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炎(病理学)

肺炎(病理学)


小叶性 肺 炎
※2.病理变化
镜下 • (1)细支气管内化 脓性炎; • (2)周围肺组织的 渗出性炎; • (3)邻近肺泡的代 偿性肺气肿。
细支气管粘膜 周围肺泡腔内 有坏死,腔内 也有脓液渗出。 有脓液渗出。
• 小叶性肺炎
3.临床病理联系
• 1.可有发热等毒血症表现。 • 2.咳嗽、咯痰——支气管炎性渗出物刺激所致 (粘液脓痰)。 • 3.呼吸困难、紫绀——支气管通气和肺泡换气 障碍。 • 4.细湿罗音——肺泡内渗出物。
(一)病因 1. EB病毒
2.化学因素 3.家族遗传因素
(二)病变
结节型 菜花型
粘膜下型 浸润型 溃疡型 好发部位 顶壁>侧壁和隐窝>前壁
(二)病变组织学类型
1、鳞癌 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2、腺癌 高分化癌 低分化癌
3、泡状核细胞癌
4、未分化癌
(三)扩散特点
1.直接蔓延 向上: பைடு நூலகம்底、颅内 向外: 中耳
细菌性肺炎小结
• 最常见的成人肺炎类型.
• 根据临床病理改变可分为:大叶性、小 叶性等. • 均属细菌感染引起的渗出性炎.
• 共同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咳痰、胸 痛、呼吸困难、缺氧. • 临床诊断依据:体征,X-ray表现,细 菌分离鉴定.
二、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一)病原:
流感及副病毒 合胞病毒
脓胸
感染性休克
机 化 性 肺 炎
肺 肉 质 变
肺 脓 肿
(二)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
概念:以细菌混合感染致细支气管为中 以中性粒细胞渗出(吞噬细菌 病因:混合感染 病变:化脓性炎 人群:老、弱、病、小
什么是化脓性炎? 预后:可较多较重 程度坏死的炎症。
心的肺小叶的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特征。 变为脓细胞)为主,伴有不同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 疾病
第二节 肺炎(p179)
概述
(一)肺炎的概念
1、广义肺炎:指一切肺部炎性疾患。
2、狭义肺炎:指肺急性渗出性炎症。
(二)肺炎的类型复杂,可按病因、 病变部位和范围及性质分类。
肺炎
• 细菌性肺炎 • 病毒性肺炎 • 支原体肺炎
病原体分离
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1.病因及发病机理
90%由肺炎链球菌(青
霉素等有效)引起,在 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醉 酒、淋雨、劳累等), 细菌乘虚而入. 病变起始于肺泡,迅速 波及整个肺大叶,以肺 泡内渗出大量纤维素为 特点。
pneumococcus
※2.病变及联系 (1) 充血水肿期
(第1~2天)
临床表现 毒血症表现:寒战、高热. 呼吸系统:咳嗽咳痰. 听诊:湿性罗音。 X线: 病变处片状模糊阴影 实验室:白细胞升高,痰中常可查见细菌 Red, edematous 肺泡壁充血, 肺肿胀,色红. 。 肺泡腔水肿。

X-线诊断
气管
主支气管 The lower respiratory叶支气管 tract 段支气管
细支气管
终末、呼吸性 细支气管 肺泡管、肺泡囊 肺泡
小 叶
大 叶
一、细菌性肺炎
(一)大叶性肺炎
概念:以肺炎球菌致肺泡内弥漫至一大
叶的纤维素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特征。
病因:肺炎球菌 范围:肺泡-大叶 病变:纤维素性炎 人群:多见于青壮年 预后:多良好
※2.病变及联系 (2) 红色肝样变期
(第3~4天)
临床表现 毒血症表现:寒战、高热. 呼吸系统:咳铁锈色痰,胸痛、呼吸困难 、紫绀等缺氧症状. 叩诊:浊音. 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 肺泡壁充血; X线: 病变处大片致密阴影. 为什么会有铁锈色痰? 噬,形成含铁血黄素混入痰中. Red, edematous 肺泡腔有纤维素渗出 肺色红,质实. 实验室:白细胞升高,痰中可查见细菌。 及红细胞漏出。
向前: 鼻腔、眼眶
向后: 颈脊髓
2.转移
(1)淋巴道转移 (2)血道转移
颈部淋巴结 无痛性肿大
临床病理联系 部位特殊,较难发现。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极其重要。 常以颈部出现肿块为首发症状,伴有 涕血、耳鸣、鼻塞、头痛等要予以重视, 尤其是对于高危地区人群。 对放疗敏感。
一、肺癌
概述:
腺病毒 麻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二)病变特点 1、病变部位:主要在肺间质。
病变特点
• 临床体征与症状不 符—非典型性肺炎. • 肺间质、肺泡壁充血、 水肿、淋巴细胞等浸 润,导致肺泡壁明显 增宽,肺泡腔内无或 少有炎性渗出。 • 如严重或合并细菌感 染,病变可较复杂严 重. • 病毒包涵体具有诊断 意义。
• 5.X线——散在灶状阴影。
4、并发症
心衰
呼衰 败血症 脓毒血症
支气管扩张症
思考: 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有何区别 ?
病因: 病因:肺炎球菌 范围: 范围:肺泡-大叶
混合感染
细支气管-小叶
病变: 病变:纤维素性炎 化脓性炎 人群: 人群:多见于青壮年 老、弱、病、小 预后: 预后:多良好 可较多较重
于机体免疫的启动).
• 消散期 正常肺组织 肺泡腔内大量纤维素被 溶解,消散; 肺泡壁恢复.
3、
肺肉质变
肺脓肿
合并症
目前已不常见,但在机体抵抗力较差等情况 仍会有相应的并发症。 脓气胸 由于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 纤维素性渗出物不能完全吸 纤维素性胸膜炎 收清除由肉芽组织机化,x线 可遗留永久性阴影。 败血症、脓毒血症
质性炎症。 • 肺炎支原体的生物学行为介于细菌 和病毒之间,正常存在患者的口鼻 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多发生 于青少年,以冬春季常见。
病理变化 • 特点为引起整个呼吸道以及肺组织的 非化脓性炎。 • 病变:肺泡间隔明显增宽,充血水肿, 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肺泡腔可有少 量的炎性渗出物. • 气管、支气管和周围的肺组织的间质 亦可有充血水肿,慢性炎细胞浸润。
临床病理联系 • 1. 低热、咽痛、乏力头痛等. • 2.剧烈干咳、气促、胸痛 . • 3.X线:肺纹理增粗、网状、斑片状 阴影. • 预后 良好,死亡病例很少.
肺炎的共同特征
• 炎性渗出/炎性浸润
性质、部位

感染+呼吸 困难
病变形式和程度取决于
病原体种类和毒力
感染方式和炎症扩散途径 病人的抵抗力
如波及肺泡,渗出的浆液浓缩及受空气挤压 ,在肺泡腔面形成一层红染膜状物。
透明膜的形成 会影响到气体 交换。
肺透明膜
病理临床联系
1、主要临床症状:无痰 、呛咳、 缺 氧等。 2、预后良好,但坏死严重者可以在 短时间内发生死亡,治愈者可留
下瘢痕或合并支扩。
三、支原体肺炎
概念:
• 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肺间
左 肺 大 叶 性 肺 炎
颜色灰白、灰黄,质 实如肝.
大叶性 肺炎
灰色 肝样变期
渗出成分以大量纤维 素及中性粒细胞为主.
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
中性粒细胞 纵横交错红色丝网状 的纤维素.
肺泡腔内的纤维素及中性白细胞
※2.病变及联系 (4)溶解消散期
(第7天)
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 纤维素被溶解主要依 有赖于白细胞(有赖 X线: 阴影变淡并逐渐恢复正常(1-3周). 赖于何种成分?
(二)组织学类型
1、鳞状细胞癌
肺鳞癌
有癌巢及角化 珠(与分化程 度有关)。
肺鳞癌
2、腺癌
(1)一般的腺上皮癌
肺 腺 癌
小细胞癌
燕麦细胞癌
大细胞癌
扩散途径:
(一)直接蔓延
(二)转移 临床病理联系:
咳嗽 血痰 气急 胸痛 肺萎陷 肺气肿 瘘
胸腔积液 上腔静脉综合征 Horner综合征
异位内分泌作用及副瘤综合征…...
范围:细支气管-小叶
1.病因及发病机理
由 多 种 病 菌 混 合 感 染 (抗生素联用)引起, 在 机 体 抵 抗 力 下 降 时 肺炎球菌 (继发于麻疹、百日咳、葡萄球菌 长期卧床等),细菌乘 流感嗜血杆菌 虚而入.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2.病理变化
多个散在灰红灰黄 实变病灶(可融合), 切面隆起,外围充血 水肿. 病灶中央可见细支气 管。 两下肺病变较重。
病因: 吸烟 大气污染 其他. 组织发生:
支气管粘膜上皮 支气管腺体 肺泡上皮
病理变化:
(一)眼观
类型
1、中央型
中央型 肺 癌
中央型 肺 癌
2、周围型
周围型 肺 癌
3、弥漫型
弥 漫 型 肺 癌
4、早期肺癌
管内型 管壁浸润型 管壁周围型
5、隐性肺癌
原位癌
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浸润癌 临床痰检阳性 其他阴性
※2.病变及联系 (3)灰色肝样变期
(第5~6天)
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咳粘液脓性痰,胸痛、缺氧症 状有所减轻. 叩诊:浊音或实音(肺泡腔渗出造成). 肺泡壁充血; X线: 病变处大片致密阴影. edematous Red, 肺泡腔有大量纤维素渗 肺色灰白,质实. 实验室:痰中不易查见见细菌。 出及中性粒细胞渗出。

确诊依赖于
病原体分离+形态学诊断
第五节
常见恶性肿瘤
二、鼻咽癌
流行病学特点 鼻咽癌的发病率以中国的南方较高, 如广东、广西、湖南等省,特别是广东 的中部和西部的肇庆、佛山和广州地区 更高。 就全国而言,鼻咽癌的发病率由南到 北逐渐降低,如最北方的发病率不高于 2~3/10万。
概念:原发于鼻咽粘膜上皮组 织的恶性肿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