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环境空气和废气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四、问答题1.简述环境空气监测网络设计的一般原则。
③答案:监测网络设计的一般原则是:(1)在监测围,必须能提供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质量信息。
(2)监测网络应考虑获得信息的完整性。
(3)以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为基础,根据监测的目的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寻求优化的、可操作性强的监测方案。
(4)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影响监测点位的其他因素。
2.简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
⑧答案: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是:(1)点位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应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围的空气污染水平和变化规律。
(2)应考虑各监测点之间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使各个监测点取得的监测资料具有可比性。
(3)各行政区在监测点位的布局上尽可能分布均匀,以反映其空气污染水平及规律;同时,在布局上还应考虑能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空气污染源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
(4)应结合城市规划考虑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布设,使确定的监测点位能兼顾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3.环境空气样品的间断采样的含义是什么?①答案;指在某一时段或1 h采集一个环境空气样品,监测该时段或该小时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所采用的采样方法。
4.简述什么是环境空气的无动力采样。
①答案:指将采样装置或气样捕集介质暴露于环境空气中,不需要抽气动力,依靠环境空气中待测污染物分子的自然扩散、迁移、沉降等作用而直接采集污染物的采样方式。
5.环境空气24 h连续采样时,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①答案: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采样头、采样总管、采样支管、引风机、气体样品吸收装置及采样器等组成。
6.用塑料袋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③答案:充足气后,密封进气口,将其置于水中,不应冒气泡。
7.新购置的采集气体样品的吸收管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③答案;将吸收管装适量的水,接至水抽气瓶上,两个水瓶的水面差为1 m,密封进气口,抽气至吸收管无气泡出现,待抽气瓶水面稳定后,静置10 min,抽气瓶水面应无明显降低。
8.环境空气中颗粒物采样结束后,取滤膜时,发现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处理?③答案:表示采样时漏气,则本次采样作废,需重新采样。
五、计算题空气采样时,现场气温为18℃,大气压力为85.3 kPa ,实际采样体积为450 ml 。
问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是多少?(在此不考虑采样器的阻力)③答案:()()L V 36.03.101182733.8527345.00=⨯+⨯⨯=第二节 污染源采样四、问答题1.简述固定污染源移动采样的含义。
答案:用一个滤筒在已确定的采样点上移动采样,各点采样时间相等,由此可求出采样断面的平均浓度。
2.简述在锅炉烟尘测式时,鼓风、引风和除尘系统应达到的要求。
答案;鼓风、引风系统应完整、工作正常、风门的调节应灵活、可调。
除尘系统运行正常、不堵灰、不漏风、耐磨涂料不脱落。
3.什么是动压平衡等速采样?答案:利用装置在采样管上的孔板差压与皮托管指示的采样点气体动压相平衡来实现等速采样。
4.简述烟尘采样中的移动采样、定点采样和间断采样之间的不同点。
答案:移动采样:是用一个滤筒在已确定的各采样点上移动采样。
各点采样时间相等,求出采样断面的平均浓度。
定点采样:是分别在每个测点上采一个样,求出采样断面的平均浓度,并可了解烟道断面上颗粒物浓度变化状况。
间断采样:是对有周期性变化的排放源,根据工况变化及其延续时间分段采样,然后求出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5.过剩空气系数α值愈大,表示实际供给的空气量比燃料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愈大,炉膛里的氧气就愈充足。
空气系数是否愈大愈好,愈有利于炉膛燃烧?为什么?答案:当过剩空气系数过大时,则会因大量冷空气进入炉膛,而使炉膛温度下降,对燃烧反而不利。
6.已知烟道截面积(F )和工况下湿排气平均流速(Vs ),试写出工况下湿排气流量(Qs )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答案:Qs= Vs ×F ×3 600(m 3/h )7.简述燃煤工业锅炉中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
答案:每耗用一吨煤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量。
8.简述干湿球法测定烟气含湿量的原理。
答案;使烟气在一定的速度下通过干、湿球温度计,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和测点处烟气的压力,计算出烟气的水分含量。
9.计算除尘器效率的公式分别有:(1)η(%)=(C j —C c )/C j ×100%(2)η(%)=[(C j ×Q j )一(C c ×Q c )]/(C j ×Q i )×100%(3)η=η1+η2一η1×η2试问以上三个计算公式,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答案:(1)式用在除尘器系统无漏风时;(2)式用在除尘器系统有漏风时;(3)式用在两级除尘器串联时。
五、计算题1.已测得某台除尘器出口管道中的动压和静压分别是0.427 kPa、—1.659 kPa,进口管道中的动压和静压分别是0.194 kPa、—0.059 kPa,试计算这台除尘器的阻力。
答案:除尘器出口管道中的全压:P出= —1.659+0.427= —1.232(kPa)除尘器进口管道中的全压:P进= —0.059+0.194=0.135(kPa)除尘器的阻力:△尸=P进—P出=0.135—(—1.232)=1.367(kPa)2.干湿球法测定烟气中含湿量。
已知干球温度(ta)为52℃,湿球温度(tb)为40℃,通过湿球表面时的烟气压力(R)为—1 334 Pa,大气压力(统)为101 380 Pa,测点处烟气静压(P s)为—883 Pa,试求烟气含湿量(X sw)的百分含量[湿球温度为40℃时饱和蒸汽压(P bv)为7 377 Pa,系数C为0.000 66]。
答案:X sw=[P bv —C×(t a—t b)×(B a+P b)/(B a+P s)]×100%=[7 377—0.000 66×(52—40)×(101 380—1 334)/(101 380 883)]×100%=6.55%3.实测某台非火电厂燃煤锅炉烟尘的排放浓度为120 mg/m3,过量空气系数为1.98,试计算出该锅炉折算后的烟尘排放浓度。
答案:C =C’×(α’/α’)=120×(1.98/1.8)=132(mg/m3)4.某台2t/h锅炉在测定时,15 rain软水水表由123 456.7 m3变为123 457.1 m3,试求此时锅炉负荷。
答案:流量:123 457.1—123 456.7=0.4(m3)负荷:0.4 m3/0.25 h=1.6(m3/h)1.6/2×100%=80%5.测得某台锅炉除尘器入口烟尘标态浓度q=2875mg/m3,除尘器入口标态风量Q j=9874 m3/h,除尘器出口烟尘标态浓度C=352 mg/m3,除尘器出口标态风量Qc=10 350 m3/h,试求该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答案:η=[(C j×Q j)—(Cc×Qc)]/(C j×Q j)×100%=[(2 875×9 874)—(352×10 350)]/(2 875×9 874)×100%=87.2%6.测得某锅炉除尘器入口烟尘标态浓度为1805mg/m3,除尘器出口烟尘标态浓度为21 mg/m3,试求除尘器在无漏风时的除尘器效率。
答案:η(%)=(C j—Cc)/C j×100%=(1805—21)/1 805=98.8%7.已知采样时转子流量计前气体温度t r=40℃,转子流量计前气体压力只= —7 998Pa,采气流量Qr=25 L/min,采样时间t= —20 min,大气压力Ba=98.6 kPa,滤筒收尘量0.9001g,排气量Q sn=6 000 m3/h,试求排放浓度与排放量。
答案:标态采气量:V nd=0.05×Qr×[Ba+Pr)/(273+tr)]1/2×20=0.05×25×[(98 600—7 998)/(273+40)] 1/2×20=425(L)排放浓度:C=m×106/V nd=0.900 1×106/425=2 118(mg/m3)排放量:萨C×Qs。
=2 1 l 8×6 000×10一6=12.7(kg/h)8.已知某固定污染源烟道截面积为1.181 m2,测得某工况下湿排气平均流速为15.3m/s,试计算烟气湿排气状况下的流量。
答案:Q s=15.3×1.181×3 600=6.50×104(m3/h)9.锅炉用煤量为1 015 kgm,燃煤中收到基硫分含量(S ar)为0.52%,该煤中硫的转化率(P)为80%,试求二氧化硫的产污系数(kg/t)和每小时二氧化硫排放量。
答案:二氧化硫产污系数:K=0.2×S ar×P=0.2×0.52×80=8.3(kg/t)每小时二氧化硫排放量:G=8.3×1.015=8.42(kg/h)10.某厂全年耗煤2万t,煤中含硫量为2.5%,试求该厂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注:无脱硫装置)。
答案:二氧化硫产污系数:脖0.2×S ar×P=0.2×2.5×80=40(kg/t)全年SO2排放量:G=40×20 000=800(t/a)11.对某台10 t蒸汽锅炉进行测定,读取锅炉运行时的蒸汽流量计读数,首次为765 432.1t,30 min后为765 435.6 t,试求此时锅炉的出力(蒸汽流量计系数为1.0)。
答案:蒸汽流量:765 435.6-765 432.l=3.5(t)锅炉出力:3.5/005=70%7/10×100%=70%12.对某工厂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硫进行测定,测得锅炉在标准状态下干采气体积为9.5L,排气流量为3.95×104m3/h;分析二氧化硫时所用碘溶液的浓度为C(1/2 I2)=0.0100 mol/L,样品溶液和空白溶液消耗碘溶液的体积分别为15.80 ml、0.02 ml,试计算该锅炉排放二氧化硫的浓度和排放量。
答案:(1)二氧化硫浓度:二氧化硫=(V-V0)×C(1/2 I2)×32/V nd×103=(15.8-002)×0.010 0×32/9.5×103=532(mg/m3)(2)二氧化硫排放量:G=C×Q sn×10-6=532×3.95×104×10-6=21.0(kg/h)(二)无组织排放采样四、问答题1.《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04)中,“标准状态干排气”指什么?答案;在温度为273 K、压力为101 325 Pa时的不含水分的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