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n the Status of Unm et Care Needs on Blood Donation and the Motivation Factors of Blood DonationSong Renhao et alHebei Blood Center,Shijiazhuang,050071AbstractObjective:The paper aimed at studying the status of unmet care needs among donating blood and the motivation factors ofblood donation,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cruitment of blood donors.Methods:the status of unmet care needs among donating blood and its motivation factors were surveyed with questionnaire.Results:Donate blood donor service demand is higher than before,the main demand is enough respect.And to non blood donors,blood donation way and knowledge was the main demand.The main unmet care needs among donating blood were no enough respect or bad impression on the blood stations,little sense of blood,inability to find someone to company them to donation,and complicated donation procedures,the main reason of blood donation is the love.And to non blood donors ,the main unmet care needs were don't know how to blood donation,not familiar with the blood stations system,no one request their donations,the main reason for no donation was no social pressure.Conclusion:To improve the recruitment of blood donors,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r own blood stations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increase the blood donation knowledge propaganda and raise people's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blood donation,use social pressure and encourage widespread participation in donation.Key WordsBlood donation;Care needs;Motivation factors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需求快速上升,而有偿献血转变到自愿无偿献血后,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但献血人数也有一定的减少,血液的供需不平衡带来了全国范围的季节性短缺或偏型性短缺。
要从根本上解决血液短缺的问题,就要优化献血氛围、提升献血服务水平,促使更多的适龄健康公民加入到献血队伍中来,定期参与无偿献血。
我国以往的献血者招募研究大多集中在献血知识的知晓率上,对影响献血的直接因素涉及不多,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献血者和非献血者对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探讨影响献血的促动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拟推动无偿献血的发展。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石家庄市、保定市随机调查1000人,收回有效问卷963份,有效回收率96.3%。
以有无无偿献血经历判为献血者和非献血者。
其中献血者510人,男235人,女275人;非献血者453人,男247人,女206人。
年龄在20-50岁,包括学生、工人、军人、自由职业者等不同阶层,文化程度小学至大学,调查者均自称身体健康。
1.2调查工具与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参考国内同类问卷[1-3]。
无偿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状况及献血促动因素调查宋任浩1魏晨玲2何路军11河北省血液中心,石家庄,050071;2石家庄市中医院,石家庄,050071摘要目的:了解无偿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状况及无偿献血促动因素,探索有效促进无偿献血招募思路。
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献血者和非献血者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及献血促动因素进行调查。
结果: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较高;献血者主要需求是获得足够的尊重,而非献血者的主要需求是献血途径和献血知识的认知;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主要有: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或对血站印象不好、自己献血对血站意义不大、找不到可以带领自己去献血的人、献血程序繁琐等,献血的主要原因是奉献爱心;而非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主要有不清楚怎么献血、对血站系统不熟悉、没人要求自己献血,不献血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社会压力。
结论:加强血站的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大献血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献血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社会压力,鼓动人们广泛参与献血是当前强化献血招募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无偿献血;服务需求;促动因素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 DOI.10.3870/YXYSH.2012.10.014第25卷第10期2012年10月医学与社会Medicine and SocietyVol.25No.10%Oct.201246··排序献血者百分比(%)非献血者百分比(%)1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或对血站印象不好26.3不清楚怎么献血31.22自己献血对血站意义不大22.1对血站系统不熟悉18.13找不到可以带领自己去献血的人14.8没人要求自己献血12.34献血程序繁琐12.1不知道自己献血的重要10.75献血费用高 6.2担心献血有损于健康10.66路程远 6.0抽不出时间 4.57抽不出时间 5.8路程远 4.38献血环境不理想 3.4担心血液被买卖 4.29其他 3.3其他 4.1调查问卷分为“您为什么不去献血”和“什么情况下你才会去献血”2部分。
问卷不署名,集中填写,当场回收,有缺项或漏填者不作为有效问卷。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献血服务需求现状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有16.4%的献血者在过去1年内有献血的愿望而没有献血,有9.7%的非献血者在过去1年内有献血的愿望而没有献血,表明献血者献血服务的需求较高。
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主要是(献血时)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非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主要是“不清楚怎么献血”、“对血站系统不熟悉”等献血途径和献血知识的认知上。
是否将“获得足够的尊重”作为献血服务的第一需求与所受教育程度有关,见表1。
献血者与非献血者主要需求得分比较见表2。
献血者与非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而阻碍献血的调查情况见表3。
促使献血者再次献血和非献血者献血的因素见表4。
表1献血者和非献血者主要需求得分比较人群人数获得礼遇和尊重献血途径和献血知识献血者5100.69±0.210.47±0.18非献血者4530.45±0.19 1.01±0.13t 5.528-5.851P<0.01<0.01表2“获得足够的尊重”与所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是否将“获得足够的尊重”作为献血者的第一需求所受教育程度t P 是30.1619.139<0.01否24.38表4促使献血者和非献血者献血的因素排序献血者百分比(%)非献血者百分比(%)1奉献爱心38.1社会压力33.42获得荣誉和尊重27.3家人需要或互助献血28.83社会压力15.9血液短缺21.54家人需要或互助献血12.5奉献爱心8.95血液短缺 6.2获得荣誉和尊重7.43讨论调查结果显示,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较高,献血者更渴望通过献血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而且其教育程度越高,期望值越高。
献血者的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的情况有: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或对血站印象不好(26.3%)、自己献血对血站意义不大(22.1%)、找不到可以带领自己去献血的人(14.8%)、献血程序繁琐(12.1%)等。
可见献血者的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的主要原因是献血者对献血过程中的服务不满意。
相关研究表明为献血者服务的过程是献血者实现其献血行为的过程,直接影响到公民对献血过程是否满意,是否愿意再次献血[4]。
所以说,缺乏工作人员与献血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缺乏工作人员交流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没有树立以献血者为中心的理念和新的适应现代社会的融入了追求人生质量和人生价值的医德观,没有转变卫生改革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心理失衡状态等,影响他们对献血政策的理解、影响了吸引、满足与保有献血者,从而不利于采供血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要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①要提高输血专业技术水平,包括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完善先进的医用设备等;②要有快捷方便的献血模式;③要有工作人员的星级服务。
要有高质量的硬件设施,包括站内指引、医师介绍和答疑解惑、环境清洁、停车便利等。
要改变以往“由上压下、由内而外”的行政导向,确立“由外而内”的顾客导向,增加无偿献血过程中的“人情味”,为无偿献血行为和相关组织树立更加正面的形象[5]。
非献血者的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的情况有:没人要求自己献血(31.2%)、对血站系统不熟悉(12.3%)、对血站系统不熟悉(12.3%)等,近3成的非献血者没有献血的原因是“没有人要求自己献血”,这和献血者的献血服务空缺有很大差异。
非献血者献血服务未满足主要表现在对献血途径和献血知识的认知上,说明献血相关知识的认知影响其对待献血的态度和行为[4]。
有调查显示,非献血者不显血的主要原因有2点,①对现行的无偿献血政策缺乏充分的了解:仅有36.5%的居民知晓无偿献血者可终身享受免费用血的政策、仅有11.7%的居民知晓无偿献血者本人5年内可累计享受无偿献血量5倍的医疗用血等;②对献血存有恐惧心理,还有认知上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