钱,或者成为了文化学者。而我……
学生笑。
师:一个生活中的普通人,可能处在难过、痛苦,甚至自卑中的机会就多 了,我们要善待生活中的人,可不能象野鸭、母鸡、猫儿这些动物对待丑 小鸭一样。我们要尽量宽容大度,让身边的人感到温暖才对。
媒体选择。
史密斯-瑞根的教学策略体系
组织策略
导入阶段; 主体阶段; 结尾阶段; 评价阶段。
传递策略
教学媒体的选择; 分组的实施。
管理策略
教学时间的安排; 获取学习者所需的教学资
源的技巧。
课堂参与
如何直接搬用迪克-凯瑞、史密斯-瑞根的教学策略设 计教学是否可行?你的理由是什么?
探究学习
➢定义:探究学习是指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
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 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究世界的积极态度。 (施瓦布)
➢基本环节:
➢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学习者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
案例分析
参与环节:
如下两位老师在《丑小鸭》的教学中都设计了探究学习,你 认为他们设计得怎么样?如果请你帮他们修改,你会如何修 改?
T老师设计的《丑小鸭》第一课时中的探究学习:
熟读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思考:读懂了什么?没读懂的用 “?”标出。
2.分组交流谈故事的感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分组交流, 达成共识。(分组、合作、探究)
迪克-凯瑞的教学策略
教学内容的顺序:
内容顺序的确定; 内容组块大小的确定。
学习要素: ①教学预备活动; ②内容呈现; ③学习者参与; ④评价(Assessment) ; ⑤后续的活动(Followthrough activities)。
学生分组:
①在行为背景和学习背景 中是否需要进行社会交互 ?②陈述目标时,是否需 要社会交互?③在上述的 学习要素中是否需要进行 社会交互?④某种教学/ 学习过程的基本观点是否 认为需要进行社会交互?
F老师设计的《丑小鸭》一课的探究学习:
问题三:这几次逃离中,你看到小鸭具有怎样的性格?
学生13:倔强,执著。
学生14:勇敢,不达目的不罢休。
师生:因为怀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它勇敢顽强地去追求,这就是丑 小鸭的最大优点。
【探究阶段】
师:也许在初读丑小鸭时你没有想到它有这么突出的优点。其实,我们每 个人都有像丑小鸭的一面,对吗?或者说我们都是丑小鸭,你同意这种看 法吗?
组内讨论。
第4讲 教学策略的制定
王丽华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让我们共同走进
1 你所理解的教学策略是怎样的 2 学理研究中的教学策略是怎样的 3 教学策略的基本内容是怎样的 4 关于教学策略的问题讨论
制定教学策略的目的
前期分析 为什么
目标
是什么
策略
如何做
一、你所理解的教学策略是怎样的
上次的阅读作业中的教学策略问题: 中日教师关于教学策略的理解有何不同?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所隐含的教学策略 应该是怎样的?
你们组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策略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三、教学策略的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的确定(主要指各学科教学过程的阶段论,具 体的不同学科的不同内容,教学过程的阶段是不同的, 具体内容请自学);
学习方式的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请自学);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请自学)。
课堂参与
如果用探究学习的基本环节或萨奇曼的探究学习程序, 上述两位老师设计的探究学习可以如何修改?
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学习者要交流(发表)和论证他们提出的解释。
萨其曼的探究学习程序
基本程序:
展示问题 :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情境; 假设和收集资料; 提出新的假设,重新收集资料。该阶段并非探究训练模式的
必要阶段。如果收集的资料能说明假设,那么,这个假设就 成了解释的一部分; 得出结论 :主要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对探究方式和探究类型进行分析 。
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设计中,最初,教学策略是指加涅的《学习条件》 (1970年)中的教学事件。
如果从加涅的观点出发,对你们组所设计的教学策略可以如何 修改策略的 内涵和基本内容;
史密斯-瑞根根据他们在学校、企业培训等领域的研究,认 为教学策略主要是解决“怎样到达那里”的问题,他们认 为教学策略主要包括组织策略、管理策略和传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