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诺思悖论”的存在条

“诺思悖论”的存在条

“诺思悖论”的存在条件内容提要:“诺思悖论”存在的前提条件是:(1)国家税收好象是统治者的私有财产;(2)国家似乎没有什么制度措施或其他措施来制约统治者对租金的贪娈追求。

总之,这个国家似乎是统治者的私有物,以至于统治者可以在租金最大化和税收最大化之间进行选择,并且常常选择了租金最大化。

满足上述条件的国家只能是****国家。

自由主义民主国家(以下简称民主国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诺思悖论”。

关键词:“诺思悖论”,民主国家,****国家人们谈论“诺思悖论”时,较少讨论导致该悖论的条件,往往并不指出它是否在任何国家都存在。

[1]这容易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不论是在民主国家还是在****国家,这一悖论都同样地存在着,没有什么差别。

本文的目的是要阐明:“诺思悖论”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国家一定存在这一悖论;民主国家的情况很复杂,但是,一般来说,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诺思悖论”。

1、“诺思悖论”的含义“诺思悖论”是说,国家的目的是双重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即在要素和产品市场上界定所有权结构—而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第二目的是在第一个目的的框架中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从而使国家税收增加;这两个目的并不完全一致,第二个目的包含一套能使社会产出最大化而完全有效率的产权,而第一个目的是企图确立一套基本规则以保证统治者自己收入的最大化,或者,如果我们愿意放宽单一统治者的假设,那么就是使统治者所代表的集团或阶级的垄断租金最大化;使统治者(和他的集团)的租金最大化的所有权结构与降低交易费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率体制之间,存在着持久的冲突。

一方面,没有国家就没有产权。

另一方面,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安排和产权交易,又是对个人财产权利的限制和侵害,会造成所有权的残缺,导致无效的产权安排和经济的衰落。

没有国家办不成事,有了国家又有很多麻烦。

这就是有名的“诺思悖论”。

不过,诺贝尔经济学奖1993年获得者道格拉斯·C·诺思自己并没有把国家的两个目的之间的冲突说成是“悖论”,更不用说是“诺思悖论”了。

所以,当中国听众向诺思询问如何解释“诺思悖论”时,他说他自己都不知道有一个“诺思悖论”。

租金最大化与社会产出最大化(税收最大化)不可兼得时,统治者常常选择多些租金少些社会产出。

在历史上,“诺思悖论”的典型例子是十五、十六世纪前后西班牙王权对“羊主团”的垄断特权的保护。

如果国王剥夺羊主团的垄断特权,并鼓励发展可耕地的所有权,本来是会出现农业繁荣、社会产出增加的。

但是,君主没有坐等农业发展结出硕果,而是选择了一条比他们前辈容易的道路,那就是对羊这种易于确定征税的物品(没有什么比出口羊毛更容易严密照管的了)征收货币。

1480年王室的文告命令撤除农民在公有地上圈占的土地;1489年文告对格拉纳达牧羊场的界限作了重新规划(扩大了);1491年的敕令禁止在格拉纳达圈地;1501年的土地租借法实际上允许羊主到任何地方放牧羊群,并允许羊主永远按最初规定的土地租金支付;如果羊群放牧不为土地主人所知,则可以不交付土地租金。

1539年对小麦实行最高限价,可耕农业的发展遭到了进一步的削弱。

在价格上涨的这个世纪,土地租金固定和小麦实行最高限价会造成什么后果是可想而知的,那就是从事可耕农业简直没有什么刺激,而对农业进行改进就更缺乏动力了;乡村人口锐减,各地一再发生饥荒。

2、导致“诺思悖论”的原因:已有的分析为什么“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呢?让我们来看看诺思自己的分析。

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国家”。

不同于政治学家的思路,经济学家诺思的思路是联系产权来分析国家的。

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界定和行使产权最终需要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在经济学家诺思的眼中,国家就是“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它因此处于界定和行使产权的地位。

既然国家可视为一种组织,那么关于企业的理论也就可以用来分析国家问题了。

这样,对于国家行为进行深层分析就开始依赖经济学。

[10]经济学家假定人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不相信国家是善良仁慈、没有私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组织,诺思也属于这一类经济学家。

他的国家模型考察的是一个有“统治者”的国家;统治者的目的是福利或效用最大化。

[11] 诺思认为,统治者的收入来源有两个。

一是歧视性地在要素和产品市场上界定所有权结构,从而使其租金最大化。

一是努力降低社会的各个经济单位之间的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从而使统治者的税收增加。

国家的两个目的分别与这项收入相对应。

总的来说,依我之见,国家的双重目的其实属于同一个总的目的,即收入总额最大化。

统治者能不能努力使两项收入都最大化从而使收入总额最大化呢?据说不能。

这两项收入无法同时最大化,因为国家的两个目标存在着内在的矛盾。

第二个目标包含一套能使社会产出最大化而完全有效率的产权,即只有在有效率产权的基础上才能使社会产出最大化,而第一个目标是企图确立一套基本规则以保证统治者自己收入的最大化。

统治者要使租金最大化(其措施是以国家权力干预市场,尽量多的限制生产要素的供给量,从而使其市场价格长期高于成本),就必然会降低社会总产出,最终减少统治者的税收。

统治者要使社会产出最大化,从而最大程度地增加税收,就必须建立一套最有效率的产权制度。

这就要求统治者放弃对生产要素供给量的限制,放弃对租金的追求,使市场尽可能接近成为完全竞争的市场。

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满足完全竞争的条件以及一些其他条件的市场能够导致社会稀缺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

[12]所谓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一样状态: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效用都不可能变大,除非其他人(至少一个)的效用变小。

显然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求所有生产要素都得到最优配置,交换达到均衡状态。

如果人为限制某些生产要素的供给量,交换就不会真正达到均衡状态。

对于任何一个统治者来说,租金最大化和税收最大化都是不可兼得的(见图1) 。

从图1可知,统治者可在光滑的曲线上“寻找”到一个均衡点。

是让OaOb,还是让OaOb,或者Oa=Ob,这并不完全是由统治者的偏好决定的这并不完全是由统治者的偏好决定的这并不完全是由统治者的偏好决定的这并不完全是由统治者的偏好决定的,,,,还取决于政治体制还取决于政治体制还取决于政治体制还取决于政治体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历史文化传统历史文化传统历史文化传统、、、、外来的竞争压力等等外来的竞争压力等等外来的竞争压力等等外来的竞争压力等等。

3、统治者面临的约束:诺思的分析诺思认为,统治者在追求最大收入时面临两种约束:竞争约束与交易费用约束。

[13]第一种约束是指统治者总存在对手:与之竞争的国家或本国内部的潜在统治者。

哪里不存在势哪里不存在势哪里不存在势哪里不存在势均力敌的替代者均力敌的替代者均力敌的替代者均力敌的替代者,,,,哪里存在的统治者就好似一个暴君哪里存在的统治者就好似一个暴君哪里存在的统治者就好似一个暴君哪里存在的统治者就好似一个暴君、、、、一个独裁者或一个一个独裁者或一个一个独裁者或一个一个独裁者或一个****君主君主君主君主。

替代替代替代替代者越是势均力敌者越是势均力敌者越是势均力敌者越是势均力敌,,,,统治者所拥有的自由度就越低统治者所拥有的自由度就越低统治者所拥有的自由度就越低统治者所拥有的自由度就越低,,,,选民手所保留的收入增长的份额也越大选民手所保留的收入增长的份额也越大选民手所保留的收入增长的份额也越大选民手所保留的收入增长的份额也越大。

第二种约束是交易费用约束。

统治者要支付的交易费用有两种,一是考核成本,一是统治者统治者统治者统治者与其代理人与其代理人与其代理人与其代理人(即官僚即官僚即官僚即官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必将耗费的成本。

统治者要监督与测量—或者说考核—经济活动中每个环节的投入与产出,来确保他对每一个不同的经济实体的垄断租金垄断租金垄断租金垄断租金最大化。

统治者参考考核成本来决定不同经济部门的不同产权结构。

哪里测量成本高于收益,哪里就会存在公共产权。

另一种交易费用是指统治者的代理人—即官僚—所耗费的统治者的垄断租金。

官僚的效用函数与统治者的效用函数并不一致。

图1, 国家的目标及其冲突[统治者面临的双重约束通常使统治者选择低效率的产权。

在竞争约束下,统治者将避免触犯有势力的选民。

如果势力接近候选统治者的集团的财富或收入受到产权的不利影响,那么统治者就会受到威胁,因而,统治者会同意一个有利于这些集团的产权结构而无视它对效率的影响。

有效率的产权也许导致国家的高收入,但是,由于交易费用会减少统治者的税收,统治者常常发现他的利益所在与其说是导致更激烈竞争状况的产权,不如说是准予垄断。

[15] 4、“诺思悖论”的预设前提:什么类型的国家?了解了“诺思悖论”之后,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国家是什么类型的国家?更明确的问题是:它是****国家,还是民主国家,或者其他什么类型的国家,如既有****国家的特征又有民主国家的特征的中间状态的国家?诺思说他的国家模型考察的国家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国家为获取收入,以一组服务—诺思称之为保护和公正—与“选民”作“交换”。

第二,国家象一个带有歧视性的垄断者那样活动,为使国家收入最大化,它将选民分为各个集团,并为每个集团设计产权。

第三,由于同时存在着能提供同样服务的潜在竞争对手,国家受制于其选民的机会成本。

[16]它是民主国家呢还是****国家?诺思没有明确地说明。

我们只能靠推理。

诺思考察的国家既有****国家的特征,也有民主国家的特征,以前者居多。

说它具有****国家的特征,是因为它有五个表现。

(1),国家有一个统治者,一般来说,他是终身制的。

诺思说,由于“统治者终有一死”及其他一些原因,国家是内在地不稳定的。

[17](2),统治者的国内“竞争”对手依靠“相对暴力潜能”特别是(现成的)“军事力量”来竞争[18],而不是依靠和平竞选来竞争。

(3),“革命将是由统治者的代理人或由相竞争的统治者或列宁主义者式的少数精英集团发动的宫廷式革命。

”[19]民主国家由于存在和平地权力更换机制,至今还没有发生过“革命”,所有这不象是谈论民主国家。

(4)税收好象是统治者的私有财产。

(5),家似乎没有什么制度措施来制约统治者对租金的贪娈追求。

这后两点最能反映****国家的特征:这个国家似乎是统治者的私有物,以至于统治者可以自由地选择是要租金最大化还是要税收最大化。

但是,诺思考察的国家也有一个民主国家的特征:它有“选民”;诺思有诺思有诺思有诺思有时也说统治者是时也说统治者是时也说统治者是时也说统治者是““““候选统治者候选统治者候选统治者候选统治者””””[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