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班数学课教案上册 学前班数学教学教案(7篇)

学前班数学课教案上册 学前班数学教学教案(7篇)

学前班数学课教案上册学前班数学教学教案(7篇)学前班数学课教案上册学前班数学教学教案篇一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

1-5的数字卡。

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

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四、活动准备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五、活动过程一、复习6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现数咔,师问:这数是几?答"6"。

师:今天玩碰游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6。

(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集体尝试活动出现小狗、小兔家的图象。

师:今天小狗请几只小鸭到它们家做客?(幼儿答:7只)小兔也请小鸭去做客,怎么办呢?(幼儿答……)请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鸭,分成两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数与别人不一样。

(第一次尝试)教师请幼儿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操作小鸭到小狗,小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儿回答一种,教师列出一种,功写出6个分合式。

师:分成两份,共有几种分法?答:共有6种,集体朗读7的分合式。

师:刚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种,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试试你能否分出6种,幼儿操作"塑料计算小鸭",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

(第二次尝试)师:现在我请某某小碰哟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7的分合式,如图。

教师请幼儿回答时要注意请有代表性意见的,一是有重复的,实际没有6种;二是虽有6种,但没有按顺序分;三是有顺序地分清6种。

请幼儿看看,这三种分法,谁的方法好,谁的对。

幼儿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的方法好。

老师擦掉黑板上所有的组合,让孩子们在作业纸上写下6个7的组合。

(第三次尝试)老师问:7能除以1和6,老师问:7能除以2和5,孩子答:7能除以2和5。

老师问:2比1,孩子答:2比1大。

老师问:5比6,孩子答:5比6少1。

用这种方法讲清7得6种顺序奋发,最后得出结论:7分成两份,这边增加1,那边就减少1三、总结学前班数学课教案上册学前班数学教学教案篇二(一)活动目标:1、学习用推理的方法进一步感知8以内数的组成。

2.学会利用交换和互补的规律,猜测抓花的数量,并记录结果。

(二)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花片若干、记录纸和笔。

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可爱的鸭子》。

(三)活动过程:1.用拍手歌复习7的作文。

玩法:先确定一个数"7",教师拍一个数,幼儿拍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是前面确定的数"7"接着教师在黑板上依次出示7的三组分合式(即1和6、2和5、3和4),引导幼儿用互换规律说出另外三组分合结果。

2、以游戏"猜一猜"学习8的组成。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每组都有8个花片、记录纸、笔。

一个藏,一个猜。

藏的幼儿把花片分别握在两只手里,出示其中一只手的花片数量,让猜的幼儿根据其数量推测出另一只手握的花片数量是几。

猜对了之后把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同时用推理的方法推出另一组。

如:出示花片"1",另一幼儿猜"7",并记录结果,同时再推出另一组是7和1。

3、师幼分享交流。

师:8有几组不同的分法?幼儿结合记录纸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有序地排列分合的结果。

(四)活动延伸:区域活动:继续投放游戏材料,让幼儿继续玩"猜一猜"的游戏,引导幼儿巩固8以内数的组成分解。

学前班数学课教案上册学前班数学教学教案篇三活动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4的组成,知道把4分成两份有3种份法。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

3.在游戏中学习4的构成,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把4分成两份有3种份法活动准备:教具:贴绒数字1、2、3、4及分合号、背景图(3辆汽车和4个圆点图)黑板。

学具:孩子有一套操作材料,一支记号笔,一个放有3片雪花的盘子。

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

2、初步探索4的组成。

(1)幼儿操作:"分颜色宝宝圆点",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2)让孩子把四个彩色的圆点宝宝分成两部分。

你会怎么分?有多少分?(3)老师写出4: 4的公式分为1和3,3和1都有相同的数。

他们的数量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位置是不同的。

只要知道一个除法,就可以把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互换,这就是另一个除法。

左边数字后面的数字比前一个多1,右边数字后面的数字比前一个少1。

两边的数字加起来是四。

(4)老师小结: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1和3,3和1,还有2和2它们合起来都是4。

3、幼儿操作练习,巩固游戏——"花朵和树叶":3的组成3朵花朵分成2份,4的组成4片树叶分成2份。

4.集体评价幼儿操作练习,进一步巩固3和4的作文。

学前班数学课教案上册学前班数学教学教案篇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6、7;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3、会用手指头表示6、7;4、会写6和7。

教学重、难点:写6和7。

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6和7、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6-7 20分钟,写6、7 15分钟,5分钟互动教学过程:一、复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1--5。

2、请生用点点表示1--5。

3、看点点表示数字。

4、请生背数字儿歌。

5、看图填数字。

6、按顺序填顺序二、新授1、这是数字几?引出6(出示课件)。

用点点怎么表示?谁会用手指表示?6像什么?(6像口哨吹得响)(出示课件)谁会写6?来数数有几只口哨?2.老师的手指是什么?导致7。

用点表示。

有多少口哨声?谁能数出另外七个物体?怎么写?比如什么?(7像镰刀一样割草)(展示课件)数镰刀。

三、巩固练习1。

请用手指指出这些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6、7。

四、作业写6和7各8排。

教学反思:学生基本上都会写,但"7"有少数同学会写反。

学前班数学课教案上册学前班数学教学教案篇五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3-4;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3、会用手指头表示3-5;4、会写3、4和5。

教学重、难点:写3、4和5。

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3、4和5、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3-5 20分钟,写3、4 和5 15分钟,5分钟互动教学过程:一、复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1和2。

2、请生用点点表示1和2。

3、请生用物体表示1和2。

4、请生背数字儿歌。

5、请生写1和2。

二、新授1、这是数字几?引出3(出示课件)。

数一数有几只小鸭子?用点点怎么表示?谁会用手指表示?3像什么?(3像耳朵听声音)(出示课件)谁会写3?来数数有几只耳朵?2.老师的手指是什么?引出4。

用点表示。

有几只耳朵?你有几只耳朵?谁来帮我数一下四支粉笔。

谁能数出另外四个物体?怎么写?比如什么?(4像一面迎风飘扬的红旗)(展示课件)数数红旗。

3、引出5。

5怎么表示呢?谁来用点点表示。

想知道怎么写吗?(出示课件)像什么?(5像称钩来买菜)三、巩固练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3、4和5。

四、作业写3、4和5各8排。

教学反思:有些孩子3和5写不好,有些孩子喜欢用以前的手势表示5,不是不行,只是为了以后用手指算数时更加方便,要求学生用大拇指表示5。

学前班数学课教案上册学前班数学教学教案篇六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1-2;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3、会用手指头表示1-2;4、会写1和2;教学重、难点:写1和2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1-2、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1-2 20分钟,写1和2 15分钟,5分钟互动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小朋友们会数数吗?那你们知道数字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吗?(阿拉伯数字)那你在哪见到过数字?(出示课件)2、师:从今天起咱们就要来学习这些数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

咱们要来比一比看一看,看谁的数字学得好!二、新授1、师:请小朋友伸出你们的手指。

你们知道哪个手指表示1吗?那你觉得哪个手指做起来最舒服?那我们可以用食指表示1。

谁会写1,那就更厉害了。

(指名)2、齐读,指名读。

3、师:1像什么?(1像铅笔来写字)(出示课件)4、(出示课件)咱们来数一数5、师:这有几只小鸭?(出示课件)引出2有谁会写2?(指名)(齐读)6、师: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用手指怎么表示呢?三、巩固练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数字。

2、请生用点点表示数字。

3、请生来带读数字。

4、请生写1和2。

四、作业写1和2各20个。

教学反思:大部分孩子在课堂上开始慢慢理解规则,基本杜绝了四处游荡的现象。

1和2大多写得很好。

4、5个人动作慢,2、3个人不会写字。

重要的是培养习惯,然后慢慢开始教。

学前班数学课教案上册学前班数学教学教案篇七活动目标:1.通过音乐和真实情境理解音乐的内容,创作简单的动作并展示啄木鸟用四肢为苹果树捕捉昆虫和治疗疾病的一系列过程。

2、知道故事情节能帮助自己分辨乐曲结构,有提示作用。

3、在表演时能加入表情眼神,使表演更逼真。

活动准备:音乐内容课件活动过程:一、以故事导入活动:果园里,有些苹果树生病了,一点精神也没有,一只啄木鸟飞来了,她东看看西看看,仔细地检查,发现原来是虫子在捣乱。

于是,它就“笃笃笃”地为大树治病。

苹果树慢慢地好起来,感觉舒服多了。

啄木鸟开心地拍起了翅膀。

最后大树的病好了,啄木鸟高兴地抖动着翅膀,跳起了舞,可开心了。

二、幼儿听音乐,根据故事情节,分辨乐曲结构,学习创编动作1、师:有一段音乐,说的就是啄木鸟的故事,听听看,音乐中哪一段是苹果树生病,啄木鸟检查?哪一段是啄木鸟捉虫的音乐?哪一段是苹果树感觉很舒服长叶子的音乐?哪一段是啄木鸟跳舞的音乐?2、师完整播放音乐一次,引导幼儿认真倾听自由做动作。

3、逐段欣赏。

a. 你觉得这段音乐说了什么事?(播放“查病”音乐,引导幼儿理解音乐内容)b. 师:啄木鸟会怎样查病呢?(幼儿扩散回答)c. 集体在“查病”音乐和背景中自由表演啄木鸟检查的动作。

(注意动作、表情、眼神的引导的)d. 欣赏“治病”音乐,提问: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一跳一跳的、很快等)是啄木鸟在干什么的音乐?(引出治病)e. 师:啄木鸟会怎样为苹果树治病捉虫呢?(引导幼儿将动作创编出来,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f. 集体在“治病”音乐和背景中自由表演啄木鸟捉虫的动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