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新高考政策对高中地理教育的影响
新高考政策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地理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高考政策强调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具备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和综合应用
能力。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地理课程应注重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地理问题分析能力、地理
信息获取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这些要求对地理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高
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概念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这些核
心素养包括地理知识的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地理问题分析能力、地理信息获取能力、地理论证能力、地理实证能力等。
这些核心素养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1. 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地理问题分析能力、地理信息获取能力、地理实证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地理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通过实
地调研、实验操作、场地考察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地感知地理现象、探索地理规律、培
养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证能力。
2. 强化跨学科融合
高中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跨学科融合是培养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
要途径之一。
地理教师应该积极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结合跨学科知识,设计并实施相关
的课程和活动,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有效掌握。
地理与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学科结合,可以开展相关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 引入新技术手段
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能力和地理信息获取能力。
地理教师应该引入新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网络等,结合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新技术手段进行地理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和认同感。
地理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丰富多彩的地理学习活动,如组织地理实验、开展地理知识竞赛、举办地理科普讲座等,吸引学生的参与和关注,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地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获取地理信息,自主分析地理问题,自主解决地理实践,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地理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组织课外活动,如组织地理爱好者俱乐部、举办地理科普展示、精心策划地理文化活动等,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上述措施和方法,可以有助于推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新高考政策的指导下,高中地理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地理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