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的磋商

合同的磋商


合同磋商的形式和程序
合同磋商的形式
口头形式:面对面谈判、电话谈判 书面形式:信件、电报或电传、传真 无纸贸易形式: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 以行为表达形式:拍卖
磋商内容
主要交易条件:品质、数量、包装、价格、 交货、支付条件
其他交易条件:保险、商检、争议索赔、 不可抗力和仲裁条件等
磋商环节
进出口业务的贸易磋商一般包括: 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四个环节,其
列两种情况下,发盘不能再撤销:
1. 发盘中注明了有效期,或以其他方式 表示发盘是不可撤销的。
2. 受盘人有理由信赖该发盘是不可撤销 的,并且已本着对该发盘的信赖行事。
《撤销公,约如》第果1撤6条销规的通定发知:盘在“受在的盘尚人未撤发订销出立接合受同通之知前之,前发送盘达得予受
盘A.人发。盘但注以明《下有公发效约盘期》不,得或规撤以定消其,:他发方式盘表可示以发撤盘不销可,撤其销条的;件 B.受盘是人:有发理由盘信人赖的该发撤盘销是通不知可撤必销须的在,受并且盘已人本发着对出 该发盘接的受信通赖行知事之。前传达到受盘人。但是,在下
卖方询盘:邀请递盘 (Invitation to make an bid)
示例
询盘的法律效力
询盘并不是每一笔交易必经的步骤, 在法律上对双方均无约束力。但合同订 立后,询盘内容就成为最终成交文件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若履约时双方发生争 议,同样可作为处理争议的依据。
发盘 offer
发盘(offer)
发盘的定义
《公约》第14条第1款对“发盘”定义: “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订立合同
的建议,如果十分确定,并且表明发盘人在得到 接受时,承受约束的意旨,即构成发盘”。
构成有效发盘的四个条件:重点
1、发盘必须表明订立合同的意思(无保留和限 制); 2、发盘的内容必须确定; 3、发盘人必须向特定人提出; 4、发盘必须送到受盘人才生效
合同的磋商与订立
合同的磋商
案例:贸易磋商案例(Ⅰ)
某年6月27日,我某公司应荷兰某商号的请求, 报出某初级产品200公吨,每公吨195欧元CIF鹿特丹, 即期装运的实盘,此后对方一再请求我方增加数量, 降低价格,并延长有效期。我方将数量增至300公吨,
价格每公吨减至人民币190欧元CIF,有效期延至7
1、发盘必须表明订立合同的意思
所谓“承受约束”是指发盘人在得到 受盘人对该发盘的接受时,承担按发盘条 件与受盘人定立合同的责任。表明“承受 约束”的旨意可以是明示和默示两种: 明示:offer、firm offer、book、
order、bid、bid firm、 默示:结合磋商的情况、双方确立的贸易习
能力或死亡、法人破产。
发盘有效期规定方法
1、规定最迟接受期限 发盘限5日复(投邮生效/到达生效问题) OFFER SUBJECT REPLY FIFTH 发盘限5日复到 OFFER SUBJECT REPLY FIFTH HERE
2、规定一段接受时间(起讫问题和非营业日问题) 发盘有效7天 OFFER VALID THREE DAY 发盘7天内复 OFFER REPLY IN SEVEN DAYS
3、发盘人必须向特定人提出
商业广告问题p265-专栏9-9
4、发盘必须送到受盘人才生效
英美法:“投邮有效” 大陆法:“到达有效” 《公约》: “到达有效”
发盘的生效与失效
《公约》第15条:“发盘在送达受盘人时生效”。 发盘的失效有五种情况:
1、过了发盘有效期,受盘人未表示接受; 2、被受盘人拒绝或还盘; 3、发盘人对发盘的依法撤消; 4、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 5、发盘人或受盘人在发盘被接受前丧失行为
惯或贸易惯例和发盘人随后的行为。
2、发盘内容确定
《公约》第14条第1款规定:“ ……一个建
议如果写明货物并且明示或暗示地规定数量和 价格或规定如何确定数量和价格,即为十分确 定。”
因此只要列明货物、价格和数量三个交易 条件,即认为内容十分确定,其他条件可在合 同订立后,按双方之间已确立的习惯做法惯例 或按《公约》第三部分(货物销售)予以补充。
发盘的撤回和撤销 重点
从法律上来讲,“撤回”和“撤销”属于 两个不同的概念。撤回是指发盘尚未生效, 发盘人采取行动、阻止其的生效。而撤销是 指发盘已经生效,发盘人以一定的方式解除 发盘对其的效力。
《公约》第15条规定:“一项发盘,即 使是不可撤销的,也可以撤回,如果撤 回的通知在发盘送达受盘人之前或同时 送达受盘人。”
发盘又称报盘、报价、发价,在法律 上称为“要约”,是买方或卖方向对方提 出各项交易条件,并愿意按照这些交易条 件达成交易、订立合同的一种肯定的表示, 发盘即是一种商业行为又是一种法律行为。
卖方发盘:售货发盘(selling offer)
买方发盘:购货发盘(buying offer) 递盘(bid)
示例
方按原发盘的条件履行合同,否则,以前后报盘的差 价赔偿其损失。我方在8月2日去电,强调指出我方发 盘没有注明“Firm Offer”字样。并说按照中国的习惯 做法,“凡国外定单,要以我方最后确认为准”。 这 项纠纷经过多次电报往返,争论激烈,最后以我方公 司承认合同已成立而告终。试问:我方失误在哪些方 面?
月25日,荷商于7月22日来电接受该盘。由于当时该 产品主产区遭灾,造成国际市场价格猛涨,我方电 称:“由于世界市场的变化,货物在收到接受电报 前已售出”。荷兰商人7月25日来电坚持要按发盘的 条件执行合同,否则,提交仲裁解决。
贸易磋商案例(Ⅱ)
我方于7月29日,又以获得新货源为由,重新报给
对方200公吨,价格由每公吨190欧元(CIF价)调高 至265欧元(CFR价)。荷商于7月30日来电,坚持我
中发盘(要约)和接受(承诺)是不可缺少的两 个基本环节,这两个环节也是合同成立的必 要条件。
询盘(Enquiry、Inquiry)
询盘在实务中也被称为“询价”,在国际商 务法律中又被称为“要约邀请”,是指买方或卖 方为了洽购或销售某项商品向对方口头或书面探 询交易条件,特别是探询价格的一种行为。
买方询盘:邀请发盘 (Invitation to make an offer)
相关主题