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PPT课件
华阳洞
华阳洞是褒禅山旅游区的主景观,洞 深1600米,有10大景区、102个景点。洞 群分前洞、后洞、天洞、地洞,特点是“ 洞中有洞,洞里有河。河上泛舟,洞洞相 通” 。
华阳洞入口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 在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 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 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夫(发语词, 不用翻译)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 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 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 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峻僻远的地方 ,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 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 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 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 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 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定,一种无须声 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并不陡峭 的高度。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老人, 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荆公和临川先 生。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 改革政治。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 积极推行新法。由于保守派反对,新法受 阻。被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记叙部分 第1段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 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 ”之“华”者,盖音谬也 。
第2段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 游之乐也。
议论部分
第4段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 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 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
结论:不可以不深思而慎 取之也。
第3段 于是余有叹焉。________
他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反对天
命,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 言不足恤”的进步口号。他的诗词文多揭 露时弊,体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 诗词遒劲清新,风格高峻。文雄健峭拔,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
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
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 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 褒的屋舍和坟墓所在地。离那禅院东边五 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 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 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 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文字还可 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 念作“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 1.直称姓名 2.称字、号、斋名、谥号 3.称官名 4.称籍贯。
有时几项兼称,这种称谓一般是先 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 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 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 依据。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 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 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 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 为补充,相得益彰。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
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 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 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 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 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 (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 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 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 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 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 此感叹 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 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 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 就是现在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 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 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 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 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 某记。
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 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 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 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
了。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 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 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 责怪那要 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 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如果从事物变化的一面看来,那 么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 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 我们一样都是永恒,又有什么可羡 慕的呢?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 之所共适。
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 能和你可以共同享用。
主旨
文章通过泛游赤壁的所见所闻,借 水与月的譬喻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 驳,反映了作者由寄情山水到陷于苦 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 现了作者在“乌台诗案”遭到巨大的 挫折后,虽身处逆境却仍然热爱生活 的积极旷达的人生态度。
庐冢:慧褒的生前的庐舍(禅房)和死后的 坟墓。
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 ,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 而盖的屋舍。守墓一般为三年。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褒
褒禅山(华山)
禅
山
华山洞
示
慧空禅院 石碑
意 图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 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 “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 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 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 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 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 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个懈怠 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 将要烧完!”于是我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 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当他攻破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 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战旗遮蔽 天空,对着大江斟酒,横端长矛吟诗,本 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 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