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

初三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

初三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学校:班级:学生:织金县教育局制前言本报告册在编辑的过程中借鉴了一些相关实验报告册的基本内容和成果,并得到许多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在编写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教师和同学给予指正。

参与编写人员:周真荣张锡寿2014年8月目录1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4)2 连接串、并联电路 (6)3 练习使用电流表 (8)4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10)5 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 (12)6 练习使用电压表 (14)7 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 (16)8 探究并联电路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 (18)9 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20)10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2)11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4)12 伏安法测电阻 (26)1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8)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间班级组别组长组员指导教师:实验名称: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目的:认识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实验器材:同规格电加热器两个、同规格烧杯两个、同种温度计两支、天平、食用油(适量)、水(适量)。

实验步骤:一、提出问题:二、猜想与假设:三、设计、进行实验:1、用天平测取质量相同的水和油。

2、用电加热器给水和油同时加热,观察水和油温度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表一3、对油加热,方法同2,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

表二实验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你发现什么规律?实验结论: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的温度升高得较大。

不同物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

注意事项:水和食用油的温度不要超过65 o c.教师评分:二、连接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时间班级组别组长组员指导教师实验名称:连接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实验目的:会根据电路图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实验器材:电池及电池夹、3个开关、2只小灯泡及灯座、导线若干。

一、组成串联电路1 、画出电路图:2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3 、观察开关控制两颗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4 、改变开关位置,闭合开关,观察开关控制两灯的发光情况。

二、组成并联电路1、按照图15.3-4连接并联电路。

2、闭合和断开各个开关,观察各个开关控制小灯泡的情况。

3、用笔在图15.3-3和15.3-4中标出电流方向。

实验结论:1、在串联电路中,开关可以控制,电流有条路径,开关位置改变了,开关的控制作用。

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支路开关控制,电流有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填“会”或“不会”)相互影响。

教师评分:三、练习使用电流表时间班级组别组长组员指导教师实验名称:练习使用电流表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实验器材:电池及电池夹、开关、电流表、小灯泡及灯座,导线。

实验步骤:一、提出问题1、电流表怎样连接?2、电流表怎样读数?二、知识与技能1、你使用的电流表有个接线柱,有个量程。

2、选大量程时,刻度盘上一大格表示A,每小格表示A。

选小量程时,刻度盘上每大格表示A,每小格表示 A.三、过程与方法1、实验前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在“0”点,如果不指在“0”点,要先调零。

2、电流表必须联被测电路中,并让电流从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否则会烧坏电流表。

4、根据图15.4--5连接电路,用电流表测出该电路中左边电流I左= A。

5、改变电流表的位置,测出该电路中的电流I右= A。

注意:电流表绝对不允许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

否则会烧坏电流表。

练习:1、电流用符号表示,其国际单位是,符号是。

2、250uA= mA= A; 0.4A= mA=uA教师评分:四、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时间班级组别组长组员指导教师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电流表。

2、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的电流关系。

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或学生电源,电流表,额定电压不同的2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过程与方法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进行实验:(1)画出电路图:(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观察两灯是否正常发光。

(3)将电流表接入A点,测出A点的电流,记录在下表。

(4)将电流表接入B点,测出B点的电流,记录在下表。

(5)将电流表接入C点,测出C点的电流,记录在下表.(6)整理器材。

4、记录数据:5、分析、论证:6、结论:在串联电路中,。

即。

六、教师评分:五、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时间班级组别组长组员指导教师实验名称: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的关系。

实验器材:干电池3节或学生电源,电流表,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是2.5V和3.8V),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过程与方法一、提出问题:二、猜想与假设:三、设计、进行实验:1、画出电路图;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3、检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两灯是否正常发光。

4、将电流表接入A点,测出A点的电流,记录在下表;5、将电流表接入B点,测出B点的电流,记录在下表;6、将电流表接入C点,测出C点的电流,记录在下表;7、整理器材。

接入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四、记录数据五、分析与论证。

六、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即:。

教师评分:六、练习使用电压表时间班级组别组长组员指导教师实验名称:练习使用电压表实验目的:掌握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三节干电池(含电池夹)、开关、电压表、小灯泡(含灯座)、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一、提出问题1、电压表怎样连接?2、电压表如何读数?二、知识与技能3、你使用的电压表有个接线柱,有个量程。

4、选大量程时,刻度盘上一大格表示V,每小格表示V。

选小量程时,刻度盘上每大格表示V,每小格表示V。

三、过程与方法1、实验前观察电压表指针是否指在“0”点,如果不指在“0”点,要先调零。

2、电压表必须联被测电路中,并让电流从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否则会烧坏电压表。

4、根据图16.1-5连接电路,用电压表测出小灯泡两端电压及电源两端电压,并记录。

小灯泡两端电压:U L= V电源电压:U= V实验结论: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的电压与的电压相等。

教师评分:七、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时间班级组别组长组员指导教师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跟各部分电路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压表,规格不同的3个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一、提出问题:二、猜想与假设:三、设计、进行实验:1、画出电路图.2、按电路图连接串联电路。

3 、检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两灯是否正常发光。

4、将电压表与灯L1并联,测出L1两端的电压,记入下表中。

5、将电压表与灯L2并联,测出L2两端的电压,记入下表中。

6、将电压表与整个L1L2串联电路并联,测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记入下表中。

7、更换一只小灯泡,重复步骤4至6.8、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1、接入电路中电压表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2、测量数据:五、分析与论证六、实验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

教师评分:八、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时间班级组别组长组员指导教师实验名称: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压表,探究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

实验器材:2节干电池(含电池夹)、电压表,2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开关,若干导线。

实验步骤:一、提出问题:二、猜想与假设:三、设计、进行实验:1、画出电路图.2、按电路图连接并联电路。

3 、检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两灯是否正常发光。

4、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电压,记录在下表中。

5、用电压表测出L2两端电压,记录在下表中。

6、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五、分析与论证六、实验结论:在并联电路中,。

即:。

教师评分:九、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时间班级组别组长组员指导教师实验名称: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实验目的:学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

实验器材:2节干电池及电池夹,小灯泡及灯座,开关,滑动变阻器(20欧)1个,电流表,若干导线。

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

2、观察滑动变阻器,了解它的构造、最大阻值及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3、画出电路图。

4、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1)连接实物时,开关断开;(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

5、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阻值,观察电流表及灯泡亮度变化,记录小灯泡不同亮度时的电流值。

6、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是:。

教师评分:十、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间班级组别组长组员指导教师实验名称: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3节干电池及电池夹,定值电阻(10欧),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一、提出问题:二、猜想与假设:三、设计、进行实验:1、画出电路图.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3 、检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位置,观察电流表示数I和电压表示数U,并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保持电阻不变,改变滑片位置三次,分别将电流表I和电压表U的示数填入表格中。

5、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1、接入电路中电压表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2、接入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3、测量数据:R=10Ω4、图像注意: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片应调到阻值最大处。

五、分析论证六、实验结论:电阻一定时,。

教师评分:十一、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间班级组别组长组员指导教师实验名称: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3节干电池及电池夹,3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一、提出问题:二、猜想与假设:三、设计、进行实验:1、画出电路图.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3、检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位置,观察电流表示数I和电压表示数U,电阻R的值一并记录在表格中。

4、改换R=10Ω电阻,记录其阻值,调节滑片位置,保持电压不变,将电流表的示数I填入表格中。

5、在换另一电阻,重复步骤4,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6、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电压U= V五、分析与论证。

六、实验结论:电压一定时,教师评分:十二、伏安法测电阻时间班级组别组长组员指导教师实验名称: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电阻的值。

实验器材:3节干电池及电池夹,定值电阻(阻值未知),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R=U/I或欧姆定律。

1、设计电路图:2、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到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