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的原因分析及控制
有防蝇、灭鼠设备。按照餐饮食品安全的规范操作。
•
3. 食品从业人员应持有效的健康证明,身体不适时应
避免直接接触食品加工等相关工作。
•
4. 控制致病菌繁殖及其毒素的产生:食品加工前应低
温保存,食品加工后应放在阴凉通风处并尽量缩短储存时
间。
•
5. 彻底加热杀灭细菌及破坏毒素:为彻底杀灭肉中病
原体,肉块不应太大,蛋类应彻底煮熟。
食物中毒的概念:
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 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 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 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 性疾病。
与食源性疾病的相互关系
鉴别诊断:
1、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
2、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细菌 性痢疾、寄生虫病、 3、食物过敏 4、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 慢性毒害
食物中毒的分类:按中毒的 病源种类分类法
化学性食物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断 1、发病急,潜伏期1~3小时,最短10分钟 2、症状主要颜面及全身青紫,呼吸急促,头晕头痛,烦躁
不安。 亚硝酸盐中毒的抢救治疗原则:及时给氧,注射美兰解毒。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
有机磷中毒的主要特点:流涎 瞳孔缩小、 肌束震颤、血压上升、肺水肿、多汗
抢救方法和原则: 1、快速催吐,反复洗胃。 2、特效解毒药物:阿托品、解磷定等 3、及时转诊
三. 主要临床症状及特点
• 食物中毒在临床上主要有两种症状表现形式:胃肠型和神 经型。
•
1.胃肠型: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特征为潜伏期短,集
体发病,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表现。症状主要有:呕吐、
腹痛、腹泻,有的也会产生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等症 状。病程较短,多在1-3日内恢复,体质较差者一周内可 恢复,偶尔可达1-2周之久。
• 4.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致谢性大肠埃希菌是指能 引起人肠道感染、引起人类腹泻的大肠埃希氏菌
• 5.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谷物制品是最常见的引起蜡样 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的食品。
• 6.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在乳类、肉类及蛋类食物 中极易繁殖,在剩饭菜中亦易生长。
• 7.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肉毒梭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主要 存在于土壤、泥沙、鱼和哺乳动物的肠道,以及家畜中, 也可附着于水果、蔬菜或谷物上。
细菌性食物中毒 真菌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诊断依据:
1、共同的食物,未食用的不发病,停止 食用后发病停止
2、同起食物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3、潜伏期较短 4、一般无人和人之间的传染 5、从中毒食品和病人的生物样品中能 检出和表现一致的病原体
食物中毒的报告制度
四.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治疗
• 1.迅速排出毒物:可催吐、洗胃以促使 毒物排出。
• 2. 对症治疗。 • 3.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抗菌治疗。
五. 怎样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
1. 加强监督管理、监测检验。
•
2. 防止食品污染: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食品容器、
用具应严格生熟分开使用,做好消毒工作,厨房、食堂要
•
6. 大力进行群众性卫生宣传教育:饭前便后要洗手,
不吃不洁、腐败、变质食物,不进食未经合理烹调制作的
食物。
•
7. 一旦进食可疑食品出现身体不适,应到医院进行诊
治并及时报告。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的诊断:
消化道一般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等,大便色深
特异性的神经症状:头昏头痛, 嗜睡、流涎、复视、阵发性抽搐。 重者四肢强直继而昏迷。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入细菌性中毒食品(被 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 随着气温的升高,特别是气候炎热的夏秋 季节,细菌的生长繁殖速度加快,细菌污 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也较冬季为多。
•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是:发病率高、病 死率低、恢复快,但儿童或年老体弱者如 抢救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也可能造成死亡。
2、采取病人血液、呕吐物、尿液标本 3、排毒处理:催吐、导泻、洗胃 4、对症抢救治疗,做好转诊准备
细菌性食物中毒鉴别诊断:
1、非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中毒 症状重,呕吐为主、腹痛腹泻少,神经症 状明显。
2、急性菌痢:起始单个发病,无共同 食物,呕吐少、有里急后重,发热、粪 便多脓血。
3、病毒性胃肠炎:无共同食物,潜伏期 长达24小时
霉变的食物史.如:发黄的大米, 发霉的面食、玉米、花生等
有毒动植物中毒
有毒物动植物主要有:河豚、海产鱼、 贝类、菜豆、苦杏仁、毒蘑菇等
有毒蘑菇
有毒动植物中毒的诊断及治疗
1、调查食物史,确定中毒食品,分类 执行不同处理方案
2、红菇类主要是胃肠毒素,引起胃肠 炎型食物中毒,排毒对症治疗
3、毒肽类主要是肝肾毒素,应该早期 报告,并对症抢救做好转诊准备。
一般报告程序:立即上报上级主管部 门,最迟不得超过6小时。
紧急报告程序:适用对象为一起中毒人 数大于30人,涉及学校、重大活动、外 宾等一般中毒事件,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
紧急报告内容:发生时间、地点、 单位、人数、中毒症状、发生原因。 控制措施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等
食物中毒的现场早期控制处理:
1、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封存采样备检
•
2.神经型:发病突然,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
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症状主要有:全身乏力、头痛、
头昏或眩晕,继而出现视力模糊、瞳孔散大,重症患者可
出现吞咽、咀嚼、发音困难,甚至呼吸困难。病程长短不 一,通常可于4-10日后逐渐恢复,但全身乏力,眼肌瘫痪 可持续数月,重病或抢救不及时者,可在2-3日内因呼吸 中枢麻痹而危及生命。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分类
• 1.沙门菌食物中毒: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引起细菌性食物 中毒的致病菌。
• 2.志贺氏菌食物中毒:在卫生条件很差的地区,志贺氏菌 感染是最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疾病,痢疾至今仍是我国特 别是农村地区最为常见的疾病,由于病后免疫力不强,持 续时间短,故大部分人群都容易被感染。
•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存在于海水 中,偶亦见淡水。
பைடு நூலகம்
食物中毒原因分析
• 原因 • 生熟交叉污染 • 加工人员污染 • 熟食储存不当 • 未烧熟煮透 • 用具容器不洁 • 误食有毒食品 • 农药污染 •不明 •合计
起数 43 14 9 7 6 6 2 8 95
(%) 45.26 14.74 9.47 7.37 6.32 6.32 2.11 8.42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