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PPT课件
❖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大致分为前后两个 时期。
❖ 前期的主要流派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 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等;后 期主要流派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 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现 实主义等。
❖ 1、社会生活的变化:
❖ 19世纪中后叶到20世纪初,欧美科学技术飞速发 展。科学对人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 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在新的经济结构体制下,人的自由度反而降低,,异 化程度加深,西方人精神上的恐惧不安加剧。加上二 十世纪初欧美社会的各种现代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动摇了传统的真、善、美观念,动摇 了宗教信仰,使人对人的本性产生怀疑,对未来的命 运与前途深感悲观与焦虑。
❖ 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 和内倾性特征。
❖ 目光从客观物理世界转向主观心理世界。 认为以往文学看似逼真的描写,实则是 一种假象,认为心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 的世界,文学创作应表现内心的真,追 求超现实的、抽象的、形而上的真。
❖ eg:卡夫卡《变形记》
12
② 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方式,追 求艺术的深度模式。
❖ 3、文学自身的发展、演变:
❖ 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 结果。19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学主要受亚里士多
德“摹仿说”的影响,特别是19世纪中期的现
实主义文学,把文学对现实世界描写之真实性
的追求强调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19世纪后
期,作家们开始感觉,以往的文学,过于强调
再现外部客观世界,而主观内在因素被忽视了。
❖ 19世纪→社会批判(政治、经济)
பைடு நூலகம்
❖ 20世纪→文化批判
❖ 即对以往的一切艺术遗产和人类社会的现存文化, 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背离姿态,着力探求现代社会中 人的苦闷与焦虑,甚至对文明的发展意义公开采取 怀疑和否定的态度。
❖ eg:“荒诞”主题:是对社会、人生意义的追向。 (“悖谬”)
❖ 荒诞派戏剧《秃头歌女》(尤奈斯库)、《等待 戈多》(贝克特)
于是,他们反其道而行之,抛弃传统文学对客
观外在真实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
世界的真实展示。现代主义文学基本上倾向于
表现一种超现实的真实。
5
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 现代主义流派众多,价值观念的取向复杂而 多元,但它们作为一个极富创新精神的文学 思潮,又具有一些基本一致的特征。
❖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概括为一点,就是 “反传统”,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明显不 同于(或曰“超越”了)传统文学。具体如 下:
西方现代主义 文学
1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概述
❖ 一、释名 ❖ 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欧美诸多具有反
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 ❖ 它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复杂性,并涉及绘画、
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 ❖ 是二十世纪一种很有影响的艺术思潮。
2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
❖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 荡不安的20世纪欧美社会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
❖ 认为人类自身具有恶的根源,人的本质力 量既有美的一面,也有丑的一面。反对像 传统艺术家那样一味高唱美的赞歌,而是 着意描写丑、暴露丑。追求更高的真实、 悲观的认识。
❖ eg:《荒原》《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艾略特)
14
④ 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
❖ 信奉艺术本体论,认为形式即内容,追求艺 术形式和技巧的大胆革新与创造,敢于标新 立异,具有反传统特征。
❖ 对未知领域的诗性揣摩(与知性相对), 将最内在、深刻的内心体悟转化为认识 的对象,往往具有多义性。往往采用非 记实性、时空颠倒与变形、结构错乱等 手段,建构一个象征的神话式艺术世界, 以揭示更深刻、广泛的意蕴。
❖ eg:艾略特《荒原》、乔伊斯的《尤里 西斯》等。
13
③ 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 大量描写丑的事物。
——(《美国作家论文学》P51)
7
• ..
1984-06
出 版
出 版
作
时 间 :
社 : 生
者 : 刘
活保
读 书 新
端 等 译
知
三
联
书
店
8
现代主义作家所着力表现的异化现象类型:
a 社会的异化:社会是荒诞的,与人敌对的、 无法认识、无法控制的东西。世界布满荆棘,
人寸步难行;无妄之实防不胜防,个人力量 可怜而渺小,不堪一击。
❖ 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海勒)、《万 有引力之虹》(品钦)
❖ 萨特短篇小说《墙》
10
2、艺术特征:
❖ ① 强调表现: ❖ ② 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方式,追求
艺术的深度模式。 ❖ ③ 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
大量描写丑的事物。 ❖ ④ 热衷于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
11
① 强调表现:
b 人性的异化:人变成非人,人沦为人变成非 人,人沦为虫兽或机器。
c 关系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隔膜、冷漠、 敌对、畸形。d 自我异化:自我异化为非我, 失去自我的悲哀、寻找自我的失败……
d 自我异化(个体):自我异化为非我,失去
自我的悲哀、寻找自我的失败……
9
②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重点是文化批判
❖ 大量采用“自由联想”、“时空倒错”、 “内心独白”、“自动写作”、“意识流”、 “偶然结合”等方法及顿悟、象征、隐喻、 暗示等表现手法,追求“有意味的形式”。
❖ 一方面拓展和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方法,但有 时刻意求新,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 eg:阿波利奈尔《被杀的和平鸽与喷泉》
15
四、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3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
❖ 2、文化思潮的影响: ❖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西方非理性主义的
文化思潮普遍流行。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叔本 华的唯意识论、尼采的权利意识说、柏格森 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 从文化思想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 方现代非理性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结合后的产 物。
4
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形成
6
1、思想特征:
❖ ① 突出表现异化主题:
❖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常常被称为“异化文学”,异化 现象是其描写的主要对象。
❖ 马克思认为“异化”就是人背离了人的本性,成为 非人,成为物的附属品。
❖ “异化现象常被用来表示人同他在其中生活的环境 的分离,人与人之间的隔绝,人失去了相爱和友善 的能力及其结果——绝望、丧失信心以及道德上的 虚无主义,从而使人到性生活、乖戾反常、麻醉剂 和毫无意力的暴行行为中寻求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