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梳理探究之优美的汉字(原创上课)
梳理探究之优美的汉字(原创上课)
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 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印度开国尼赫鲁
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汉字是国家统一之本; 汉字是国人立命之神
——中文信息研究会的秘书长萧启宏
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香港语文协会名誉会长安子介
鲁迅先生说过,汉字具“三美”:
音美以感耳 形美以感目 意美以感心
2.指事之美
在象形的基础上再加 上个指事符号作标记,形 成了指事文字。
3.会意之美
是把和字义有关的两个 (或几个)独体字或象形字符 号组合起来,把它们的意思会 合成一个新意思。
孝 初
《说文解字》:初,始也。从刀,从衣。裁衣之始也。
4.形声之美
形声是(表字的意义或属性)和(表字的读音)并 用的造字法。比如“枫”字,“木”是形符,表示它是 一种树,“风(fēng)”是声符,表示“枫”的读音是 fēng 。
形声
上形下声:露、花、草、笠、芳、景、箱 下形上声:烈、忘、警、恭、堡、贷、盒 左形右声:松、城、渔、狸、描、帽、纺 右形左声:领、战、郊、放、鸭、飘、歌 内形外声:闻、闷、辫、辩、问 外形内声:圆、阁、衷、病、赶、厅、近
一位小学教师发考卷,喊了 多次 :林蛋大, 林蛋大、、、 都没有小朋友来领取考卷。
1.象形之美
中国人的祖先最早是用 “象形”的方法来造汉字 的,这是一种用线条来描 摹实物形状的造字方法。
1.象形之美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 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 然其中了。——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人大 女 又 目 耳口 齿
页
其本义是人头,《说文解字》 的“页,头也。”
汉字的演变
形体 演变
古汉字 阶段
隶书楷 书阶段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
甲骨文
何秋长 日风安 平吹一 胡不片 虏尽月 ,,, 良总万 人是户 罢玉捣 远关衣 征情声 ?。。
金文
大
小
笔画更加匀称整齐,线
篆
篆 条粗细一致,更加圆转。
笔 画 繁 多
小篆是大篆的简体。
隶书
隶书成为不再象形的汉字符号。“隶书”成了古今汉字的分界。
先人造字,俯仰天地,感格万物,取象 而成。在目为形,在心为意,以形达意,形 神相通,构成了汉字的美学基质。
汉字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 脉。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它是一种造型 艺术,具有线条美、间架美、章法美
形美以感目
纸 上 的 舞 蹈
那么优美的汉字,其形体是
怎样构成的?它又经历了怎样的 变化呢?请大家浏览《优美的汉 字》,掌握汉字的起源、汉字的 形体演变过程以及汉字的构成。
音美以感耳
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发 音字正腔圆,落地有声。中文朗读, 或如奔放的大海、或如涓涓的小溪。 其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可以净 化我们浮躁的心灵。
音美以感耳
掌握汉字正确的发音非常重要
传统文化强调要掌握字的发音, 因为只有掌握了它才能更深层地理 解字的含义,才能把握本质。
形美以感目
汉字之美,美在形体
最后老师问: 哪位小朋友还 没领到考卷,请到前面来。
只见一名小男生很委屈的走 到老师前:“老师,我不叫林蛋 大,我叫楚中天”
明朝嘉靖“错”字大铁钟,悬挂在安徽省,是一而“民”字上却 多了一点,据说,这是有意之错。
你认为这样“错”写是为了表达什么意愿?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泰民安”, 国家就要少收一点,多给人民一点 。
英语充其量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工具,
汉字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 余光中
草 书
行 书
楷 书
观察《汉字字形演变 表》,思考汉字字形演变 有何规律?
(1)象形性逐渐减弱,从图形 化演变为线条化、平直化。 (2)笔画由多到少,结构由复 杂到简单。更快捷,更规范。
意美以感心
因形而意 观形知意
人 田口 凹凸
囧
汉字的形体结构(构成): 分析汉字的结构,传统方法是“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前四者是造字法,后二者是用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