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文学海勒
“黑色幽默”一词译自法语,是法国超现 实主义者(布勒东和艾吕雅1937论著 《黑色幽默》)最早使用了这个术语。
1965年,[美]弗里德曼编辑一个选本《黑色 幽默》 ,收集了海勒、品钦等11个美国 作家和一个法国作家的作品片断。 1965年,另一个美国作家尼克伯克在论文 《致命一蛰的幽默》中,也把这一类型的 作品叫“黑色幽默”。
“这条军规规定,面临真正的、迫在眉睫的危 险时,对自身安全表示关注,乃是头脑理性活动的 结果。奥尔疯了,可以允许他停止飞行,只要他提 出请求就行,可是他一提出请求,他就不再是个疯 子,就得再去执行飞行任务。倘若奥尔再去执行飞 行任务,那他准是疯了;如果他不肯再去,那他就 没有疯;可是既然他没有疯,他就得去执行飞行任 务。倘若他去执行飞行任务,他准是疯了,不必再 去飞行;可是他如果不想再去,那么他就没有疯, 他就非去不可……”
2、主题思想
小说以二战间驻扎在地中海皮亚诺扎岛基地 上的一支美军航空中队活动为题材,围绕飞行员 尤索林要求停止架机飞行和复员回国的事件,以 嘲笑戏谑的风格(“黑色幽默”),暴露了美军 内部的腐败黑暗,更揭露了正直的人无法在黑暗 环境中取胜甚至生存,以此喻示美国社会及人类 处境的荒谬性。
3、“反英雄”尤索林
象征意义
第22条军规代表了一种捉弄人的乖戾的社会力 量,是灭绝人性的官僚机构的象征。它无处不 在,成为弱小人物的命运之网;它具有支配一 切的神奇力量,人无法逃避它,只能消极地受 其捉弄。“第22条军规” 成为美国社会“有组 织的混乱”和“制度化的疯狂”的绝妙概括。
链接: 人生和世界充满悖论
强盗的难题
尤索林是处于被主宰地位的普通 军人的代表。他是荒诞社会中的清醒 者,他看穿了隐藏在“第二十二条军 规”背后各种阴谋,在他的身上没有 传统英雄那种崇高壮烈的英雄行为和 高尚品格,他是20世纪世界文学画廊 中浸透着存在主义意识的“反英雄” 形象。
4、艺术特色:
首先,它以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把 痛苦、不幸、甚至死亡当成了随意捉弄的对象,具 有 “黑色幽默”的艺术效果。 其次,打破时空限制,不按时空顺序来叙述故 事,内容零散化,叙述无逻辑、反常规。 再次,通过扭曲变形等手法传达作者对战争、 社会的理解。利用语言的矛盾性和悖谬来揭示世界 的荒谬错置和非理性混乱。
罗素悖论
有一位理发师,他的广告词是这样写的:“本人的 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 己理发的人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来找他理发 的人络绎不绝,自然都是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 有一天,理发师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头发长了,他 本能地抓起了剃刀——他能否给自己理发?如果他不给 自己理发,他就属于“不给自己理发的人”,他就要给 自己理发,而如果他给自己理发呢?他又属于“给自己 刮理发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理发。
1999年心脏病突发逝世。
海勒的创作情况:
《第22条军规》1961 《出了毛病》 1974 《像高尔德一样好》1979 《最后的时光》(1994)
二、《第二十二条军规》
1、荒诞的情节:
围绕军规设置的悖谬陷阱
地点:地中海的一个美国 空军基地——“皮亚诺扎岛” 人物:投弹手尤索林上尉。
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 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同时又规定,凡能 意识到飞行有危险而提出免飞申请的,属头脑清 醒者,应继续执行飞行任务。 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满上级规 定的次数就能回国,但它又说,你必须绝对服从 命令,要不就不准回国。因此上级可以不断给飞 行员增加飞行次数,而你不得违抗。如此反复, 永无休止。
海勒
(Joseph Heller1923-1999)
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
后现代主义文学:
指二战以来,对现代主义文学继承发展, 同时又超越和悖离的席卷欧美的文学现象。它 在70——80年代达到高潮,主要包括存在主义 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 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等。
“黑色幽默”是20世纪 60年代美国文坛出现的 一种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又称为“荒诞小说”、 “黑色喜剧”、“绝望 的喜剧”等。
军规的本质
在海勒的世界里,第 二十二条军规是神秘 的代名词,象征了一 种具有超自然的、能 操纵人类命运的神秘 力量。
“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那就说明你没疯”。
军规的本质
将人置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人一旦卷进这种生 存环境,就别想出来。作品以存在主义的观点,描 写了一个混乱的世界,并对这个世界的荒谬报以无 可奈何的嘲笑。海勒开辟了欧美讽刺小说的新写法, 采用超现实、夸张的手法将现实漫画化,并把幽默、 荒诞、无可奈何的讽刺综合在一起,成为20世纪60 年代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而“第二们当下的恶搞不同,前者是让你在大 笑中获得深刻的思考,后者纯属无聊的搞笑。
“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1)阴沉痛苦的幽默 (2)乖僻“反英雄”的人物 (3)荒诞梦幻散乱的情节 (4)尖锐辛辣的讽刺
一、海勒的生平创作
美国小说家,犹太人。1923年5月1日生于纽约 市布鲁克林。1942年在美国空军服役,曾任空军中 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先后在美国纽约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学习。1950年后任杂 志编辑、大学教师。1961年发表成名作《第二十二 条军规》,1974年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出了毛病》 后,收入丰厚,辞去工作,成为专业作家。
执行飞行任务
疯子可免飞行 还得继续飞行
需本人提出申请
必须绝对服从上司命令 能申请者不是疯子 飞满一定次数可回国
无处不在的“第22条军规”
第一,作为一条军规,军人必须 无条件服从; 第二,它运用了自相矛盾的推理 逻辑,任何想对它提出异议的 人都不知该从何处入手。 第三,虽然不是白纸黑字写下的 条文,但却无处不在。
后来,这一提法逐渐为社会所接受,成了一 股文学潮流的标志。
“它试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 显而易见的无意义和荒诞的最大反响。”
——《大英百科全书》
黑色幽默:
所谓“黑色幽默”,就是阴郁的幽默、绞刑 架下的幽默。它以表面上轻松、调侃、玩世不恭, 实则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阴郁而可怖的故事,从 而产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它既是 一种带悲剧色彩的喜剧,又是一种以喜剧形式上 演的悲剧。
强盗抢劫商人,把他捆在树上准备杀掉。为了戏弄 商人,强盗对商人说:“你猜我会怎样处置你?说 对了我就放了你,决不反悔!说错了就杀了你,可 别怨我”。商人仔细想一想之后说:“我猜你会杀 了我”。强盗一听大吃一惊不知如何才好。因为如 果承认商人猜对了,就应该放了他。如果说商人猜 错了,就证明他本来就不想杀掉他,也应该放了他。 但猜错的结果应该是杀掉他,而真要杀掉他就说明 商人还是说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