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登泰山拜岱庙游《三孔》精品PPT课件
登泰山拜岱庙游《三孔》精品PPT课件
十八盘是泰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阶1827级,是泰山的主要 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 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攀登中!
泰山天街是指南天门向东到碧霞祠一段街道,全长约一华里。南 天门向北的一段路,约有100米,称为北天街。岱顶天街,商铺 林立,亦市亦街,形成了特有的风俗.
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 推崇儒学的圣地,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 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孔庙(本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 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 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 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音乐:和谐之美)
E-mail文化传播网
泰山又称东岳,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中华国山”、“天 下第一山”之美誉,也是中国最壮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 一,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渗透以及人文景观 的烘托积淀。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数 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 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的千古绝唱。
孔府院内墙壁上画着一只叫“犭贪”的怪兽,张着血盆大口,神 形贪婪奸佞。虽然已占有很多金银财宝,还想吃掉太阳,结果被 烧死了。这是孔府祖上创造的,画在墙上警示后人不要贪赃枉法。
孔府花园内有一株近400年的“五君子柏”,一树五枝,中生一株 槐树,因此又名“五柏抱槐”,有诗赞曰:五干同枝叶,凌凌可耐 冬。声疑喧虎豹,形欲化虬龙。曲径阴遮暑,高槐翠减浓。天然君 子质,合傲岱岩松。
南天门又名三天门,位于十八盘尽头,是登山盘道顶端,座落在飞龙岩 和翔凤岭之间的山口上。由下仰视,犹如天上宫阙,是登泰山山顶的门 户。创建于元代,现在建筑保持了清代的风格。门为城楼式建筑,联书: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百年沧桑的“五岳独尊”四个字是正楷书体,系清光绪丁未年间 (公元1907)年由泰安府宗室玉构题书的。
玉皇顶 千古登临求绝顶, 无限风光羡帝王。 凡人不知高处险, 揽星邀月伴玉皇。
玉皇庙古称太清宫、玉帝观,明成化年间重修。由山门、玉皇殿、 观日亭、望河亭、东西道房组成正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 的最高点(海拔1545米)。
碧霞祠位于泰山极顶南侧,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上庙,始建于宋大 中祥符二 年(1009),为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筑群。原名昭真祠,金代 称昭真观,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后改称碧霞祠。
《纪泰山铭》刻石,又称唐摩崖,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在岱 顶大观峰崖壁上。摩崖高12.3米,宽5.3米,碑文书24行,满行51字, 现存1008字,字大16×25厘米。书法遒劲婉润,端严雄浑。碑文为唐 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时亲手撰书。
大成殿前杏坛建于宋代,金代又于坛上建亭。是孔子教育的光辉的 象征。杏坛内有清乾隆“杏坛赞”御碑。亭前的石香炉,高约1米, 为金代遗物。
孔府位于曲阜城内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子孙的府第,即衍圣公府。 1377年始建,1503年重修拓广,1838年扩修。建国后,人民政府多 次拨款重修,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岱庙的汉柏院内,有五株汉柏,树形奇特,扭结上耸,若虬蟠旋, 苍古葱郁。“汉柏凌寒”为泰安八景之一。
东御座创建于元代,是达官贵人登泰山时来岱庙休息的地方。清乾隆三 十五年经拓建改名“驻跸亭”,为皇帝祭祀泰山居住之所。因其坐落东 华门附近,故又称东御座。
东御座属四合院模式,由垂花门、仪门、大门、正殿、东西配殿、环廊 等组成。院内殿宇毗连,步廊环围,是岱庙保存最为完整的院落。东御 座是现存最完整的乾隆在泰山的行宫。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探海石,是位于岱顶的一块突兀伸出的怪石,石长6.5米, 是泰山标志之一,也是登岱观日出的好地方,其上可观云 海玉盘奇景。
岱庙,坐落于泰安市区北,泰山的南麓,俗称“东岳庙”,为道教神 府。岱庙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岱庙创建于 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修建 天贶殿等,更见规模。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城堞高筑, 庙貌巍峨,宫阙重叠,气象万千。
朝米原《
皇。件清
帝玉玉泰
祭石质山
祀青。天
泰黄高仙
55
山 时
色 ,
.
圣 母
御雕厘碧
赐工米霞
品精,元
。致方君现存历代碑刻200余,园内林立,形制各异。自秦泰山刻石、汉 衡方碑、张迁碑等,至现代名人题刻,时间跨度达二千余年。其中有 封禅告祭、庙宇创建重修、文人题诗吟岱等。
据称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 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 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
大成门里东侧石栏内有一棵桧 树,相传为孔子亲手所植。
大成殿是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唐代时称文宣王殿,清雍正 二年(公元 1724年)重建,九脊重檐,黄瓦覆顶,雕梁画栋。双重飞 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大成殿是 中国三大古殿之一。
岱庙铁塔位于岱庙后花园西南,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铸造,原 置泰安天书观内,有十三级,全高约10米以上。抗日战争中为日军飞 机所炸毁,仅剩三级。1973年移入岱庙保护至今,它是研究明代铸造 工艺的较为珍贵的实物。
岱庙《泰山刻石园》一角。 《泰山经石峪》,又名《泰山佛说金刚经》,摩崖石刻,北齐天保间 刻,刻于山东泰山斗母宫东北一公里山谷之溪床上。字径50釐米,字 体介於隶楷之间,据民国初拓本计,存九百六十餘字。是现存摩崖石 刻中规模空前的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