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1=∠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知∠1=∠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如图,在周长为12的菱形ABCD中,AE=1,AF=2,若P为对角线BD上一动点,则EP+FP的最小值为( )
【答案】C
【解析】
分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
详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时”相对的字是“奋”;
“代”相对的字是“新”;
“去”相对的字是“斗”.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立方体的11种展开图的特征.
17.如图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请问展开前与“我”字相对的面上的字是()
A.是B.好C.朋D.友
【答案】A
【解析】
【分析】
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
【详解】
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我”与“是”是相对面,
“们”与“朋”是相对面,
【详解】
解:如图,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矩形,则这圈金属丝的周长最小为2AC的长度.
∵圆柱底面的周长为4dm,圆柱高为2dm,
∴AB=2dm,BC=BC′=2dm,
∴AC2=22+22=4+4=8,
∴AC=2 dm,
∴这圈金属丝的周长最小为2AC=4 dm.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此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高等于圆柱的高,本题就是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矩形,“化曲面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
【详解】
根据题意得,点 从点 运动到点 时以及从点 运动到点 时是一条线段,故选项C与选项D不合题意;
点 从点 运动到点 时, 是 的二次函数,并且有最小值,
∴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不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通过分类讨论,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y与x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解决问题.
14.如图,将三个同样的正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放置,如果 °, °时,那么 的度数是()
A.15°B.25°C.30°D.45°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2=∠BOD+EOC-∠BOE,利用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即可求得∠BOD和∠EOC的度数从而求解.
【详解】
∵∠BOD=90°-∠3=90°-30°=60°,
∵AF=2,AE=1,
∴DF=AE=1,
∴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EF′=AD=3.
∴EP+FP的最小值为3.
故选C.
考点:菱形的性质;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3.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C=∠DFE=90°,∠A=45°,∠E=60°,点F在CB的延长线上.若DE∥CF,则∠BDF等于()
7.下列各图经过折叠后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只要有“田”“凹”“一线超过四个正方形”字格的展开图都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详解】
解:A、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不符合题意;
B、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不符合题意;
A.1B.2C.3D.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作F点关于BD的对称点F′,则PF=PF′,连接EF′交BD于点P.
∴EP+FP=EP+F′P.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E、P、F′在一条直线上时,EP+FP的值最小,此时EP+FP=EP+F′P=EF′.
∵四边形ABCD为菱形,周长为12,
∴AB=BC=CD=DA=3,AB∥CD,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 与 不相等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对顶角解】
解:A、根据对顶角相等可知,∠1=∠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1+∠2=90°,∠1与∠2不一定相等,本选项符合题意.
C、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不符合题意;
D、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缺少一个底面,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解题时勿忘记四棱柱的特征及正方体展开图的各种情形.
8.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C平分∠DOB,∠COD=55°45′,则∠AOD=()
A.68°30′B.69°30′C.68°38′D.69°38′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平分,求出∠COB,再利用互补求∠AOD
【详解】
∵OC平分∠DOB,∠COD=55°45′
∴∠COB=55°45′,∠DOB=55°45′+55°45′=111°30′
∴∠AOD=180-111°30′=68°3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角度的简单推理,计算过程中,设计到了分这个单位,需要注意,分与度的进率是60
A.30°B.25°C.18°D.1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 和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再根据 ,即可求出 的度数.
【详解】
∵∠C=90°,∠A=45°



∵∠DFE=90°,∠E=60°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板的角度问题,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性质和角平分线定理,解题关键是熟记角平分线定理.
10.把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如图),请根据各面上的图案判断这个正方体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通过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去理解和掌握几何体的展开图,要注意多从实物出发,然后再从给定的图形中辨认它们能否折叠成给定的立体图形.
20.如图,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摆放位置中 的图形的个数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直角三角板可得第一个图形∠β=45°,进而可得∠α=45°;根据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可得第二个图形、第四个图形中∠α=∠β,第三个图形∠α和∠β互补.
【详解】
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第一个图形∠α=∠β=45°,
A.30°B.25°
C.20°D.15°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1+∠2+45°=90°,∴∠2=90°﹣∠1﹣45°=25°,
12.如图,在 中, , 是 的平分线, 是 上一点,以 为半径的 经过点 .若 , ,则 的长为()
A.6B. C. D.8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过点 作 于 ,可证 ,所以 , .又 ,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 .设 .因为 ,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解即可.
【答案】B
【解析】
【分析】
依据直线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线段的性质以及中点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正确;
②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错误
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
④点B在线段AC上,如果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正确;
故选B.
19.如图,直线 ,将一块含 角的直角三角尺( )按所示摆放.若 ,则 的大小是()
“好”与“友”是相对面.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
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②连接两点的线段叫两点的距离
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④点B在线段AC上,如果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
A.①B.②C.③D.④
16.如图, 为等边三角形,点 从A出发,沿 作匀速运动,则线段 的长度y与运动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大致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点P从点A运动到点B时以及从点C运动到点A时是一条线段,故可排除选项C与D;点P从点B运动到点C时,y是x的二次函数,并且有最小值,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不合题意.

故 的最小值是1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正方形的性质,解此题通常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出.
5.如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展开图,图中六个正方形内分别标有“新”、“时”、“代”、“去”、“奋”、“斗”、六个字,将其围成一个正方体后,则与“奋”相对的字是( )
A.斗B.新C.时D.代
4.如图,在正方形 中, 是 上一点, , 是 上一动点,则 的最小值是()
A.8B.9C.10D.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连接DE,交AC于P,连接BP,则此时PB+PE的值最小,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详解】
解:如图,连接 ,交 于 ,连接 ,则此时 的值最小
∵四边形 是正方形
关于 对称
9.如图,AB∥CD,EF平分∠GED,∠1=50°,则∠2=()
A.50°B.60°C.65°D.7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