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中医护理》辩证-八纲辨证
最新《中医护理》辩证-八纲辨证
表证与里证的鉴别
病因 起病 病程 病位 病情气
发热、恶寒、 苔薄、脉浮
里 ①脏腑功 缓 长 深 重
能失调; ②表不解 内传入里
③外邪直 中
脏腑证候为 主,不恶寒, 苔不薄,脉 不浮
二、 寒热
寒热——辨别疾病性质的 两个纲领,阴阳盛衰的具 体表现(阳盛则热,阴盛 则寒)。
脉数
虚实——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
虚实的概念——邪气盛则实, 精气夺则虚。
三、 虚实
机能活动
正气:机体抗病能力 对环境的适应力 自身修复力
邪气——破坏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导致疾病发生的 各种因素。
三、
虚实 ︱
虚证
1、虚证 特点:为机体正气不足的表现
病因病机:①先天禀赋不足; ②后天失养。
主证:由于有气、血、阴、阳 不足之别,现分述如下表。
舌象
苔薄 舌质红苔
脉象
浮 数
实证:体形壮实、精神亢奋、息高气粗、 舌苔厚腻 烦躁不安、腹痛拒按、二便闭塞。
里证:不恶风寒(详脏腑辨证)
舌红苔黄干
实有力 脉数
寒证:恶寒或畏寒、喜暖、肢冷倦卧,面 舌淡苔白润 迟或紧 阴证 色苍白,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实证八类基本证候
群。
八纲辨证是概括其他辨证的纲 领,它是根据病人的整体证候 表现之总和概括出来的规律。
疾病的临床表现虽然错综复杂, 但基本上可以用八纲来加以归 纳,找出疾病的关键,掌握要 领, 从而确立治疗的依据。
一、 表里 辨证
表里——辨别 病变部位、病 情轻重、病势 趋向的纲领。
一、 表里
病因病机:
①表不解内传入里;②外邪直中; ③脏腑功能紊乱。
主证:不恶寒,苔不薄,脉不浮, 以脏腑证候为主
一、 表里
︱
半表 半里
证
3、半表半里证
特点:病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 而在半表半里
病因病机:邪气不盛,不能直 入于里,正气不足,不能拒邪 于外
主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 苦咽干脉弦
二、 寒热
︱ 寒证
1、寒证 特点:机能活动衰减的证候
病因病机:
①感受寒邪;②久病伤阳; ③素体阳虚阴盛。
主证:恶寒或畏寒喜暖,肢冷 倦卧,面色 白,口淡不渴, 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淡苔 白而润滑,脉迟或紧
二、
寒热 ︱
热证
2、热证
特点:机体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
病因病机:①感受热邪;②素体 阳盛阴虚;③七情过激;④饮食 劳倦;⑤房事不节。
阴阳是辨证的总纲,既概括整 个病情,又可分析一个证候, 并且可以概括其他六纲。
辨别阴证阳证的关键在于辨别 寒热。
寒热定阴阳 寒—阴 热—阳
四、
阴阳 ︱
阴证
1、阴证
特点:阳气衰微,正气不足
病因病机:①机体的阳气虚衰; ②寒邪凝滞。
主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 畏寒肢冷,气短息低,口不渴 或喜热饮,便溏尿清,舌淡苔 白,脉沉迟微弱
三焦辨证
外感病的辨证
六经辨证
病因病机辨证——针对病因病机 辨证
八纲——阴阳、表 里、寒热、虚实
八纲辨证——根据 四诊所收集的资料
阳
阴
表
八
经过分析综合,把
疾病表现的类别、 实
八纲
里
纲
部位、性质、邪正
辨
盛衰情况,用阴阳、
虚
寒
热
表里、寒热、虚实
证
八纲归纳为阴证、
阳证、表证、里证、
寒证、热证、虚证、
阳虚证 形寒肢冷、面色
机体阳气不足
口淡不渴、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
脉弱
三、
虚实 ︱
实证
2、实证
特点:为邪气过盛反映的症 候——邪正斗争激烈阶段
病因病机:①外邪侵入正气未 伤;②内脏功能失调,代谢障 碍病理产物。
主证:体形壮实,精神亢奋, 声高息粗,腹痛拒按,大便秘 结或下痢热重,小便短赤,舌 苔厚腻,脉实有力
四、
阴阳 ︱
阳证
2、阳证
特点:阳气亢盛,正气不衰
病因病机:①阳气亢奋;②热 邪雍盛。
主证:精神烦躁,面赤身热, 气壮息高,口渴喜冷饮,便秘 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滑 数洪实
阳证与阴证的鉴别(八纲辨证简表)
症状
表证:恶寒(恶风)发热
热证:恶热喜冷、精神烦躁、面红目赤、
阳证
渴喜冷饮、小便秘结。
《中医护理》辩证-八纲辨证
举例1: 李XX 男 24岁
昨晚外出受凉,今晨觉恶寒,微发 热,头痛,咳嗽,气喘,痰稀白,无汗。
诊得: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分析:
病因病机——寒邪外侵(着凉) 病位——表(肺,皮毛) 性质——寒证 邪正斗争情况——病初起,邪盛正气 未伤
诊断:风寒束肺证
二、 辨 证 过 程
主证:恶热喜凉,渴喜冷饮,面 红目赤,烦躁不宁,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
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寒热 渴否 面 四 小便 大便 舌象 色肢
寒 恶寒 口淡不 苍 不 清长 溏稀 舌淡
证 畏寒 渴或喜 白 温
苔白
热饮
润
热 发热 口渴喜 红 灼 短赤 秘结 舌红
证 喜凉 冷饮 赤 热
苔黄
干
脉象 脉迟
︱ 表证
1、表证—外感病初起阶段 特点: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 病因病机:外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
主证:恶寒(恶风)发热,舌苔薄, 脉浮
兼证:鼻塞、头痛、咳嗽、身疼项 强、咽喉肿痛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苔薄、脉浮
一、 表里
︱ 里证
2、里证—病在脏腑、气血、骨髓 特点:病位深,病势重,病程长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病程
形态
疼痛 二便 舌象 脉象
虚证
多见 久病
表现为不足: 精神萎靡、身 倦乏力、气弱 懒言、消瘦。
隐隐 便溏、 舌淡 痛喜 尿清 嫩
按长
细弱
实证 多见 表现为有余亢 剧痛 便秘、 苔厚 实而
新病 盛、兴奋顽躁、
尿短 腻 有力
形体壮实、声
赤
高气粗。
四、 阴阳
阴阳—辨别疾病类别的纲领
虚证类型表
类型
主证
病因病机
血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 血液不足、不能濡养脏腑 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月经量少衍期 经脉组织器官。 或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
气虚证 面白无华、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乏 全身或某一脏腑机能减退 力、自汗、动则诸证加剧,舌淡脉虚弱。 而致。
阴虚证 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手足心热、小便 机体阴液亏损所致 短黄、舌红少苔、口干少苔、脉细数
辨——辨认,辨别。
证——证候。是疾病处于某一 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 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各面 的病理概括。
症——症状,疾病在某一个阶 段中反映的个别、表面、外在 的现象。
三、
辨证 方法
八纲辨证—各种辨证的总纲
脏腑辨证—各种辨证的基础,用 于内科病
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补充
卫气营血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