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考查内容:1.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能量平衡,能量代谢的测定,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及其测定。
2.体温及其调节: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知识点1: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一、可利用的能量形式:ATP(直接供能物质);磷酸肌酸(ATP的储存库)A型题1.(1992)关于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哪项是错误的:A 体内合成反应所需的能量均由ATP直接供给B 能量的生成、贮存、释放和利用都以ATP为中心C ATP的化学能可转变为机械能、渗透能、电能以及热能等D ATP通过对氧化磷酸化作用调节其生成E 体内ATP的含量绝少而转换极快答案:A 层次:记忆考点:ATP解析:体内合成代谢所需的能量不是全部由ATP直接供给,例如GTP参与DNA 的复制和转录、UTP参与糖原合成、CTP参与神经细胞脑磷脂和核酸的合成。
2.(1993,1994)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 葡萄糖B 脂肪酸C 磷酸肌酸D GTPE ATP答案:E 层次:记忆考点:ATP解析:ATP是体内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
二、能量来源:糖(70%);脂肪(30%);蛋白质A型题3.(1995)静息状态时,体内耗糖量最多的器官是:A 肝B 心C 脑D 骨骼肌E 红细胞答案:C 层次:记忆考点:脑的能量来源解析:脑的能量供应主要依赖于糖的氧化分解,是静息状态下消耗糖最多的器官。
三、能量利用:热能(最低形式的能量);机械能A型题4.(2005)机体各种功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中,最终不能转化为体热的是:A 心脏泵血并推动血液流动B 细胞合成各种功能蛋白质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D 肌肉收缩对外界物体做功E 内、外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答案:D 层次:记忆考点:能量的转换形式解析:总的来说,体内各种功能活动消耗的能量主要转化为热能,只有肌肉收缩消耗能量可以转化为机械能而非热能。
知识点2:能量代谢的测定一、测定原理: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代谢率= 热能+ 机械能二、相关概念1 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 L O2所产生的热量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影响因素代谢物质:糖1.0;脂肪0.71;蛋白质0.8呼吸运动:深快呼吸增加呼吸商A型题5.(1993)呼吸商数值不同表示:A 耗氧量不同B 产热量不同C 氧化的营养物质不同D 代谢水平不同E 以上都不对答案:C 层次:应用考点:呼吸商的影响因素解析:呼吸商主要受代谢的物质种类影响,因此呼吸上的数值不同可代表代谢的营养物质种类不同。
6.(1994)呼吸商是:A 在一定时间内机体摄入O2与呼出CO2量的比值B 呼出气与吸入气的比值C 一次呼吸中,机体呼出CO2的量与吸入O2量的比值D 呼出气与肺容量的比值E 一定时间内机体CO2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答案:E 层次:记忆考点:呼吸商的概念解析:呼吸商是指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
7.(1996,1997)食物的氧热价是指:A 1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B 食物氧化消耗1L氧时所释放的能量C 氧化1g食物消耗1L氧时所释放的能量D 1g食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E 1g食物在体外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答案:B 层次:记忆考点:氧热价的概念解析:氧热价是指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 L O2所产生的热量。
8.(2007)下列选项中,能引起呼吸商增大的是:A 长期饥饿B 患糖尿病C 代谢性碱中毒D 肺通气过度答案:D 层次:应用考点:呼吸商的影响因素解析:呼吸商受代谢的物质种类和呼吸运动的影响。
肺通气过度时呼出的CO2增多,可导致呼吸商增大。
而长期饥饿时,机体主要依赖蛋白质代谢供能;糖尿病患者糖代谢障碍,主要依赖脂肪代谢供能;代谢性碱中毒患者肺通气量减少,均可导致呼吸商减小。
9.(2014)下列情况下,呼吸商测定值接近于0.7的是:A 多食而肥胖 B. 酸中毒 C. 糖尿病 D. 长期饥饿而明显消瘦答案:C 层次:应用考点:呼吸商的影响因素解析:呼吸商是指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
呼吸商受三种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比例影响,在一段时间内以哪种营养物质氧化分解为主,呼吸商就会接近于该营养物质。
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受到影响,机体主要依靠脂肪分解代谢提供能量,其呼吸商会接近于脂肪的呼吸商(0.71);长期饥饿的患者主要依靠蛋白质分解提供能量,其呼吸商会接近于蛋白质的呼吸商(0.80);肥胖的患者虽然多食但仍然进食的是混合膳食,呼吸商应在0.85左右。
此外,呼吸商还受CO2排出量的影响,酸中毒时由于患者呼吸加深加快,CO2的排出量增多,因此可导致呼吸商增大。
10.(2017)关于食物氧热价的叙述,正确的是:A 食物氧热价分为生物热价和物理热价B 蛋白质的氧热价随耗氧量改变而改变C 指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D 指1克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答案:C 层次:记忆考点:热价+氧热价解析:氧热价是指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 L O2所产生的热量(答案C正确)。
1 g 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成为该食物的热价,分为生物热价和物理热价(选项A和D错误)。
三、最简便测定方法:非蛋白呼吸商= 0.82;氧热价= 20.20能量代谢率= 耗氧量* 氧热价A型题11.(1988,1990,2011)临床上测定能量代谢时,为了简洁,只需(必须)测定:A 一定时间内的CO2产生量B 非蛋白氧热价C 非蛋白呼吸商D 一定时间内的氧耗量答案:D 层次:记忆考点:能量代谢率最简便测定方法解析:能量代谢率最简便的测定方法是假设非蛋白呼吸商为0.82,对应的氧热价为20.20,只需测量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乘以氧热价即可计算出相应的能量代谢率。
知识点3: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肌肉活动:影响最显著精神活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概念: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蛋白质最为显著环境温度:20~30 ℃(最适温度)A型题12.(2003)影响能量代谢最主要的因素是:A 寒冷B 高温C 肌肉活动D 精神活动E 进食答案:C 层次:应用考点:呼吸商的影响因素解析:肌肉活动是影响能量代谢最主要的因素。
13.(2008,2004)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显著的食物是:A 糖类B 脂肪C 蛋白质D 无机盐答案:C 层次:记忆考点:食物特殊动力效应解析:三大营养物质中,蛋白质的食物特殊动力效应最显著、持续时间最长。
X型题14.(2016)下列情况下,能使机体能量代谢显著提高的有:A 天气寒冷B 天气炎热C 焦虑烦恼D 病理性饥饿答案:ABC 层次:理解考点:能量代谢的影响因素解析:依据能量代谢的影响因素,能使机体能量代谢显著提高的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选项C正确)、食物特殊动力效应(选项D错误)、偏离最适温度(选项A、B正确)。
知识点4:基础代谢一、基础状态:人体处在清醒、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X型题15.(2010)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条件有:A 于清晨醒后不久测定B 测定时取坐位C 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D 室温保持在20~25 ℃答案:ACD 层次:记忆考点:基础状态解析:基础代谢率是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率。
基础状态包括清晨(选项A正确)、处于清醒状态,保持静卧(选项B错误)、肌肉放松,无精神紧张,禁食12小时以上(选项C正确),室温保持在20~25℃(选项D正确)。
二、正常范围:±15%三、影响因素性别:男性> 女性年龄:负相关体表面积:正相关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激素具有产热作用A型题16.(1989)以下有关“基础代谢率”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男子的基础代谢率平均比女子的高B 幼儿的基础代谢率比成人的高C 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低D 体重相同的人,其基础代谢率较接近E 基础代谢率同体表面积之间具有比例关系答案:D 层次:记忆考点:基础代谢率的影响因素解析:基础代谢率与体表面积而非体重成正比,因此,体表面积相同的人,其基础代谢率较接近。
此外,基础代谢率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男性基础代谢率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基础代谢率逐渐降低。
17.(2006)下列哪种情况下,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A 肢端肥大症B 甲状腺功能亢进C 糖尿病D 呆小症E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答案:B 层次:记忆考点:基础代谢率影响因素解析:甲状腺激素具有显著的产热效应,因此,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常导致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
知识点5:体温的正常值及生理性波动一、体温的正常值36 ~ 37.4 ℃二、体温的生理性波动:清晨最低,午后最高性别女性> 男性月经周期:卵泡期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升高年龄:儿童、青少年较高;老年人较低A型题18.(1995)运动时,下列哪一种叙述不正确:CA 因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增加,引起肺泡通气量增加B 由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增加,引起心输出量增加C 因蒸发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下降D 活动肌肉的小动脉舒张,而不参加运动的肌肉及内脏小动脉收缩E 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增加氧的利用答案:C 层次:应用考点:运动对机体的影响解析:运动时呼吸幅度加大、频率加快,肺泡通气量增加(选项A正确);搏出量增加和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选项B正确);肌肉的产热量大量增加常导致体温升高(选项C错误);为增加收缩肌肉的血液供应,参与运动肌肉的小动脉舒张,而不参加运动的肌肉及内脏小动脉收缩(选项D正确);肌肉代谢生成CO2增多以及缺氧,使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降低,氧解离曲线右移,增加氧的释放利用(选项E正确)。
19.(2015)下列关于体温正常变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通常成年人体温高于儿童B 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高于男性0.3℃C 育龄期女性基础体温以排卵日为最高D 体温昼夜变化可超过1℃答案:B 层次:记忆考点:体温的生理波动解析:体温的生理波动包括:①日节律,清晨最低,午后最高,昼夜变化不超过1℃(选项D错误);②性别,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高于男性0.3℃(选项B正确),育龄期女性在月经周期中,体温在卵泡期较低,排卵日最低(选项C错误),排卵后升高;③年龄,儿童和青少年体温较高(选项A错误),老年人体温偏低。
X型题20.(2008)下列关于体温正常变动的叙述,正确的有:A 一昼夜中清晨较低,午后较高B 成年男子体温平均较女子高C 新生儿体温偏高D 老年人体温偏低答案:ACD 层次:记忆考点:体温的生理波动解析:体温具有日周期的波动,一般清晨体温较低、午后较高(选项A正确);女性体温略高于男性(选项B错误);随年龄增长而降低(选项C、D正确)。
知识点6:机体的产热反应一、产热器官和方式:基础代谢产热(安静);食物特殊动力产热骨骼肌:运动产热;战栗产热(寒冷)褐色脂肪组织:非战栗产热(寒冷)产热机制:解耦联蛋白A型题21.(2010)新生儿棕色脂肪组织具有产热功能的关键性生物分子是:A 瘦素B 解耦联蛋白C 增食因子D 脂联素答案:B 层次:记忆考点:褐色脂肪组织产热机制解析: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内膜的解耦联蛋白使氧化与ATP生成脱偶联,减少ATP的生成,增加产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