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药剂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陕西中医药大学

中药药剂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陕西中医药大学

第一章测试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A:中药调剂学B:工业药剂学C:中药制剂学D:中药药剂学E:中成药学答案:D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版是()A:1949年版B:1951年版C:1953年版D:1952年版E:1950年版答案:C3.将液体药剂分为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和乳浊液,属于()A:按照性状分类B:按照分散系统分类C:按照给药途径分类D:按照物态分类E:按照制备方法分类答案:B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A:GLPB:GCPC:GMPD:GSPE:GAP答案:C5.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A:药理作用B:合理应用C:配制理论D:质量控制E:生产技术答案:BCDE6.下列有关药典的描述,正确的是()A:药品生产、供应、使用和监督的依据B:由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的C: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工具书D: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E:收载国内允许生产的药品质量检查标准答案:ABD第二章测试1.医院医师会同药房药师,根据临床病人需要,相互协商制定的处方()A:自拟处方B:生产处方C:协定处方D:医生处方E:内部处方答案:C2.调配处方时应先()A:核对药价B:审查处方C:校对计量器具D:调配毒性药品E:调配贵细药品答案:B3.对处方中未注明“生用”的毒性药品,应该()A:付生品B:拒绝调配C:付炮制品D:减量调配E:责令处方医师修改答案:C4.秘方主要是指()A:过去秘而不传的处方B:《外台秘要》中收载的处方C:流传年代久远的处方D:祖传的处方E:疗效奇特的处方答案:A5.中药斗谱排列的目的是()A:便于审核发药B:便于调剂操作C:便于监督部门的检查D:便于药品质量自查E:便于特殊药品的存放答案:B6.汤剂的处方正文包括()A:饮片名称B:一般用法用量C:脚注D:剂数E:剂量答案:ABCDE第三章测试1.属于化学灭菌法的是()A:热压灭菌法B:环氧乙烷灭菌法C:辐射灭菌法D:火焰灭菌法E:紫外线灭菌法答案:B2.属于湿热灭菌法的是()A:UV灭菌法B:煤酚皂溶液灭菌C:高速热风灭菌法D:滤过除菌法E:流通蒸汽灭菌法答案:E3.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或除去物体上或介质中的所有微生物及芽胞的方法为()A:灭菌B:无菌操作C:抑菌D:消毒E:防腐答案:A4.下列物品中,没有防腐作用的是()A:20%乙醇B:苯甲酸C:对羟基苯甲酸丁酯D:1%吐温-80E:30%甘油答案:D5.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A:湿热灭菌法B:紫外线灭菌法C:微波灭菌法D:干热灭菌法E:甲醛灭菌法答案:ABCD6.药剂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A:制药工具B:药物原料、辅料C:操作人员D:包装材料E:环境空气答案:ABCDE第四章测试1.下列关于粉碎目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出B:利于浸出有效成分C:制剂的需要D:有利于炮制E:有利于发挥药效答案:D2.能全部通过4号筛,但混有能通过5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称为 ( )A:粗粉B:极细粉C:中粉D:最细粉E:细粉答案:C3.挤出制粒的关键操作是()A:制颗粒B:干燥方法C:制软材D:干燥温度E:物料混合答案:C4.堆密度表示()A:微粒粒子本身的密度B:微粒物质的真实密度C:单位重量微粉具有的表面积D:单位容积微粉的质量E:微粒的流动性答案:D5.有效成分受热易被破坏的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宜采取的提取方法为()A:水蒸气蒸馏法B:渗漉法C:双提法D:煎煮法E:浸渍法答案:B6.盐析法主要适用于分离纯化的成分是()A:蛋白质B:淀粉C:黏液质D:多糖E:鞣质答案:A7.以下关于薄膜蒸发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受液体静压和过热影响,成分不易被破坏B:能连续操作,可在常压或减压下进行C:能进行固液分离D:能将溶剂回收反复使用E:浓缩速度快,受热时间短答案:C8.稠浸膏的干燥宜选用()A:烘干干燥B:冷冻干燥C:沸腾干燥D:减压干燥E:喷雾干燥答案:D9.下列关于粉碎的陈述,正确的是()A:非晶形药物如树脂、树胶等应低温粉碎B:非极性晶形药物如樟脑、冰片等不易粉碎C:药材粉碎后易溶解与吸收,稳定性增强D:极性晶形药物如生石膏、硼砂等易粉碎E:含油性黏性成分多的药材宜单独粉碎答案:ABD10.影响混合的因素有()A:各组分药量的比例B:粉末含水量C:粉末的粘附性D:各组分药物的密度E:各组分药物的色泽答案:ABCDE11.制粒的目的有()A:防止粉尘飞扬及被器壁吸附B:增加吸附和容存的空气C:增加物料的流动性D:使休止角增大E:防止粉末分层答案:ACE12.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A:粉体粒子的表面状态B:粉体的溶解性能C:粉体物质的化学结构D:粉体的粒径E:粉体粒子的形状答案:ADE13.渗漉法的优点为()A:药材充填操作简单B:溶剂的利用率高C:为动态浸出D:提取液不必另行滤过E:适用于配制高浓度制剂答案:BCDE14.常用的分离方法有()A:离心分离法B:冷冻分离法C:静置分离法D:滤过分离法E:沉降分离法答案:ADE15.减压蒸发的优点()A:防止或减少热敏性物质的分解B:溶剂蒸汽排出快C:提高了蒸发效率D:可利用低压蒸汽作热源E:传热温度差升高答案:ABCDE16.提高干燥速率的方法有()A:加大热空气流动B:减小湿度C:增加物料堆积厚度D:加大蒸发表面积E:根据物料性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方法答案:ABDE第五章测试1.下列有关制剂稳定性研究基本任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确定中药制剂的给药途径B:探索避免中药制剂质量变化的措施C:确定中药制剂的使用期限D:探索中药制剂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E:揭示中药制剂质量变化的实质答案:A2.下列不属于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的内容是()A:中药制剂因为水解反应,导致其有效物质含量降低或丧失B:中药因炮制加工,导致其成分转变C:中药制剂颜色发生改变D:中药制剂生霉、腐败E:溶液型中药制剂出现浑浊、沉淀答案:B3.温度加速试验法通常使用的温度是()A:28~30℃B:40~50℃C:30~40℃D:48~50℃E:38~40℃答案:E4.下列不是加速试验法所采用的超常条件()A:高压B:强氧化剂C:高湿D:高温E:强光答案:A5.下列有关药物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不饱和键的油脂会发生氧化反应B:将药物制成粉针可防止药物水解C:温度降低可减缓水解反应的速度D:铜可使维生素C氧化速度增加E:酯类、酰胺类和苷类药物易水解答案:ABCDE6.加速试验法包括()A:经典恒温法B:留样观察法C:简化法D:温度指数法E:初匀速法答案:ACDE第六章测试1.下列对散剂的特殊处理正确的是()A:剂量在0.01g~0.1g时,可配成1:100的倍散B:组分密度相差悬殊时,应将密度大的放在下面研磨C:剂量在0.01以下时,可配成1:100或1:1000的倍散D:组分密度相差悬殊时,应将密度小的放在下面研磨E:组分颜色相差悬殊时,可用打底套色法混合答案:CDE2.干燥颗粒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用烘干法或沸腾干燥法B:在80~100℃范围内进行干燥C:应该及时干燥D:开始干燥的温度应该逐步升高E:应控制干颗粒的含水量在2%以下答案:ACDE3.对胶囊壳的质量要求包括()A:重量差异限度B:水分含量为10%以下C:外观色泽均匀D:弹性强,手捏胶囊口不易碎E:在37℃的水中,10分钟应全部溶化或崩解答案:CDE4.片剂崩解剂包括()A:交联羧甲基淀粉钠B:干燥淀粉C:羧甲基淀粉钠D:泡腾崩解剂E:表面活性剂答案:ABCDE5.水丸起模应注意的是()A:起模用粉应选用粘性适宜的药粉B:起模是将药粉制成0.5~1mm大小的丸粒C:起模常用水作为润湿剂D:起模常用乙醇作为润湿剂E:起模用粉量应根据药粉的性质和丸粒的规格决定答案:ABCE6.对滴丸冷却剂的要求有()A:与液滴相对密度差越大越好B:熔点较低或加热60~100℃能熔化成液体C:不溶解主药与基质D:不与主药与基质反应E:有适当的黏度答案:CDE第七章测试1.下列关于糖浆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溶法配制糖浆时,加热时间一般应在30分钟以上,以杀灭微生物B:单糖浆的浓度为85%(g/g)C:糖浆剂的制法有热溶法、冷溶法、混合法等D:较高浓度的转化糖在糖浆中易让蔗糖结晶析出E:糖浆剂中含较多的糖,易染菌长霉发酵,故多采用热压灭菌答案:C2.下列关于煎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煎膏剂适用于热敏性药物B:每1g或每1ml制剂中细菌数与霉菌、酵母菌、大肠杆菌数均不得超过100个C:除另有规定外,加炼蜜或炼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5倍D:煎膏剂制备时,炼糖的转化率越高越好E:煎膏剂中含总糖量过高会导致返砂答案:E3.下列属于糖浆剂质量检查项目的是()A:总固体量B:相对密度C:装量差异D:pH值E:外观答案:BCDE4.下列可用渗漉法制备的剂型有()A:酒剂B:糖浆剂C:合剂D:浸膏剂E:酊剂答案:ADE5.避免糖浆剂出现沉淀的措施有()A:加澄清剂后滤过B:热处理冷藏C:用合格的原辅料D:精滤E:用水醇法提取精制答案:ABCDE6.为了避免酒剂在贮藏过程出现沉淀,可采取的措施有()A:选择适宜的提取方法B:严格选用辅料C:冷置后滤过D:添加适宜的稳定剂E:选择优质包装材料答案:ABCDE第八章测试1.等量的司盘-80(HLB 4.3)与吐温-80(HLB 15.0)混合后的HLB值是()A:8.56B:7.5C:9.65D:10.65E:6.42答案:C2.制备混悬液时为增加体系的黏度,加入的亲水高分子材料称为()A:润湿剂B:乳化剂C:絮凝剂D:增溶剂E:助悬剂答案:E3.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的电解质,其作用是()A:反絮凝剂B:分散剂C:絮凝剂D:润湿剂E:助悬剂答案:AC4.下列有关天然乳化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易滋生微生物B:黏性强C:亲水性强D:扩散到界面较慢,需先用高浓度乳化剂制备初乳,再用分散相稀释E:毒性小答案:BCDE5.下列属于混悬液润湿剂的是()A:聚山梨酯类B: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C:长连烃基或烷烃芳基的硫酸盐D:长连烃基或烷烃芳基的磺酸盐E:海藻酸钠答案:ABCD第九章测试1.适用于注射剂偏碱性药液的抗氧剂应为()A:抗坏血酸B:焦亚硫酸钠C:亚硫酸氢钠D:硫代硫酸钠E:硫脲答案:D2.水醇法提取精制中药溶液时,不易除去的杂质是()A:蛋白质B:粘液质C:鞣质D:多糖E:淀粉答案:C3.混悬液型注射剂必须严格控制药物颗粒大小, 99%的颗粒应直径应在()A:1μm以上B:3μm以下C:2μm以上D:2μm以下E:1μm以下答案:D4.下列有关等渗与等张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有()A:等张是生物学概念B:等渗为物理化学概念C:用溶血测定法来确定药物的渗透压比较可靠D:等渗不一定等张,但多数药物等渗时也等张E:将不等张溶液调至等张时,该溶液一定是高渗溶液答案:ABCDE5.除去药液或溶剂中热原的方法有()A:离子交换法B:凝胶滤过法C:超滤法D:吸附法E:反渗透法答案:ABCDE6.注射剂的附加剂作用有()A:着色B:帮助主药溶解C:调节渗透压D:防止主药氧化E:抑制微生物生长答案:BCDE第十章测试1.采用乳化法制备软膏剂时,油相与水相的混合温度一般宜约控制在()A:20℃B:40℃C:80℃D:100℃E:60℃答案:C2.可作为辅助乳化剂的油脂性基质是()A:蜂蜡B:凡士林C:羊毛脂D:固体石蜡E:液状石蜡答案:A3.黑膏药炼制的用丹量一般为500g油用丹()A:150g~210gB:200g~250gC:250g~300gD:300g~350gE:100g~150g答案:A4.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过程包括()A:分布B:释放C:吸收D:代谢E:渗透答案:BCE5.下列有关药物透皮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清洁剂清洗皮肤,有助于药物的穿透B:药物透皮吸收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三个阶段C:男性的皮肤吸收功能比较强D:角质层是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限速屏障E:病态皮肤的药物吸收速度和程度加快答案:ABDE6.O/W型软膏基质中常用的保湿剂有()A:明胶B:丙二醇C:甘露醇D:山梨醇E:甘油答案:BDE第十一章测试1.下列有关栓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栓剂是由药物与基质混合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半固体制剂B:肛门栓一般为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形,阴道栓一般为球形、卵形、鸭嘴形C:栓剂基质有油脂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两类D:栓剂常温条件下为固体,纳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E:栓剂既可用于局部治疗,也可发挥全身作用答案:A2.下列胶剂制备工艺流程,正确的是()A:原料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液→浓缩→滤过澄清→收胶→胶凝与切胶→干燥与包装B:原料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液→胶凝→滤过澄清→浓缩收胶→切胶→干燥与包装C:原料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液→浓缩收胶→滤过澄清→胶凝与切胶→干燥与包装D:原料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液→滤过澄清→浓缩收胶→胶凝与切胶→干燥与包装E:原料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液→滤过澄清→浓缩收胶→干燥与包装答案:D3.下列膜剂的成膜材料中,其成膜性、抗拉强度、柔韧性、吸湿性及水溶性最好的为()A:阿拉伯胶B:羧甲基纤维素钠C:聚乙烯醇D:玉米朊E:PVC答案:C4.下列有关栓剂制备药物加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溶性药物可加少量水制成浓溶液,再用适量羊毛脂吸收后与油脂性基质混合B:中药挥发油量大时可考虑加入适宜的乳化剂与水溶性基质混合C:油溶性药物可直接混入已熔化的油脂性基质中使之溶解D:水溶性药物可直接加入到水溶性基质中E:难溶性药物先制成最细粉,再用等量递增法与基质混匀答案:ABCDE5.抛射剂在气雾剂所起的作用是()A:增加压力B:增加体积C:动力作用D:稀释剂作用E:溶剂作用答案:ACDE6.下列关于膜剂常用辅料的叙述错误的是()A:二氧化硅起遮光剂作用B:甜叶菊苷起矫味作用C:聚山梨酯-80起润湿作用D:二氧化钛起填充剂作用E:膜剂中甘油起增塑作用答案:AD第十二章测试1.以醋酸纤维素酯(CAP)为囊材制备微型胶囊时,所采用的固化方法是()A:加入强碱性介质中B:加入冰水中C:加强酸性介质中D:加入甲醛进行胺缩醛反应E:加入明胶进行缩醛反应答案:C2.用明胶与阿拉伯胶作囊材以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应将pH调到()A:4.0-4.5B:6.0-6.5C:7.0-7.5D:8.0-9.0E:5.0-5.5答案:A3.固体分散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药物高度分散B:不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C:药物的难溶性得不到改善D:刺激性增大E:久贮不够稳定答案:E4.下列有关渗透泵定时释药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胃中的释药速度小于肠中的释药速度B:用醋酸纤维素等进行外层包衣C:用激光将近药物层的半透膜打上释药小孔D:是指用渗透泵技术制备的定时释药制剂E:以聚氧乙烯、聚维酮(PVP)等为促渗剂答案:A5.制备微囊属于物理化学法的方法有()A:复凝聚法B:溶剂-非溶剂法C:空气悬浮法D:界面缩聚法E:单凝聚法答案:ABE6.下列关于缓释制剂的叙述正确的为()A: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B:生物半衰期很长的药物宜制成缓释制剂C:一般由速释与缓释两部分药物组成D:可克服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E: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宜制成缓释剂答案:ACDE7.下列不属于靶向制剂的是()A:脂质体B:毫微囊C:包合物D:复乳E:磁性制剂答案: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