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乃绐.为谒曰“贺钱万” 绐:假装 B.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延:请 C.二世使使者斩以徇.徇:示众 D.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属:交付,委托 解析:选A 。
绐:欺骗,诈说。
2.下列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仁而.爱人战胜而.不予人功B.⎩⎪⎨⎪⎧以.备诸侯盗兵袭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 C.⎩⎪⎨⎪⎧ 高祖因.狎侮诸客因.袭攻武关,破之 D.⎩⎪⎨⎪⎧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 解析:选C 。
A 项,连词,表示并列;连词,表示转折。
B 项,连词,表示目的;介词,把。
D 项,动词,到;结构助词“的”。
只有C 项中的两个“因”都是介词,“趁机”。
3.下列各句中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②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③无所诎④因以文谕项羽⑤乃详尊怀王为义帝⑥夫运筹策帷帐之中A .①②③⑤B .②④⑤⑥C .①②④⑤D .①③④⑥解析:选A 。
①“案堵”同“安堵”;②“内”同“纳”;③“诎”同“屈”;⑤“详”同“佯”。
4.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B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C .秦人大失望.. D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解析:选C 。
C 项,古今皆指因为希望未实现而不愉快。
A 项,“家人”,古指平民百姓,现指一家的人;B 项,“约束”,古指规约,现指限制使不超出范围;D 项,“无赖”,古指没有恃以谋生的手段,没有出息,现指蛮不讲理或品行不端的人。
5.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A .此非儿女子所知也B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C .不然,籍何以生此D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解析:选B 。
B 项和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
A 项为判断句;C 项为宾语前置句;D 项为定语后置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6~9题。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好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高祖竟酒,后。
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
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卒与刘季。
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事:从事 B .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竟:尽了,终了 C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 纵观:纵目观看 D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善:交好 解析:选C 。
纵观:任人自由观看。
这里是说秦始皇准许人们瞻仰他的车驾。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隆准而.龙颜黑质而.白章 B.⎩⎪⎨⎪⎧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 高祖为.亭长吾属今为.之虏矣 D.⎩⎪⎨⎪⎧吕公者.,好相人不宜踞见长者. 解析:选A 。
A 项,都是连词,表并列。
B 项,代词,他的;语气词,表期望。
C 项,动词,担任;表被动。
D 项,表句中停顿;……的人。
8.下列句子全都表现高祖与众不.同的一组是( ) ①不事家人生产作业②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③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④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⑤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⑥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A .①③④⑥B .②③④⑤C .②③⑤⑥D .①③④⑤解析:选A 。
②是武负、王媪的行为;⑤是说高祖性格中不好的一面。
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等到看到高祖身上有龙的怪现象后,到了年终,这两家就毁掉了高祖的欠据,免除了他的债务。
(2)(高祖)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吧!”(3)高祖也趁机戏弄众多宾客,他干脆就坐到了上座,也没有不安的感觉。
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
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
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
家贫,有姊。
”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
”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注】,以.姊为美人故也。
其官积功劳至大中大夫。
无文学,恭谨无与比。
及孝景即位,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
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
”号奋为万石君。
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
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
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
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
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
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
子孙遵教,亦如之。
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长子建为朗中令,少子庆为内史。
建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
是以上乃亲尊礼..之。
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
上谴,死矣!”甚惶恐。
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
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
万石君闻之,不食。
庆恐,肉袒请罪,不许。
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
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
”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
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
斯可谓笃行君子矣!【注】中戚里:长安城内住皇帝戚属的一条街。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小吏,侍.高祖侍:侍奉B.子孙有过失,不谯让..谯让:呵责C.虽齐鲁诸儒质行..质行:质疑(他的)行为D.是以上乃亲尊礼..之尊礼:尊敬并礼遇解析:选C。
质行:躬行,实行;即品行高尚。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B.人臣尊宠乃.集其门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虽.他皆如是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解析:选C。
介词,在;句中停顿,无义。
A.介词,因为;B.连词,竟然;D.连词,即使。
12.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万石君“恭谨无与比”的一组是()①号奋为万石君②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③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④乃谢罢庆⑤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⑥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解析:选B。
①为皇帝与石奋开玩笑的话,是说石奋一家荣耀无比;④对子教育管理严格,是从侧面写万石君的;⑥是写石建的性格特征。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石君出身低微,当时家中亲人也只有失明的母亲和姐姐了。
但是因为性格的恭敬谨严无人能比,虽无什么才能却被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仆。
B.无论是归老家居后的自己,还是对自己的子孙,万石君都严格要求。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谨慎小心是他性格的主要特征。
C.文章也揭露出朝臣外为恭谨而实际内心特别惶恐的心理状态,写了“马”字少了一笔就惊呼“上谴,死矣”,问车前有几匹马,还要一一挨着数才敢说六匹。
这样写人们的恭谨,也是对残酷现实的揭露。
D.司马迁认为石奋虽不善言谈,但却敏于行事。
因此他的教化不苛刻而成功。
他值得称为是行为忠厚的君子长者。
解析:选A。
“爱其恭敬”中的“爱”是喜欢的意思,非“信任”;“积功劳而至大中大夫”而不是“官至太仆”。
14.翻译下列句子。
(1)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然后儿子们互相责备,通过长辈的帮助说情,光着上身坚决地谢罪,称自愿改正错误,他才答应(吃饭)。
(2)石庆在儿子中是最简略随便的了,尚且这般谨慎。
(3)孔子有句话说“君子言语要迟钝,行动要迅速”,说的大概是万石君吧?参考译文:万石君名叫奋,姓石。
(当时)十五岁,做小官吏,侍奉高祖。
高祖和他谈话,喜欢他的恭敬,问他说:“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回答说:“我只有母亲,不幸失明。
家里贫穷,还有一个姐姐。
”高祖说:“你能跟随我吗?”他说:“愿意尽力效劳。
”于是高祖召他姐姐来封为美人,让石奋任中涓,把他家迁到长安城里的中戚里,这是因为姐姐做了美人的缘故。
他做官靠积累功劳当上了大中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