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的单元教学设计

圆的单元教学设计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画图,感知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环节三:
教的活动3 例1. (1)画线段
PQ=4cm ,并画出下列图形:到点P 的距离等于2cm 的点的集合;到点Q 的距离等于3cm 的点的集合; (2)在所画图中,到点P 的距离是2cm ,且到点Q 距离是3cm 的点有几个?在图中表示出来。

(3)在所画图中,到点P 的距离不大于2cm ,且到点Q 距离不小于3cm 的点的集合是怎样图形?把它画出来。

例2.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边AB=3厘米,AD=4厘米 (1)以点A 为圆心,3厘米为半径作⊙A ,则点B 、C 、D 与⊙A 的位置关系如何?
(2)以点A 为圆心,4厘米为半径作⊙A ,则点B 、C 、D 与⊙A 的位置关系如何?
(3)以点A 为圆心,5厘米为半径作⊙A ,则
点B 、C 、D 与⊙A 的位置关系如何?
学的活动3
1.⊙O 的半径10cm ,A 、B 、C 三点到圆心的距离分别为8cm 、10cm 、12cm ,则点A 、B 、C 与⊙O 的位置关系是:点A 在 ;点B 在 ;点C
在 。

2.⊙O 的半径6cm ,当OP=6时,点P 在 ;当OP 时点P 在圆内;
当OP 时,点P 不在圆外。

2. 已知:如图,BD 、CE 是△ABC 的高,M 是BC 的中点。

3. 试问:点B 、C 、D 、E 在以点M 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吗?
通过例题分析板演,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定义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6.板书设计
2.1圆
1、定义与要素:
运动的观点: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所形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圆。

集合的观点:圆也可以看作是到定点距离为定长的点的集合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作业纸
2、课课练,基础题和拓展题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几何画板演示教学,能够很好地理解圆的形成和点圆的数量与位置的变化关系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这节课的作业纸反映,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是对于根据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来确定半径的范围错误较多,对于数与形的结合思考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